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的《云南印象》
杨丽萍主创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印象》,从混沌初开的时侯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四周一片漆黑开始讲起,敲一下东边亮了,再敲一下西边也亮了……出现了太阳、月亮、土地、家园,有了火祭、朝圣和图腾,形成了风俗,一方水土养育出了一方的生灵。非常神秘的红河印象!非常美妙的乐作神韵!非常奇妙的心灵向往!好美丽的一方水土。
温和湿润的云南气候,果疏繁茂,风景宜人,多民族聚集中包含着各色千秋的民族特色,还有那风味独特的各式菜肴,无不诱惑着我们心中的那一丝向往,勾引着肚里的馋虫,特别是那风景如画的景致更具有诱人的魔力……当踏上云南昆明的土地,就感觉到了作为省会的繁华,其实还有着些许和本土相似的地方,让人不由得生出一丝亲切。具有云南特色的过桥米线在昆明的第一个早晨吃到,可希望的那个感觉居然没有被品尝出来,是因为火车的颠颤抖掉了舌头上不少的味蕾?还是想象的那个美味太够完美?好在马上就要出发去到第一个景点——九乡,一处可以划着船游览的荫翠峡,深处地下大峡谷中的惊魂峡,以及悬挂的雌雄瀑布,奇特的神女宫叠虹桥……
结果我们一行十几人被接站的重新组团凑上了一辆大巴,组成了一辆新的团队由一身彝族着装的导游小姐带队向着九乡进发!亲切,从她的表情中和乖巧的嘴唇中流露出来,使人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然而她却向我们郑重宣布:从她这里开始不能再叫女孩儿为“小姐”,得叫“阿诗玛”、“金花”或是“胖金妹”,哦“小姐”的贬义已被她们领会。原来曾经的电影《阿诗玛》和《五朵金花》中的主人公阿诗玛、阿黑哥,金花、阿鹏均已被演绎成了这方青年男女的代名词。在彝族,对男要称阿黑哥、阿白哥、阿花哥,前者是尊称,后两者有别意,对女要称阿诗玛;对大理的白族女子要称为金花,称男子为啊鹏;而在丽江,则要称纳西族的女子为胖金妹,称男子为胖金哥,因为这是一个崇尚以胖为美的民族,“环以风韵瘦”在这里才是能够得到淋漓尽致展现的地方。“胖金哥胖金妹,来纳西生活吧,你们都会是抢手货的哟,特别是那个戴眼镜的胖金哥更是胖金妹的首选。”这是一路下来男女导游都会发出的邀请,引来的往往都是一车哄堂大笑。有味道的是上厕所要说“唱歌”“跳舞”,要问“歌厅舞厅”在哪儿,让千万别叫错了。第一次的停车小憩就听到了一阵“唱歌”“跳舞”的吆吼,随即是一阵爆笑,然后欢快地去寻找“歌厅舞厅”。尔后导游将我们带进了一家?银馆参观,手工制作?银银器的过程不让拍摄,橱窗中典藏的清代?银冠和那个沉重而厚实的银项圈在灯光的照射下仍然闪耀着当年的银光。有人出手购买了银器,这是回到大巴车上听说的,算是小有收获吧,只是不知道导游阿诗玛有没有暗自窃喜。接下来,导游又将我们带进了佛门圣地——岩泉禅寺,一个让那些信奉佛教的弟子们烧香拜佛以求得保佑的地方。胸前挂着车牌的信佛与不信佛的游客都会在这里吃上一顿斋饭,走出寺庙要将进寺时导游给贴上的“佛标”撕下来贴到那尊眉开眼笑的大坐佛后背上,说是贴得越高福气越大,但贴上了头,那么福气也就到头了。可是就有人贴到了头上去,那是要放上凳子或是搭上梯子才有可能办到的事情,难道他们真的愿意让自己的福气就这样到头了么?不甚了了中我们来到了第一个景点——九乡风景区的国家地质公园。下到大峡谷底,一边是两壁峭立、水翠天青的峡谷河道,河水平稳缓流,有轻舟荡漾其间;一边却是一泻千里的惊涛骇浪,滚入谷底溶洞,发出一阵阵惊天动地的轰鸣,盖过游客们的喧哗。