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把脸迎向阳光

把脸迎向阳光

2013-10-23 16:41 作者:一仓 阅读量:17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我的包袱很重,我的肩膀很痛,我扛着面子流浪在人群之中。”台湾歌手郑智化的一首《中产阶级》,让许多的朋友引起共鸣,“这唱的就是我啊!房价高,不宜居,没有幸福感,工作压力大,只有‘走为上’了,城市让我欢喜让我忧。”

朋友“楠楠”认为,造成“白领返乡潮”的最大因素正是高房价。“一个个地王的涌现,凸显着房产商的霸气,也渐渐把包括白领在内的年轻人赶出城市。到底是在大城市蜗居,还是回到二三线城市?一些白领已经有了自己的现实选择。”

朋友“陆琪”却表示,这就是都市的“丛林法则”:城市里的房子会越来越贵,物价会越来越高,这是一个不断上扬的曲线。你不想离开,就得跟上这节奏。

不少朋友觉得应该“放自己一马”。朋友“坎坎”说:“很多人在大城市几十年蜗居,就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面子’;在二三线城市,却能有房子、车子、票子。别只为了一个‘衣锦还乡’的‘面子’,让自己饱受折磨。”

“在这个世界上,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里,而是你正朝着什么方向移动。”朋友“碌碌”感慨道。显然,不少白领的人生轨迹,已经开始偏向二、三线城市。朋友“崩蹦”说,“80后”白领阶层从大城市向二、三线城市的扩散,是他们的一种理性选择。同时,这也能促进发展中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有利于区域发展的均衡,是符合社会发展大趋势的。

但也有人担心,人才“返乡潮”的兴起,会让一线大都市面临“人口红利”的终结。“冥冥”就说:“一个城市发展的后劲和动力靠什么?当然是人才。一个城市如果用高房价把创新力量挤走了,竞争力下降、走向没落也就自然而然了。”

在更多的朋友看来,这种担忧也许还为时过早。尽管“乡愁”蔓延,真正离开大城市的白领也只是少数。一项针对城市白领的调查发现,对于中小城市,34.7%的白领最担心“机会少”,34.0%的人最担心“要从头开始”,20.8%的人最担心“子女失去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其实,白领返乡与否,仅是个人选择问题。在大城市未必永远蜗居,在小城市也未必一定安逸。正如一位朋友所说,“社会发展了,如果还是到哪里都一窝蜂地扎堆,肯定不正常。社会发展正日趋多元,个人选择也该越来越多元。选择返乡的白领正是这种多元化的体现。相信他们会对自己负责。”

有个朋友身居大城市,面对如此的局面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我隐藏的是自己的脆弱,就像一棵被修剪了的树一样,心痛不已的藏起自己不愿意看到的那些枝丫,避免再受到伤害,发生了一些事情,失去了一些快乐,多了份对人生的悲哀,仅剩无奈。彻底的心酸,随着心的疲惫,落地、落地、落地。同时,他很快自悟,因为他是个很爱自己的人,他不许自己不开心,他会想方设法的去开脱自己。他在新浪网文化读书频道读到了圣严法师最后的遗作《情绪管理智慧》和《放下的幸福》,书中有段话这样说,“放不下自己是没有智慧,放不下别人是没有慈悲,每一个人都要懂得放自己一马,也要放别人一马,不要把生命浪费在钻牛角尖上。生命的路很长、还宽敞,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话很受用,让他懂得,纠结在心里的东西是该放下的。我们要学习慈悲,对自己也是一样。对己慈悲,就是要用智慧来处理自己的事,不要那么容易动气、动情绪,不要感情用事。而对人慈悲,就是不管他人有理或没理,都应该原谅他,就像我们也希望别人能谅解我们一样,要将心比心。如果我们能以身作则,或是设身处地谅解他人,憎恨心就会慢慢地减少了。

“当我一边看这些房价高的现象一边琢磨时,我的心渐渐明朗阔起来,一种重负顿释后的轻松惬意,一种云开雾散后的阳光灿烂”。有个朋友写道。其实,为这些事情生气真的好难受,“貌似会死许多脑细胞,难怪这几天觉得大脑反应有点迟钝,想想自己是多么的幼稚和浅薄”。呵呵,该是放下的时候了,房价高不买就是了,放下就是快乐的确是一剂灵丹妙药,只有心无挂碍,什么都看得开、想得明、放得下,才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对了!把脸迎向阳光,就不会有阴影。放下该放下的,追求自己该有的,天地一片广阔。当然,我们放下了,并不表示我们懦弱,只是我们不想再对不屑为之的人和事花费心思和时间,这实在不值。我们倒不如用这些心思和时间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来提升自己。如此,我们才问心无愧,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

相关文章关键词

《把脸迎向阳光》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