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二)
吃过早饭,已日上三竿了。
喝足了茶水,吸过烟,褪下御凉的外套,只剩单薄的衣衫,勒紧腰带,挽起袖管,扭扭腰身,一看就是赤膊上阵的架势。大伙齐齐的呆在大田边,他们的眼神既充满期待又隐着游移;他们的心里既紧张又兴奋。一场激战即将开始。
晴丝袅袅,摇漾如线。太阳鲜妍得如刚出浴的美人的脸颊,阳光醇厚得像化不开的蜜糖。轻柔的风,吻上面颊,宛若少女吹气如兰。新蝉一阵紧似一阵地警示“紧,紧------”大人们埋着头咕哝一句:“‘知了叫,树头青’季节催人呢!”布谷鸟没完没了地提醒“黄秧插棵,黄秧插棵------”看热闹的孩子们循着叫声,拍手唱到:“黄秧插棵,韭菜萝卜。萝卜好吃,哪有许多?”发棵鸟偶尔冒出几声“发棵,发棵”,哲人似的故作深沉。这些声音交错在一起,像是为春天这场盛宴演奏庄严的乐章,又像为即将开始的战斗渲染气氛。
谁也不贸然领头下田,都各怀心事,自打盘算。插秧是庄稼人的大事,插得一手好秧,是心灵手巧的象征,让人高看一眼。有人想趁机露一手,聚焦称羡的目光,风光一把,便欲擒故纵,伪装低调,端足架子。有人技艺不精,自惭形秽,岂敢逞能?识趣地悄悄往人堆里扎。乡里乡亲的,常在一起捉对厮杀。其中就有手段在伯仲之间,遭受过对手打压的,暗盼对方先下趟,尾随其后,放手一搏,好快意恩仇。大家心里明白,偌大的田块,没个一两个钟点不能起埂。一旦下趟,势成骑虎,不坚持到底,岂能作罢?技艺高超者倒不忌惮,巧手翻飞,眨眼间就突出重围,将别人甩开。若是技能平平,后面的蜂拥而至,穷追猛打,步步紧逼,不迫得你屁滚尿流,决不罢休,况且你别无退路。真被“关笼子”,众目睽睽之下,颜面何存?大家相互推让,都不想抢这个风头。
所谓的“关笼子”,就是后面的越过了前面的,并不越位,依然沿着自己的趟口插下去,留下相宜的空间,将前面的囿于其中。
但不能总这样耗着吧,东家着急呢!就有直性子将大家的技艺排排队,众人附和,形成共识,推举技艺出众的一人下头趟。半推半就中,领头的终于下田站到了田边。他弯腰拾起秧把,边解秧草,边说:“可别像马蜂一样蜇(追)人哦!”说完,头也不抬插起秧来。下头趟的总要多插些,就是外圈与里圈的道理。按规矩,下头趟的人须插完一个秧把,后面的人才可下田。“别急,我们等着你追上来呢!”后面的人嬉笑地说。那得多插一圈啊!不等他插完一个秧把,后面的人接二连三紧跟着下趟了。不一会儿,所有的人呈阶梯状错落有致地排开,都不说话,只是暗中使劲,闷头赶趟儿。只听到手指插水的“刷刷”声,腿从田泥中拔出的“咕嘟”声。
插秧是技术的竞争!
快手尊称“秧先生”,不仅手疾眼快,插秧质量也好。左手分,右手插,心手合一,节奏协调,一行插完,手指上滴落的水珠连成一条线,叫作“水牵丝”。一路下去,如行云流水,少有羁绊。身子随手的提按而跌宕起伏,母鸡啄食一般;且插得距离匀称,横竖成行,植株直立;依着田沿的走势,曲直有致,流转自然,看上去赏心悦目。一般人插秧手上动作本就慢些,两手又不合拍,右手取秧,左手尚未分好,只得从秧把上撕扯。即如男方等着迎娶,女方却忸怩不从,只好强抢。还常有“漂棵”的现象,须回头重插或扶正,自然影响进度。这样不消一刻工夫,孰优孰劣,便一览无余。
插秧是意志的较量!
一旦赶起趟来,就进入了忘我的境界。没有谁甘拜下风,前面的想竭力摆脱后面的纠缠,后面的则想赶超,将他“关笼子”。连解秧把都不敢直腰,左手就近右手,不敢有一秒的延缓,还不时用余光瞟一眼身前身后,估测自己的处境。大伙的速度相差无几,就看你能不能顶住。腰痛得像遭人打折一般,乃至麻木,咬咬牙忍住;汗水浸透了衣衫,额上的汗滴呛入眼内,火辣辣的,横过手背抹一下继续插。大家都憋着一口气,较着一股劲,看谁挺得住,谁先败下阵来。
插秧是心理的比拼!
空气紧张得令人窒息。有人却冷静沉着,任你山雨欲来,兵临城下,依然泰然自若,稳扎稳打,按照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的插下去,或许就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有人不赶趟时,尚能挥洒自如,进退有据;一遇情势危急,立马方寸大乱,张皇无措,手脚不听使唤,总拿眼注视别人的动作。一分神,后面的人就赶上来与你齐头并进了。越着急越不顺手,结果要么被“关笼子”,要么缴械投降,要么落荒而逃。
插秧是心机的试金石!
物极必反。就像钟表上发条一般,拧得过紧则容易崩断。起初大家你追我赶,紧咬不放,都使出浑身的解数,形成角力之势。但后面的人咄咄逼人,甚至与你并驾齐驱,处境艰危。俗话说,狗急跳墙。实在无法招架了,只得使出些龌龊的伎俩。有人暗地拾起一簇秧把,丢在对手身后,趁别人清除障碍之机,赶紧奋力猛插,溜之大吉。有人胡搅蛮缠,趁对手不备,拿肩膀朝对方屁股上一兜。对方猛地一个趔趄,脚下不稳,差点栽个“狗啃泥”。有人一看情势不妙,赶紧“拉稀”——增大行距。这样几行下来,就少插一行,逃脱快些。有人破罐破摔,索性让别人“关笼子”,不用赶趟儿,反倒解脱了,不急不忙地插。有人黔驴技穷,就说荤话,在言语上占人便宜:“我没地方插了,上你家插你婆娘五斗田!”更有“左撇子”,逼急了,抽身分道扬镳,靠右反向插下去,任谁也追不上。
插秧工用秧苗作丝线,用巧手做针脚,往来穿梭,纵横织就,几圈下来,偌大的田块中铺满绿色的锦绣。微风过处,青翠的涟漪轻轻漾动,一直传向远处的田边。细一看,秧苗像一只只招摇的小手,正向人们挥手作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