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条件的赠与不叫献爱心
据报道,某房产中介公司日前组织了一场免费派发爱心白菜的活动,但与以往赠与方式不同的是,欲领菜者必须将自己的姓名、详细住址和电话号码登记在一张表格上,才会领到两棵大白菜,由于担心个人信息泄露日后引来麻烦,许多市民对此“爱心”之举颇多微词。
由于今年大白菜滞销,菜贱伤农的老问题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单位和个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为菜农排忧解难,送出爱心菜,奉献自己的爱心,特别是临沂一对新人举行的“白菜婚礼”,更是赢得了社会的一片赞誉,送白菜献爱心也因此成为一种时尚礼节。
但不知房产公司这种有条件的赠与还叫不叫献爱心?一直以来,高涨的房价困扰着许多中低收入市民的住房问题,甚至有些在我们城市打拼了多年的年轻人因房子问题结不了婚,如今,在房价出现松动乃至跳水迹象的今天,房产公司如此“爱心”之举,可以说“司马包之心,路人皆知”,若不是为了做广告宣传和日后的商业促销,领棵不足一元钱的白菜,又是签名留电话,又是发“买房优惠”卡的,搞那么多复杂程序干什么?房产公司的用心确实值得让人生疑,而活动方“为了现场发放秩序的需要,没有商业目的”的解释自然也就说不过去。
房价降了拿白菜说事,欲巧借爱心之名行房产促销之实,房产公司的如意算盘打得不可谓不精。俗话说,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爱心白菜活动对菜农抑或是经济困难的市民来说不可谓不是一件好事,怕就怕省下两元钱的买菜钱,日后引来穷追不舍的房屋促销或信息走漏隐忧,那就得不偿失了。
有心行善,虽善不赏;无心作恶,虽恶不罚。房产公司如果真有那个善心,何必非要市民签了名字留下电话才肯赠与?广告促销和宣传作为一种正常的商业行为,与爱心活动搭桥也可以说是一种双赢,但这种有条件的赠与方式,其性质和“爱心活动”的本质就另样了。
发放爱心白菜,房产公司做了一件好事,只可惜这好事做得有点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