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之殇(台行笔记之四)
——台行笔记之四
位于台湾东部花莲县西北的太鲁阁大峡谷,堪称世界峡谷之绝。大峡谷连绵20多公里,悬崖万仞,怪石巍峨,奇峰峻峭,气势雄奇,被誉为宝岛的三峡,为台湾八景之冠。走进大峡谷,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妙,天地造化之奇。当汽车缓缓驶进峡谷,但见谷中溪曲水急,奔腾不息,层层叠叠的大理石,温润白洁,在哗哗流淌的水流中,仿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峡谷中岩山遍布,坚硬无比,我无法想象湍流不息的溪水的千万年切割,将一座座坚实的岩石山体切开,形成了太鲁阁大峡谷这一举世闻名的自然奇观。
我没有必要去粉饰和虚构,我是第一次见到如此陡峭而又风景如画的大峡谷。这一道道惊险而又剌激的峡谷景观,着实让我眼界大开,似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升腾之感。一块块巨石的皱折里,都深藏着一个个历史路人的故事,是那样如诗如画,如歌如诉。我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的水流冲击,一块块石头被打磨得那样千奇百态,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可不是吗?印第安人的脸是那样逼真而又耐人寻味。美丽的雁子口虽然随着人流的增多,再也看不到成群结队的雁群飞过,但当我从那陡峻的雁子口路过时,仿佛又听到了雁群的鸣叫和欢唱。九曲洞九曲回肠,崖回路转,让人荡气回肠,感叹不已。高不见顶、深不见底的大绝壁,垂直耸立,无限放大,仿佛一幅阔大无比的水墨画卷。我戴上安全帽,站在公路边,面对着大绝壁,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而卑微。
大自然的神奇固然让人留连忘返,乐在其中,但更为让我感动的还是在这峡谷间修筑的那条横贯东西的“天路”。我真是无法想象在这样陡峭而坚硬的岩石山腰里,能够创造人间奇迹。此刻,我真正感悟到了“人定胜天”的真理。这条全长140多公里,横贯宝岛东西的公路,不知凝结了多少台湾老兵们的汗水和心血。当年蒋氏父子退守台湾后,为了打通东西交通,从这条大峡谷穿越出一条运输通道,成千上万的老兵们便成为了修筑公路的攻坚力量。要在这么陡峭的山壁和坚硬的岩层中凿开一条道路决非易事,真不亚于一场浩大的大战役。但是,这些老兵们,不畏艰难险阻,用手中的铁锤钢钎,一点一点,一寸一寸地向前推进,他们在悬崖绝壁上凿石槽、打隧道、架桥梁。多少个晨曦雨露,多少个酷热盛暑,整整四年多的时光,老兵们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的代价,才让这条横贯东西的生命通道,飘在太鲁阁的大峡谷中,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然而,为了这条东西通道的修筑,210多名老兵的生命在这条大峡谷中终结,他们的英魂将永远归于太鲁阁大峡谷。为此,蒋经国先生当年指示在大峡谷溪口建了一座长春祠,将以靳珩为代表的210多名老兵的英魂在这里安放。
我跟随着导游,走进了立于山崖脚下的长春祠。在汽车上,我看过一段关于大峡谷修路的纪录片,当年蒋经国先生曾率部下走进长春祠,深切悼念为贯通东西公路而牺牲的200多名老兵。因此,这个地方我必须要去。我整整衣衫,肃立在老兵们的牌位前,深深地为他们三鞠躬。
走出长春祠,我的心仍久久不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