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得失
我把得失分为内在的得失和外在的得失。内在的得失指向一个人的心灵,关乎一个人的精神品质,也关乎一个人内在的和谐与平静。外在的得失指向一个人的外在生活,关乎一个人的形象和面子,也关乎一个人的物质生活。很多时候,内在的得失与外在的得失总是无法和谐统一。它们经常发生矛盾和冲突,因此而导致了人们内在的烦恼和困惑。
时下人们有关得失的话语说的很多,而我对于得失好像心中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界。说实在的,我从来就不曾想过有关得失的问题。我觉得,我得到过许多人间的温暖和关爱,却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失去过什么。或许,我的美好童年时光已经成为过去,但是,我并没有在自己的生命里失去它;或许,我深爱的人离开了我,可是,我的生命本来并不曾有她;她走入了我的生命,不管时间是长是短,那就是我拥有了她。
曾看到过这样的一个故事,说,一个渔夫每天只打一网鱼便躺在海边晒太阳了。有个记者去采访他,记者说,你可以每天多打些鱼。晒太阳的老渔夫就问记者;然后呢?记者就说,这样一年以后你就可以有一艘大鱼船了。老者就问,然后呢?记者就滔滔不绝地说着他的理想,最后记者说道:‘十年之后你就会拥有一个船队!老者就问:然后呢?记者说,然后你就可以像现在这样舒服地躺在海边晒太阳啦。老者就说;我现在就这样做啦!在记者看来,打很多的鱼是得,可是在老者看来,这样的话,他却会失去很多晒太阳的美好时光。同样的一个事物,在不同的人看来,有人认为是得,有人认为是失。那么,我们该怎样来权衡和取舍我们的得与失呢?我想,这是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所有的得与失都与一个人的精神品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等诸多的因素相关。就我而言,我更乐意做那个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的渔夫。
我曾在《人生、生活》里写过这样一段话:孩子的生活是非常快乐的,孩子的快乐在于,他们不会厌倦玩乐。孩子的快乐当然还在于简单,几根随手弄来的粗糙木棍一样能让孩子产生无比巨大的精神享受。孩子的快乐也在于不计较,昨天刚刚打过架的人,今天一样会是很好的玩伴。当然,孩子快乐的最根本的原因却是,孩子心中有着一个精神层面温暖的家,这个家就是孩子心中的父母。可是,成人很多时候却不快乐,成人之所以不快乐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他们不知道怎么搞的就把精神层面的家给弄丢了。对于成人来说,精神层面的家,有可能是爱情,有可能是事业,有可能是某个事件……,总之,太多种可能性会让成人丢失掉精神层面的家,而这个家一旦丢失的话,快乐也就随之消失了。有一种说法,说的是不要觉得你失去了什么,因为你本来就是一无所有的。这好像是在宽慰那些丢失了精神层面的家园的人。可是,事实却是,精神层面的家那个人本来是生来就有的,后来却丢失啦!我想,一个人如果始终都完好地保有着内在的精神家园的话,他该是没有太多可失去的,同时,也会是没有太多想要得到的人了。
此刻,我在寂静的夜晚,倾听来自于生命底层的声音。我没有觉得我的生命失去了什么,也没有觉得自己得到了什么。或许时光流失了,而我却在流失的时光里收获了人间的温暖和关爱;或许夜色渐行渐深了,而我将在一个新的黎明到来时享受到温暖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