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青春期孩子的成长
她和网友在宾馆刚登记完,宾馆的老板一看这个小姑娘不正是自己熟悉的李某的女儿吗,借着空隙就把电话打到女孩的妈妈那里,当女孩的妈妈听到这个消息急忙和自己的老公开车来到宾馆,推开房门看到自己的女儿正和一个男孩子坐在一起亲密的聊着,就气急败坏的冲到屋里打了自己女儿一个耳光子,然后拽起自己的女儿就往外走,坐在车上女孩的妈妈问女孩为什么要这样?女孩低下头不做声,在妈妈的一再追问下女孩终于说出了真相,原来这个女孩在高一的时候有个同班的同学徐某和她很要好,女孩的父母知道后,想尽了一切办法阻拦,他们想毕竟孩子还小,才刚刚高一,正是上学的年龄,怎么可以心往别处想?那样的年纪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不够成熟,所以她的父母就跟她谈,告诉她要明白现在正在学习阶段,只有打下良好的基础,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那未来才会有自己理想的生活,现在什么都不具备,考虑处对象太早了,女孩听完话一句也不说,后来还是我行我素,每天和男孩子一起上学,一起下课,一起逛街,总之是形影不离,女孩的父母一看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就给女孩子转学了。
转学后女孩的成绩下降的很快,老师多次找家长谈及此事,但无论做家长的如何苦口婆心的劝说对女孩来讲都没用,她对父母说,你们不就是不让我和他好吗,那我就不好好学习,看你们能拿我怎么办,我就是喜欢他,这辈子非他不嫁,而那个男孩子却因为女孩的离去感到学什么都没意义,就辍学外出打工了,虽然是在父母的高压下他们从距离上是分开了,但电话却始终没有中断,甚至她在上课期间,他打来电话她连课都不上就出去接电话,试想一个人如果铁了心去做一件事那是任何人都阻止不了的,就这样在异地两年的时光就这样匆匆过去了,今年女孩参加了高考,但考试成绩可想而知能好多少,她的父母照样风风光光的给她办了升学庆典,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女孩就想去男孩子打工的深圳去找男孩子,但父母看得非常紧,自己外出不方便,女孩想反正过几天我就要去上学,到那时你们就不能天天看着我,我就可以做我想做的事了。
转眼20几天过去了,离大学开学没几天了,这一天女孩提出要出去买点东西,她妈妈说我陪你去买,女孩说我找我同学一起去不用你赔,女孩的妈妈想,和女同学一起去没什么问题就答应了,她看着女孩和同学一起出了家门,并嘱咐那位女孩,一会买完东西一定要把她女儿送回来,女孩答应了,就这样两个人高高兴兴的出去了,逛完了商场,买好了东西,女孩对她的同学说:你回去吧,我有点事一会再回去,女孩说:好,就和她分手了,这时一个电话打过来,她接过电话一听,原来是一位外地的网友来到了她所在的城市,要见她,她一听高兴极了,这些天闷在家里好像牢笼一般,这回要好好疯一把,所以什么都没想就来到了网友所说的宾馆,好在宾馆的老板和女孩的父母熟悉,一个电话打乱了女孩的美梦。
女孩开心的笑着,她知道这样的事情对她爱面子的父母来说不易于一个晴天霹雳,她就是要让他们难堪,让她们知道管她的代价。女孩的妈妈看着近于疯狂的女儿心里真是五位杂陈,还有什么话能和女儿讲呢?都是自己从小娇惯的结果。
其实女孩有个温馨的家,她的父亲是公安局的教导员,母亲在家做全职太太,家里两辆车,一辆是母亲开着,每天逛街打麻将,另一辆是父亲开着上班,她在学校上学,需要什么东西父母都是有求必应,她要的东西父母从来没反对过,所以就养成了我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要得到,得不到我就要想尽一切办法破坏甚至毁灭。就是这样一种扭曲的心态,让本来乖巧懂事的孩子变得面目全非,听起来让人感到痛心,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还有挽救的机会。
试想孩子变成今天这样我们做父母的就没有责任吗?每天我们把孩子往学校一放就不管了,以为孩子在学校就可以什么都学到了,其实孩子的教育不只是学校一个方面就可以的,孩子在学校可以学到一些书本知识,良好的品德方面的修养等等,更多的养成教育很大一方面需要家长在家里的引导,所以孩子从小生长在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做父母的懂得从小就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那样孩子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就会克服她在成长中出现的各种不安定因素,健康有序快乐的成长。
像这位孩子的家长,从小对孩子就娇生惯养,唯命是从,养成了说一不二的习惯,特别到了青春期后家长对孩子的青春期变化感到突然,没有思想准备,更不必说有预先干预的理念和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了。这些家长由于没有青春期意识,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后知后觉,看到孩子不同以往的表现,只是一味强调孩子“不乖了”、“逆反了”等,情绪就会烦躁不安,进而直接影响对孩子无端干涉的频率、范围和方式,从而引起孩子的强烈不满。所以就造成了孩子无端的逆反心理。
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父母,首先要营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境,还有,就是要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父母不要经常打架、吵闹,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发展。其次就是无条件信任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终身榜样。孩子身上的优点、缺点、好习惯、坏习惯基本上来自父母和周围环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对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赏优点,尽量地包容缺点,用放大镜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再次就是多赞美、少批评,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除此,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面对孩子的青春期,更要循循善诱,帮助孩子走好人生中很关键的一步。因为青春期是人生旅途中一个非常美妙、奇异、灿烂的时期,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正欣喜地体验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性意识的觉醒,体验着自己的长大,他们“变得有主意了”,就是因为他们自觉长大了,成人心态在他们内心正迅速膨胀。面对他们,父母必须逐渐实现从父母心态向成人心态的过渡。如果我们仍然抱着孩子还小时对他的那种“父母心态”,与孩子沟通,总是居高临下的态势,期望孩子还能像“以前那样乖”;一开口总是“教育”的口气,那么,孩子是不会向你敞开心房的。因此作为父母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变化,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大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