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记忆补充篇(关不上的记忆之门二十二)
在我少年时代的那段时光,确实有许多事,值得去回味和诉说,由于“大跃进”后,紧接而来的所谓“三年自然灾害”使得更多的人吃不饱肚子,故在那个年代发生了许多,让现代人听后感到不可思议,但又非常有趣的事。
我刚到新仓念书的那个班,有个同学他张口说话时,嘴里明显少了两颗门牙,后来另外的同学告诉我:“他家弟兄多,早上去食堂买稀饭,因稀饭刚盛上来时太稀,要等过会儿凉点才会厚,他为了能吃的稍微饱点,等到时间差不多时才赶往食堂,但一天他发现时间晚了很多,怕买不到了,故他拼命的跑,结果摔了一跤,把两颗门牙摔掉了”。
确实在那个年代,基本上家家户户,在吃完稀饭后都会把碗里的残余,舔的干干净净。而且后来当居民的大食堂被取消后,每家每户都备起了一杆秤,当饭烧好后,父母会根据各人的口粮来秤,因那时的兄弟姐妹太多了,兄弟姐妹之间常常也会,为谁吃多或吃少而闹的不合。
那时我还记得,农民家里不能多养鸡鸭,因养多了会去吃集体的农作物,而且养多了更是在搞资本主义,那时提倡无产阶级,旧社会过来的贫下中农是学习的榜样,越苦越能体现他的人生价值。
在文革中我出差,在车站还会偶尔碰到带红袖章的人问你:“你是什么成分的?”你说:“我是贫下中农”那他就说:“那你去买票吧”因地,富,反,坏,右是不能买票的,现在想想真是好笑,如果你成分不好也会说我是贫下中农,但这些事却是我千真万确经历过的事。
为了不忘本,还要经常的“忆苦思甜”,为此我吃过豆腐渣,吃过长矛草,当然这都是单位集体,一起在忆苦思甜时吃的,不过在大家一起吃豆渣时,都说豆渣好吃而且香,因为豆渣是为了“忆苦思甜”从豆制品单位分配给单位里的。
那年代常在忆苦思甜时,还会弄出许多笑话,地方领导叫一些解放前,曾在地主家当过长工或佣人的,叫他们上台去诉苦,教育大家不要忘了阶级斗争,但由于她们都不识字,发言又都是预先有人教她们一句一句背下来的,故在台上不出事,到台下就出问题了。
我们平湖有个“地主庄园馆”(现改名莫氏庄园),那时有个叫X阿妹的,曾在莫家当过佣人,她一到台上就说“莫家怎样的虐待她,并常常打她,经常吃莫家的剩饭,连狗也不如……”在台下听的人都非常激动,高呼口号……。等散会后她对人家说:“说良心话,莫家对待我很好,根本没有台上讲的那些事”。后来领导知道了,她被训了一顿,并从此不再让她上台,她也再拿不到那剩力的劳动工分了。
那时也有在台上激情发挥的,六几年的一天,我们听到从全县的有线广播里传来,“忆苦思甜”大会的发言,起先我们也不太在意,突然发言的那女的说:“一次我拿着蓝子去割草,碰到两个日本人,那两个人要强奸我,我没办法只能顺他们……”这时只听到会场里的人大喊:“谁叫你讲这些,不要脸!”我们只听见她又说:“为什么不能说?我讲它是说明,旧社会走在路上不安全,现在安全呀!”当时我们听的都笑了起来,同事们说:“也想得出,不知那个人叫她讲这些的?”我开玩笑的说:“她难得有机会上台,讲出味道来了,她不想马上下来,就激情发挥了。
确实在那个年代,不知发生了多少现代人,会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正因为那时的政治挂帅,阶级斗争为纲,才会有文化大革命中的进一步激情。(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