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茅盾的《子夜》
一
很早就知道茅盾的《子夜》这本书,记得在图书馆借阅看过,在书店里翻阅过,在书摊上也见过,可是看了好几次的开头,就是读不下去。也许过去年轻的缘故,自己的生活阅历少,读不懂的成分大。也许自己身边书比较多的缘故,买它读它收藏它的欲望并不多么强烈,因为书买的太多,书的价格又太多,好几次想买它的愿望终究没有太早实现。
二
2009年的元旦前夕,忽然在一个旧书摊上发现了并不旧的八成新的《子夜》我心里窃喜,又不能让卖书的主人看出来我非要买到它,卖旧书摊的老头也是精明的老头,他如果知道你真要买的话,他会专门加价的,因为我与他打了快二十年的交道了,可以说我的零花钱都在他这里换成了书。我不喜欢烟酒,就喜欢喝茶看书,用平时的不多的零花钱换成有感情能对话的书籍,我始终认为最合算了,你想作家写一本书得花费他(她)们多少时间与精力啊,我们用几元钱就买到看到了,不是沾大光了吗?我把自己看中的几本书放在一块,给买书的老头讲好价,按过去的老买法,两元钱一本,他也就没在犹豫就答应了,我心里清楚,其实只一本《子夜》卖十元钱也不算多的,因为就好像新书一样,更何况它是公认的国内名著。
三
回到家后就翻看《子夜》,现在成了自己的了,就应该好好读它了,读它感受它,真的有点读不懂吧。看看说明,看看别人的介绍,又在网上查阅有关《子夜》的介绍,才慢慢感受到作者的别具匠心,作者的不一般。《子夜》写于三十年代初,过去中国文学作品没有多少,现代有名的作家也没有多少,所以出现《子夜》应该是灿烂的花朵。
四
《子夜》让今天的人读也不过时,尤其是喜欢炒股的人们,因为里面有炒股的高手在,赵伯韬是炒股的高手,是耍弄手腕的胜利者,现今的社会仍然有这样的人物,会玩会炒作会享受生活。
五
《子夜》值得研读的地方有很多,尤其里面关于风的描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还要继续读,力争有所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