此时听到了导游发出规定时间的命令,懵懂中随人流流进了地下溶洞,忘掉了那边免费的划船项目。哇,用“别有洞天”可以涵盖洞内惊奇:其声仿佛千军万马人声鼎沸,其型宽可跑马窄只过人;雌雄瀑布震耳欲聋的倾泻声灌满溶洞,彩灯折射到的钟乳石要么光怪陆离要么玲珑剔透,世界之最的片片神田层叠出的景观似人间仙境煞是好看。这里是哈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较之其它地方的溶洞这里更为奇观和宏大,确实有被宣传出来的那种气势和景致。据说九乡有九大景点?没有数过来。
游完九乡返回昆明已是很晚,再昼夜兼程赶往下一个景点——大理。“比猫睡得晚,比鸡起得早。”将是我们这次旅行的主旋律,这是开车的师傅操着一口云南普通话告诉我们的,因为他和他的大巴将陪伴我们四天三夜的行程。车上一夜的疲惫在大理的五华楼前得到了消减,因为五华楼前早已人头攒动,比我们早到的游客比比皆是,古城的小街小巷都塞满了游人的身影,那些大铺小店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着远到的客人,更有相当部分的女客购买了一条条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却又产自于江浙一带的大披巾,披在身上花哨又漂亮,却形成了另一道风景——汉人的民族味儿。拍照小憩后,着一身白族服装的导游金花催促我们赶快上车了,不过话还是那些话,风俗还是那些风俗。途中金花妹将我们带进了另一家银器购物点,这是她和大巴师傅在车上翻来覆去反复强调过的正宗纯银所在地。进门处纯银打制的九龙屏风确实要比“岩泉禅寺”的石雕九龙壁显得金贵和华丽,怪不得同游的女客们会做出要抬回去的姿势留个影;而墙上所挂的岁寒三友四君子ㄍ松竹梅花兰草菊ㄍ素坯打制花鸟调ㄍ黑底白银东方韵的银制品更显高雅和有档次。回到车上照样听说有人购买了银器。而当又一次的停车驻足,急于“唱歌跳舞”的我们这才发现,坐落在这山上的是一家前不巴村后不着店仅一层却大型的灰色方块屋,它孤独地伫立在那里,似一座没有水珠包皮的水立方。歌毕舞毕后的节目就是进去购物,原来这是一处偌大的藏药购物点,名贵而又难采的藏红花、西红花,云南白药、三七等说是这里的最正宗。好一阵逗留后回到车上,却见导游金花的脸色不太尽如人意,她明确地说自己今天的工资泡汤了:一车的人仅三千多元的东西,所得的提成还不够她塞牙缝。其实人家早就告诉过我们,他们那些导游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工资的。是不是我们这些游客有些不近人情?也就在这时,听到了金花妹来自游客的抱怨而回敬的:“你们本身就是‘经济团’,要想不购物就该去参加‘高价团’的旅游。”言下之意不购物就不该到我车上来。噢,我们上错车了!还仿佛明白了自己的身份和等级。一丝怒不可遏的冲动油然而生,然而身不由己的我们又只得听天由命,因为不坐上自己团队的车你就没得坐,甚至有被丢弃在购物点的可能。为此我们感到很讶然。好在导游单上的洱海游船、南诏风情岛、小普陀、观音阁、以及白族歌舞表演、三道茶、蝴蝶泉在等着我们去游玩,暂时忘掉了刚才的那点不愉快。“不愿出四十元索道费的游客只能在车外面山下面等着,两个小时后再一并拉到下一个景点去。”下车后大巴师傅发话了,游客纷纷掏钱上了索道。索道的尽头就是五万年古老的溶洞——天龙洞,《天龙八部》故事的起源地和外景拍摄地。天龙洞里是洞中有洞,奇趣横生,缘路攀登,移步换景,石海、洞乡、仙客绣球、犀牛望月、龟石一路看过去摸过去,也不知道自己的手上究竟沾了多少喜气、吉利、财运。