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吴老太的幸福观

吴老太的幸福观

2013-10-27 04:51 作者:墨石白 阅读量:26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吴老太今年八十又九,满头银丝,但耳不聋,眼不花,牙齿也没有一个下岗的。

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都在农村,家境虽不是很好,但也不缺吃不缺穿,都很孝敬她。女儿考上师范,毕业后当了教师,嫁了个城里人,女婿在单位大小还有个职务。

女儿也是过五十的人了,学校安排的课又少,有的是空闲时间。生活条件比两个儿子家好多了。女儿也生了两个儿子,也都参加了工作,都会挣钱了。一家四口,都挣钱,你说这日子能不好过吗?

村里人都说吴老太有福,只是吴老头死的太早,这福是享受不上了。

女儿住在县城,离娘家有三十多里的路程。虽不是太远,但想常常看望母亲也不是太方便。

于是女儿再三要求吴老太到县城去住。也好让当闺女的好好尽尽孝心。但母亲总是不肯去。

这一年的秋收大忙季节,女儿、女婿又去探望吴老太。女儿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吴老太却说:“我这么大岁数了,死在外面了咋办?”

女儿说:“娘,看你说的啥话。你这身体好好的,啥病没有,怎么会出那事!”

女婿在一旁也忙帮着劝:“现在秋里正忙,孩子们想着照顾好你,也很难做到。白天都下地干活去了,都没空陪你说话,你有啥事喊谁去?”

吴老太仔细想想女儿、女婿的话也在理,便答应去县城住一段试试。于是下午就随女儿、女婿的车进城了。

在女儿家住下后,一家人对她可谓关心备至。床铺的软软的,衣服洗得净净的,地扫得光光的。一日三餐,荤素搭配,花样很多。做饭前还征求她的意见,想吃啥饭,给做啥饭。另外还买了麦乳精、蜂王浆、红糖、白糖、挂面、面叶、水果等。

开始的头几天,吴老太感到很满意,觉得比在农村好多啦。但时间一长就感到不适了——女儿、女婿总还要去上班,两个外甥也有了工作不能呆在家里。这样一到上班时间,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看看地,净净的不用打扫,看看床上,整整齐齐,不用收拾。再也找不到一点活干,整天只是在屋里坐着等到女儿女婿下班回来。

这天女儿下班回家,见母亲脸色不好,便问:“娘,你身体不舒服吗?”吴老太说:“我想回去,闺女,你明天送我回家吧。”

女儿忙说:“娘,你住的好好的,为啥回去?”

“好,还好呢,你们都上班去了,我自己在家,连个说话的都没有,整天吃了饭就坐着,啥好的?”

女儿听了这话可犯了难:附近的人都上班,上哪给母亲找个说话的?总不能把村里的几个老太太都请来陪母亲说话吧!

女婿回来听了这些话对外人说:“这老太太享清福享够了,这里啥没有,还想好到哪里去?”可也想不出好办法。还是两个外甥脑子灵,想了个好主意:姥姥不爱看电视,可以教给她开录音机。流行歌曲吴老太不爱听,又特意到街上买了说书唱戏的磁带。家里人上班去后,吴老太太就在家里听录音机。这样过了一个月。

这天。吴老太又对女儿说:“你送我回去吧,我啥也不愿意听了,我在这里呆不下去了,年纪大的人说死就死,到时候你们送我回去也来不及了。”

女儿再三留她,可吴老太下定了决心,非回去不可。一天不送她回去他每次吃饭时都嘟噜。整天她不高兴,渐渐地吃饭也没有刚到时吃的多了。女儿女婿商量,要不把他送回去吧,这样呆在家里还不是在折磨她。要真闹出病来,岂不罪过。最后,在吴老太进县城两个月时,又用车把她送回了家。

吴老太回到家,像一个获释的囚犯,满心高兴。邻居几个老太太听说他回来,都来串门,在一起拉家常,打牌,搓麻将。平时还干点家务活,儿子劝他别干,可他不听,说自己闲不下来,愿意干。睡的是土炕头,吃的是粗茶淡饭。但吴老太整天都满脸笑容,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相关文章关键词

《吴老太的幸福观》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