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百官:红苗幼儿园
不管活到了多大年令?不管经历了多少沧桑世事?难以忘怀的是自己的童年,童年里有五彩又缤纷的幼儿园。儿时的记忆虽然巳经模糊却总令人怀念,即使岁月早已远逝,可有些片断依然深埋于心底。
光阴似箭,往事如风。我出生在东方大都市上海,但我的童年却是生活在千年古镇百官。
还是很小的时候,我在百官红苗幼儿园度过了难忘的三年。当年的红苗幼儿园就是如今的鹤琴幼儿园,创办于1952年,原名百官镇幼儿园,文革期间改名为红苗幼儿园。
记忆中红苗幼儿园,坐落在百官上堰头解放街朝阳商店后面(现在的新华书店),解放二弄里面,当年的红苗幼儿园是开在一栋大户人家的民房内,面积大约有200平方米,敞开的校园,石板的地面,堂前大厅是会议室,左右四个厢房就是我们孩子们的教室。
楼上好象是做老师寝室的,老师的办公室在教室(厢房)后面那条狭长的过弄里。幼儿园好象只有四个班级,分大班、中班、小班三个年级,6-7个(教职工,100多个小朋友。
当年的百官镇面积很小,居民人口也不多,能读得起书的小孩更少。招收的大概也是县镇二级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子女,因为我父亲是在大三线军工单位工作,有一份不薄的工资收入,所以我也能跨进幼儿园门槛。
红苗幼儿园是六十年代当时县城里唯一的一家公办示范幼儿园。
幼儿园内没有如今设施齐全的操场,只记得长方形院子里有个道地,铺着那种非常古朴的石板权当操场,有一架小滑梯,还有一架跷跷板。
我记得自己在幼儿园的时候,中午是在幼儿园里面吃饭和午睡的,当时在班主任项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教室里面等待着午餐,慢吞吞的吃饭。午睡也是被老师安排在教室里睡觉,醒后每人发一颗硬糖或一块饼干权当点心,我们用牙一点点咬着吃,可以吃到放学,这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
在幼儿园中我们的课程主要有看图识物、算术、音乐、绘画等,还有实践课。一块大蓝布挂在墙上,老师把剪好的各种造型的纸片粘在布上,教大家看图识物。
还有就是教阿拉伯数字,一至十个数字,可以教上个把月。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折纸了,记得当时学的折纸很多,有折飞机、折纸鹤、折船等等很多很多。
幼儿园的事情我能记得的还真不少,记得我读大班的时候,还常常上台歌舞表演,有一年六一儿童节我还与小朋友们一起去工人俱乐部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