走出洞口豁然开朗,洱海风光尽收眼底,真的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所形成的“风花雪月”景致之一就在眼前:由三岛、四州、五湖、九曲形成的那弯美月就静卧在这苍山和大理坝子之间,被誉为是一块“群山间的无瑕美玉”。苍山和洱海紧紧相拥,而洱海这个中国的第七大淡水湖、云南省第二大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就是我们所期待的项目。随索道滑下来,又见一条盘龙,只是没有天龙洞口上的那条龙霸气而张扬,看来这个民族最崇尚的还是龙,都是华夏民族一脉相承的龙的传人。那边一阵琴声和歌声收场后,涌出的人们把我们引向了三灵白族歌舞茶道馆,就坐后跑龙套的演职员恭敬地送上了三道茶:头道苦、二道甜、三道尽回味,故事都在茶里面,但这里不再赘述。倒是那歌舞表演的场景有些让人大跌眼镜,新郎的认真和新娘的不认真形成的鲜明反差让茶道馆的歌舞逊色不少,也许是他们累了也许是他们早已司空见惯,懒散得连上台找感觉的游客都拉不上新娘的手。好得还没有小伙子去摸过白族姑娘头上的角,否则就得留下来做姑爷了。午饭后的大巴从蝴蝶泉的大招牌前滑过却没有退进去,反倒弯上另一条路开到了湖边的大游艇附近。哦,原来这里就是洱海,当地人称的“海子”。晴朗时,湖面上本应烟波浩淼鱼鸟情,湖面下流水静谧鱼虾欢。而此时的湖面却是雾霭缭绕,周围是朦胧景影,空中是细雨飘渺,游艇似孤舟单影。难道是这个原因就只让我们在这块湖面上兜一圈么?什么观音阁、什么文物古迹统统都没见着就结束了大理的游玩。
在前往丽江的途中,大巴师傅第一个将我们带到了他在车上给我们介绍过的南亚最大的翡翠玉石加工厂——泰安密支那参观购物。进去时,那些整装待命的营业员用热情的笑脸恭敬地迎接了我们寥寥一车的游客,而那些躺在柜台里晶莹剔透的玉器珠宝则在强烈的灯光下放出璀璨夺目的光芒也在静等我们的到来。可不一会儿功夫,后面的大巴就接踵而至,堆积的游客让偌大的店堂顿时灰暗了三度。最终,以大巴师傅的热情和在行让对翡翠玉器情有独钟的游客满载而归。随后跟上车的“十大金牌导游”又将我们带到了候鸟的天堂,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基地拉市海,在国际湿地公园水草肥美、湖色幽静的“海”面上冒雨轻舟荡漾了一番。花150元(含划船)骑上大马走了一通变相的茶马古道,略微感知了一下茶马古道上的艰辛。骑游拉市海,穿梭水云间,感知大自然,惬意一瞬间。还没回味完在马背上颠簸的潇洒,湿地带给我们的润泽,“干饭”(吃饭)的时间到了。饭后驱车来到玉龙雪山旅游支线上的一个大平坝子,虽然天公不作美,但有大风造势,宽阔的平坝子成了女游客们的大舞台,随风舞动的各色披巾为荒寂的平坝子增添了活力,抹上了色彩。仅十多分钟,在导游的催促下我们赶往了下一个地点——“丽江康源程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原来这就是导游在大巴上介绍过的以天然钝顶螺旋藻为原料加工的“藻黄金”生产基地,经公司人员的闭门讲解,我们还是因不愿扫了金牌导游的兴而至少每人买了一袋螺旋藻。然而我们没有看成玉龙雪山,更没有看到因远古造山运动撕裂的断裂谷所造就的东巴文化,只是在大平坝子里顺着金牌导游所指的一个方向:因为天气的原因看不见玉龙雪山上的雪。远处一片茫然分不清哪一座是玉龙雪山,只叹在这条驼峰航线上,阴沉中的玉龙雪山难现峥嵘。当来到束河茶马古镇边上的“古道藏家”,大门内两侧并排的手动转经轮转动起了每一个游客的好奇心,而两排白色的佛塔却显示着藏传佛教的威严与肃穆。昔日的茶马驿站古道藏家已成为现今以石木结构为主的碉房建筑,雕龙刻凤中仍然展示着藏族的民风民俗及藏文化。