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羡慕考拉所想到的
当一个人处于非常忙碌的时候,并且如将“双脚甩在肩胛头”,将大脑中的每根神经如皮筋一样,处于极端紧绷的状态时,延续数天数夜,就会有种难以言状的疲乏和烦躁。就会有种想躺下一睡别醒的念头。
想起今年夏季,去澳洲那个还是滴水成冰的国度里,那些蜷缩在桉树丫上酣然入睡的小可爱考拉,那种任凭刺骨的寒风凛冽,任凭游人拿柴棒戏耍,“我自巍然不动”的凛然气势,真让人从内心深处生出一种无比羡慕之情。
考拉,与那些袋鼠一样,是澳洲袋类动物中特有的一种,学名袋熊。这种动物的名字起源于它的特殊行为,考拉(koala)是“不饮水”的意思。因为,那里的居民在漫长的岁月中,一直没看到过这种动物饮水的事实,就取名为考拉了。
在澳大利亚国土上,森林覆盖率占国土总面积的14%,生长着一万两千多种植物,其中四分之三是特有树种,而这些森林中的三分之二是桉树。
澳大利亚桉树的品种有500多种,高的树干挺拔,可以往空中伸展到100米之高;矮的就一两米,呈灌木状。大片的桉树,适应性强,有着良好的吸水能力,无论是荒漠还是沼泽,均会生长,而且成材迅速,木质坚硬,其树叶还可以炼制桉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由于桉树是澳洲极具潜力的储水器,而考拉的主食是桉树叶,考拉就不用喝水,就可以从嚼食按树叶中获得大量的水分。
考拉是一种十分可爱的小动物,它长着一张胖乎乎的孩儿脸,一只黑黝黝的鼻子,一双滴溜儿转的圆眼睛,还有两只毛茸茸的短耳朵。看着那身上厚密的灰色皮毛,你就会想起我们小时候经常逗着的那些家养的肥嘟嘟的小猫。你总觉得这小东西憨态可掬,滑稽可爱。
说起考拉的可爱,还在于它一天24小时中,有20小时在睡梦中度过,只有两小时在桉树间爬行和觅食。由此,考拉的一生都生活在桉树上,虽然它是走兽,却很少下地行走,除了睡觉,它那十分有限的睁眼时间,都在觅食之中。我总觉得,考拉相同于我们熟悉的猪,猪也是吃了睡,睡了吃的。而不同的是,猪在地上,在潮湿而带有臭味的环境中生活;猪长大了,给人们奉献的是它的肉和内脏。而考拉,在树上,在干燥而空气新鲜的树丛间穿行觅食,而澳洲的人们,都把考拉作为如我国的熊猫似的“国宝”来倍加珍惜。在澳洲,我还没听到人们去吃什么考拉肉的事情。这就说明,考拉的幸福指数比世界上的任何动物都要高!
我羡慕考拉,就因为它不用多大劳作,不用多少思考,每天都在昏昏然中度过,没有那种弱肉强食的险恶环境,没有那种为生存而殚心竭虑的奔忙时刻!相反,那丰厚的皮毛,是它御寒保暖的天衣;那成片的按树林,是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食物。它,只需睁开眼睛,眼前就是一片嫩绿的按树叶,就是一顿唾手可得的美食!
但是,羡慕,只是一种心理的感召,并不可能如愿以偿。人,毕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高等动物,不可能如考拉那么生活。试想,考拉的悠闲生活是怎么得来的?它,是大自然赋予的,更重要是大自然中起主导作用的人赋予的。澳洲的考拉有这样的生活环境,是因为澳洲人懂得了崇尚自然,注重生态,美化环境的道理,并且持之以恒地坚持去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生态环境,才有考拉、袋鼠们的幸福生活!
想到这些,就会令人产生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想做考拉容易,首先就得做好人。先做个好人,做个甘愿奉献的人,做个甘愿辛劳的人,用自己的奉献和辛劳,来换取和谐社会、美好环境的早日形成,这样,如考拉的生活也就不会太远!
先做好人,下辈子再做考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