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大阅兵
十一的时候,应约到老乡家里小聚,三个老乡兼高中同学有十年没见了,彼此都老了不少。三个人天南海北的聊着各自的见闻和对生活的感慨,电视里播放着北京大阅兵的画面,各个兵种争相展示自家的英姿,他们两个不时地扭着脖子向电视机上瞟上几眼,我说看阅兵要看现场,从电视里看没有感觉,然后就饶有兴致的给他们讲我们学校的阅兵场面,其中一个就说,是啊,你还邀请我去看,你忘记了?我说,你如果不说,我还真忘记了。
那时,我们学院不知是第多少年的校庆,反正已经记不清了,只知道队长通知我们今年要举行校庆大阅兵,每一个系里的每一队都要组建方队。那一阵子,正课基本不上,一天到晚就是走正步,整个学院被“正步走,一、二、三四——”的声音覆盖,此伏彼起,校园的道路都被走正步的队伍挤满了,想训练都得提前抢位置。训练我们的一位中尉,名字就叫X正步,真是天生当兵的料。
经过近一个月的训练,我们系在操场上进行了最后组队的挑选考核,正步走得不行的将被淘汰,参加大阅兵那天的观礼。经过正步走、齐步走等一系列的考核,我成为了将来参加观礼的那一拨。正因为这样,才有幸观看了整个阅兵的场面,见识了排山倒海式的军人的威武。
阅兵那天,参加阅兵式的学员们早早全副武装地集合起来。参加观礼的我们则提着小凳,列队进入运动场,坐在两边等待着阅兵的开始。
大会主席首先宣布阅兵式开始,伴随着军乐声,分列式开始,学员们穿着整齐的军装,扎着棕色的腰带,戴着大沿帽和白色的手套,肩上是清一色的红肩章,跑步进入阅兵场,前面领队的是各个系里面的教员,同样的装束,只是肩上是各自的军衔肩章。
队列进入会场后,由跑步变为齐步走,当队伍经过检阅区时,立即由齐步走变为正步走,各排队伍除最右边一个之外,全部向右看齐,同时敬礼,于是上面不动的手形成一条白线,最外一只手随着正步的节奏摆来摆去,煞是壮观。随着领队“一二三四”的口号声,整个方队立即齐声高喊“一、二、三四——”,口号声清亮脱耳,声音结束后只能听见咚咚咚的步伐声,整齐划一,掷地有声。此时,军人的庄严威武得到了最完全的体现。随着一个个方队进入会场,迈着同样的步伐,喊着同样的口号,那是一种排山倒海式的到来。此时会有一种自己就是三军统帅,前面整齐走来的千军万马正准备听从自己的调遣的感觉,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那是军人气势的感染所致。
队伍进入阅兵场后,沿操场的跑道面向外面整齐地排开,等待着首长的检阅。首长就是我们的院长,二杠四星大校军衔,他乘着检阅车缓缓沿操场跑道行驶。检阅车为军绿色的吉普车,四个车轮涂上白色的一圈,院长身着军装,戴着白手套,一直保持着敬礼的姿势,不停地喊“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受阅的学员们则喊“首长好”——好象所有的首长就会喊这句。
检阅车围绕跑道缓缓行驶一圈,然后是院长冗长的演讲,具体讲什么已经忘记了,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军人的那种气势和威武。虽然限于条件,我们学院只能进行简单的分列式,不能像国家阅兵式那样展示不同的兵种和先进的武器,但是那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却是无论多大的阅兵式通过电视画面所表现不出来的。
所以我觉得看阅兵一定要到现场,再大的阅兵场面通过电视转播出来都索然无味,军人的威武也是需要通过集体的生活才能展示出来。
对于那场校庆阅兵,至今有两大遗憾,一是由于记忆久远加之文笔有限,不能尽现其宏大、雄壮的场面,二是当时没有相机,不能留下任何的影像资料以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