特别是藏医藏药在图片和解说员的口中得到了升华,因为每个门帘后的藏医都很能察言观色,只要你表现过那么一丝的虔诚,你就会被告知:钱不够可以刷卡……但你用金钱抱回的药物未必都是些非常特别和非常灵验的药,那就是不论年龄、气质、干什么工作的,所生的病几乎都是相同的,只是说法不同而已。可叹弥足珍贵的藏医药文化在不经意间被抹上了一点黑墨。沿路行进,我们终于来到了丽江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丽江古城的标志——大水车。这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真实而完美地再现和保存了古朴的风貌: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全手工建造的土木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特别是那套古老的供水系统,纵横交错地串联着四方街上的那条玉河。而顺玉河逆流而上还有一处晶莹清澈的泉潭,说是玉龙雪山就正好倒映在这块黑龙潭的水面上,然而这处美妙的景致在我们的项目中却不在我们的眼中。走在由红色角砾岩铺就的四方街上,两边店铺紧邻,门前花团锦簇,人群熙来攘往,路边流水叮咚。丽江的古城,还因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名声远扬。当夜幕来临时,婆娑摇曳的树影、摇滚闪烁的花灯就会一起搅拌着喧嚣的人声、歌声、音乐声,震撼夜空,振奋着寻找刺激的夜游人。
一个美丽的夜晚,一个神奇的世界,带我们走进了大型民族服饰、民族风情舞蹈诗画的《丽水金沙》,让我们感知了一次山地民族特有的宁静与祥和,以及大自然赋予民族生灵的勇敢和坚强。这是一部经艺术浓缩出的山、水、情,在一片轻歌曼舞中让人领略到的一种天人合一的万种风情和醇美享受,与杨丽萍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并蒂成为了云南的姊妹花。从这个夜晚,我们将告别丽江,告别先前游过的大理,返回昆明再到西双版纳。
在返回昆明的途中,大巴师傅再次将我们带进了那家南亚最大的翡翠玉石加工厂:上次为参观,这次是购物。他用他在行的本领再一次征服了喜爱玉器珠宝的游客。不过一路上他想尽办法用他的歌声唤醒着昏昏欲睡的我们,用他“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云南的少数民族说普通话。”调侃着那些人和事:前任省长李嘉廷,彝族人,在一次接受女记者对当地苹果丰收的采访中说:“……大屁股(苹果)拿去出口,小屁股(苹果)留下来自己干(吃)。”吓得女记者瞠目结舌,大有逃之夭夭的可能。哇,搞笑的云南少数民族普通话可以让天南地北的游人笑翻天。狭小的车厢内在师傅不断播撒的笑料中升温,伴着笑声、伴着歌声、伴着师傅一路上教会的“呀喜哦、呀喜哦、呀呀喜哦(歌尾声),”用一天的时间安全地将我们送回到了昆明,昆明则用它安宁而又闪烁的夜晚迎接了我们这群疲惫不堪的游人。
一大早我们便来到了“云南民族村”,清新洁净的空气、“云南民族村”翠绿的大招牌、村前古朴的牌坊、开始积聚的人气,都让我们急不可耐地举起了相机。民族村内路转水回、柳暗花明、四季缤纷、花枝不断,绿荫小径、亭阁回廊、拱桥石阶、粉墙黛瓦,载歌载舞的民族风情显现。其景其色无不引人入胜,让人流连忘返。“云南民族村”这条“海埂”地,无疑是一个大云南和二十六个民族社会文化风情的展现和浓缩,它被蕴育在“高原明珠”滇池的怀抱,吮吸着滇池的乳汁,接受着滇池的给予。而滇池又是昆明风景名胜的中心,它湖光山色壮丽,水面宽阔,环湖的名胜古迹和风景也用它们特有的景致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人。我们坐上由海埂至西山龙门的空中索道,不仅在空中观赏了滇池风光,再站龙门上居高临下,将滇池全景尽收眼底。可惜滇池已属富营型湖泊,部分已呈现异常营养征兆,处于“老年型”湖泊状况,根治它已迫在眉睫。但湖面上人工归置的片片绿色“井田快”又让它呈现出了另一种美妙,一样的秀色可餐。回到旅店做个短暂的停留,晚饭后就将向西双版纳进发。
