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昨天的百官:百官人“倒茶叩指头”的来由

昨天的百官:百官人“倒茶叩指头”的来由

2013-10-22 13:02 作者:上虞厂房网 阅读量:32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今天的百官人在社交场合当中,还保留着一种常见的礼节,就是当别人给自己添水倒茶时,为了表示感谢和敬意,就会屈起食指和中指,在茶杯边的桌面上轻轻叩几下。

用自己的手指轻叩桌面数下,这种“倒茶叩指头”的习惯动作,据说还是乾隆下江南微服私访的时候,来到百官流传下来的,在老辈手里的百官人,有着这样的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

当年清朝的乾隆皇帝,为了表示自己勤政体民,曾七下江南微服私访成为佳话。有一次远在京城的乾隆皇帝带着和?,沿着京杭大运河又巡幸江南来到了我们绍兴,后来曾到过东关、百官和崧厦私访。

一天,乾隆皇帝他穿上长衫马挂子团团裤,戴着西瓜帽,打扮成了一个乡绅模样,乘坐“百官船”渡过曹娥江在“百官渡”下船,来到我们百官镇上,从上堰头的大舜庙一直逛到下市头,只见百官三里长街的街面上有买有卖,十分热闹。

当乾隆皇帝与和?两人又从糜家桥返回到横街桥时,感觉人有点劳累,嘴巴也十分口渴,于是走进一间“王顺夫茶馆”里喝茶。

茶馆老板见来人气度不凡,就亲自招呼二位入座,并问道:

“客官,要什么茶?”

“掌柜的,来二杯龙井茶!”

“好个!”

一个伙计进去手捧两个茶盅,里面装着茶叶,放在乾隆与和?桌前。然后,另一个伙计手拿一把又大又长的铜茶壶出来,走到了乾隆皇帝面前正准备冲茶。

茶馆老板一把接过铜茶壶,左手拎起茶盅盖,右手往上一提,拿起长嘴茶壶对准茶杯,瞬时,一股滚水从铜馒嘴泻下,“沓啦啦”、“沓啦啦”、“沓啦啦”一连三洒,势如青龙吐水。

茶杯里正好浅浅一杯,茶杯外没有滴水溅出。乾隆皇帝忙问:

“掌柜的,你倒茶为何不多不少正巧洒了三下?”

茶馆老板笑嘻嘻地回答:

“客官,这叫‘凤凰三点头’。”

乾隆皇帝一听十分高兴。

乾隆皇帝坐下后开始喝着茶,可站在一边的和?却很为难。按照规矩,皇帝喝茶,和?只能站着陪侍,如果皇上赐同桌喝茶,和?也要跪下磕头谢恩。可现在,微服私访,不能暴露皇上行踪。

“这可如何是好?”

和?左右为难。乾隆皇帝看着和?着急,不忍为难他,就让他坐下一起喝茶,皇上开了金口,和?却更加为难了。不喝是抗旨,喝了又要先磕头谢恩,在皇宫里是要跪下来三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可是在这三教九流罗杂的茶馆酒肆,暴露了身份,这是性命攸关的事啊!和?急得是满头大汗,但和?不是笨人,何况和?这样伶俐聪明的人。

人们常常说:“急中生智。”

情急之下和?他连忙伸出两个手指头,屈起右手食指和中指,做成屈膝的姿势,在茶杯边的八仙桌面上,冲着乾隆皇帝的方向用手指叩叩桌子“笃笃笃”连敲了几下,以“叩手”来代替“叩首”表示已磕头谢恩,然后才捧起杯子喝茶。

乾隆皇帝看到了和?的动作,知道了他这是磕头谢恩的意思。但觉得十分好笑,茶馆的伙计看了却大为不解,问和?:

“客官,这是什么意思?”

和?随口而出:

“这是叩手茶礼。”

从此以后,这种倒茶叩指头表示对他人敬茶的谢意动作,便逐渐在茶馆酒肆流行开来了,后来成了我们百官人喝茶的礼仪。据说,最早的叩手指是比较讲究的,必须屈手指握空拳,叩手指关节,后来才渐渐转变到现在的只用中指和食指并拢轻叩指尖了。

相关文章关键词

《昨天的百官:百官人“倒茶叩指头”的来由》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