从昆明到西双版纳约700公里的路程,中途住普洱已是第二天的凌晨3点左右。位于云南西南端美丽的西双版纳,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一块绿洲,是中国最大的热带雨林原始森林公园,也是当今地球上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它还是一块理想而神奇的乐土——古傣语的“勐巴拉那西”。随车的导游是一位戴眼镜的傣族少多利,虽胖却有着一脸的书卷气,但她以边陲登记的名义收走了我们的身份证,暂时让我们失去了“身份”,变成了“她的人”。一路上她用动听的语音娓娓地讲述着傣族人家的风俗和习惯,讲着温家宝总理“拉动内需”的政策给予少数民族的眷顾,报出夜间自费活动不等的几种价格让我们做出选择,却有游客的态度惹恼了这位看起来斯文的傣家妹,她让我们再一次听到了关于“经济团”这几个字的说辞。在一丝愤懑和不平中我们来到了热带雨林原始森林景区的野象谷,不过大自然的美景会征服你不愉悦的心情。十月的天已是各地开始进入冬季的时节,而这里却是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空气中漂浮着原始森林固有的清香气息。热带雨林气候夹杂着的湿热让我们不停地宽衣解带,以感受大自然在冬日里赏赐给我们的暖意,“收太阳过冬”不过是我们家乡的一句玩笑话,但一定要将这份暖日阳光带回去!这时带队的白族导游阿鹏不时地用“前面的少(少多利)后面的毛(毛多利),跟上、跟上——”招呼着我们团队的游人,我们没有选择贯通前后门的那条索道而选择了徒步穿越,想在这密林遮天中寻找到珍稀动物的踪影。景区内,观象台前林木参天蔽日,原始味儿十足但无野象踪迹,游道路旁奇木异葩相映景致十分美丽,蝴蝶馆内彩蝶纷飞,百鸟园区鸟栖高枝,蟒蛇园里幽静无声。只有午饭后的大象表演,就像是看四个温顺的小孩在舞蹈,解说员宠爱的语调可以刺激其中一只大象做出极尽的表演而薄得喝彩不断。虽为野象谷,到处都是热闹的商贩和络绎不绝摩肩接踵的游人,这样的环境野象还敢随意出没吗?游完野象谷再游原始森林公园,本该在原始森林公园内徒步体验热带沟谷雨林的美妙和神奇,却每人花上40元坐上电瓶游览车观光起了从眼前闪闪而过的风景,怎么都抓拍不下一张完美的照片来,这令我们有些后悔不迭。走下电瓶车,迎过来一位头戴红冠雾鬓云鬟的“蓝孔雀”,她婀娜的身影引领我们走上晃悠晃悠的索桥,用手中的喇叭不停地催促我们赶快上去看表演,遗憾的是我们被眼前的景致所诱惑放过了很多节目。爱伲寨留影后竹竿舞上再见慵懒的引舞者衬托热情洋溢的游客,九龙飞瀑前留影再等孔雀开屏看孔雀放飞,惊叹百米浮雕长廊品味孔雀公主喃木诺娜的故事,看笼中东北虎杂技表演再听金湖的传说,赏竹翠山青花开四季湖光美景,听闻鸟语花香驻看游人欢声笑语。原始森林的美景陶醉了我们这群游人,还有那摇曳在高枝上的凤尾花,尾对尾嘴亲嘴;那点缀在枝梢的合欢花,绒球朵朵昼开夜合,以及许多在内地无从相见报不出名也叫不出姓的鲜花野草,就连南传文化旅游区外花道上的那些植物我们都是第一次见到。高大的南传金佛把我们一行又迷倒在大门外,Posture飞摆,相机啪啪啪地拍个不停。当离开南传文化旅游区时,阿鹏在车上讲到一个羊倌放羊发现咖啡豆的故事,这让我们的神经末梢有了一种潜意识:那个购物点可能就在不远处。果然购物店内一条贯通的通道设计,让每个游客紧密相贴面面俱到地必经每一个售卖点,各种饮料人手半杯小吃人手一小片,出门时必然是人手一大袋甚至一大堆。
第二天清晨,我们随一位傣族少多利又来到了她家保留完好的“傣家民居”,听她讲诉他们家刚好四个女儿四个儿子不赔不赚的风俗,但吊脚楼上空旷透气的设计驱散不走游客脱鞋后散发出来的脚臭气,不过她端出的银器品却吸引了不少游客。村寨中,傣家门前的木瓜树,村庄小路上的摊贩前成了我们扫描留影的地方,特别是那些在内地难以见到的水果更是吸引了不少的游人。在离开傣家民居返程的途中阿鹏又讲了一个水晶球的故事,自然我们又会联想到一个水晶购物地就会到来。果不其然,他将我们带进了与南传文化旅游区相邻的鑫泰珠宝店内,闪耀的珠宝刺激着我们的双眼也刺激着我们爱美的心态,以至于被返回的代金券诱惑出了更多的金钱。当阿鹏在车上再次提到西双版纳是靠旅游来拉动内需时,我们就深知在版纳这个地方,“拉动内需”几个字已被镀上了温家宝总理的吉言,因为几乎每一个导游都会很顺溜的用此来解释带去购物的理由,因此竹炭生活馆就成了我们必进的又一个购物点。半个小时的洗脑让相当一部分的游客呼呼大睡了一场,就连空调吹出的低温都没能将他们冻醒,不过用于生活的竹炭产品正是家庭主妇和家庭中的必须,所以老公买老婆自己也买。而竹炭馆外的椰树下,商贩的椰子让我们这群远到的游人尝到了新鲜的椰汁和美味的椰肉,并被高大的椰树所吸引,妄想着能否摇下一颗来。连续的购物活动让许多老年游客抱怨不已,直呼:带来的钱已经花完,还有那么一些景点没有看。不过购物点的人包括导游在内都会告诉你:钱不够可以刷卡呀,不收手续费的。这也许就是“经济团”的命运。每每想起这些,就会有一种美好的在自然中,丑陋的在人心里的感觉。因此我们一行放弃了接下来的一个自费看点,宁愿在马路旁休息等待。西双版纳的旅游行将结束,明天将回到昆明。在反昆途中行经了那坐旅游单上标注的,迄今同类同型桥梁中世界第一的大跨径高桥——红河大桥,行至不久就来到了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它是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的所在地,也是全国热带作物的科普教育基地。连当年的江泽民总书记都感叹自己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因此这个以自然形成的一连串水面作为游览主轴线的景区,更让我们这群“乡巴佬”摸不着北,在有时间的限定下,只在百花园区、稀树草坪区、热带果树区等几个景点游览和留了影,欣赏了一番人工打造出来的超自然美景,认识了许多没听过也没见过、见过却又没听过,听过又不认识的珍稀果树。不过在这花卉园内心声已被花的奇异和植物的灵性所感染,愉悦得直叹惜西双版纳之旅就要在这里结束。
返昆途中再经普洱,大巴师傅没有放弃留给他的机会,将我们一行带进了一家普洱茶的专卖店,满足了他戏说我们不耿直的愿望。终于回到了昆明,翠湖公园就成了我们这次云南之旅的最后一站。一个由海心亭、水月轩、观鱼楼等亭台及大片湖水组成的开放式公园,花木繁茂、柳树成荫,千葩竞放、薰风袭人,有“翠湖烟柳”之名“翠湖春晓”之韵。云南十天的游程,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三分之一的时间走马观花,三分之二的时间坐车观影和购物。带回的是用相机拍摄的风光和留影,以及一堆自愿不与自愿购来的货物。再见了,天空依然湛蓝风景依然如画的七彩云南;再见了,杨丽萍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