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风险向前冲
“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费”,未曾失败的人恐怕也未曾成功过。这就是规律,这就是经验,这就是真理。
被誉为“20世纪世界奇人”的美国盲聋作家海伦•凯勒,信奉这样的座右铭:“人生要是不能大胆地冒险,便一无所获。”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回顾自己的历程时说:“作为创业者来讲,如果你害怕失败,就几乎不可能成功。10个创业者可能有9个要倒掉,这一点我有清醒的认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认识,所以我才敢去冒风险。成了皆大欢喜,如果不成,跟不做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因为如果不做,也一样是不成功。”
创业、创新,就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但创业、创新的风险很大,绝大部分创业、创新往往先是失败,直至最后才是成功。于是有人说,创新的本质是不惧失败的勇气。创业、创新需要吃苦耐劳精神和强大的专注力,更需要强大的忍耐力和持久的任性,需要超强的勇气来面对创业、创新路上的迷茫、彷徨、艰难和困苦,需要用智慧、才华、朝气和激情来实现理想的目标。
爱迪生说过,“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要在我晓得一切做欠好的方法当前,我才晓得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实际上,一个人在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点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羞耻,只要在理论和实践中勇于认可和改正即可。“犯错误是未可厚非的,只需能实时觉察并改正就好。谨小慎微的迷信家既犯不了错误,也不会有所发明。”最好的好人,都是犯过错误的过来人,一个人每每由于有一点小小的缺陷,将来会变得更好。一个人的盼望越大,他的遭遇失败的机会大概就越多,就跟一个人走的路越长,踢着的石子会越多一样。
有个典故,说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司马牛请教如何去做一个君子,孔子回答:“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不大明白,接着又问:“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称作君子了吗?”孔子的回答是:“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也就是说,如果自己问心无愧,那有什么可以忧愁和恐惧的呢?当然,君子坦荡荡,不仅是一个行为端正的问题,同时也来自于人的内在品德。古人认为,君子有三种基本品德,即仁爱、智慧和勇敢。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也就是说人如果有着一颗博爱之心,有着高远的人生智慧,有着勇敢坚强的意志,那么他就必然会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从而心底宽广、胸怀坦荡。
人人都期盼着成功,成功的确是一个美好的字眼,但成功的路上总会遇到许多风险。正所谓“凤凰涅磐,浴火重生”。如果凤凰不经历“浴火”的风险,他又怎么会获得重生?赢得百鸟之王的称号呢?本草纲目的编者李时珍,为了编出一本详细的医药书。踏百山,尝百草。也曾因为误食了有毒之草而呕吐,也曾为了辨别一种草药的味道而把生命置之度外,冒着风险去品尝他们。正是这种不惧风险,敢于尝试的精神,才诞生了一步传世奇作。
当当网董事长俞渝,22岁离开故土到美国留学,32岁回国创业,这10年,为她后来事业腾飞奠定了基础。她自己总结到:在国内受到了很好的系统教育,学会了严谨地做人做事;美国给她最大的影响在于,不怕失败,敢于创新,并能尽量保持一份轻松的心态。如今的“当当”在收到的网上订单中既有来自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包括台湾和香港,以及偏远欠发达地区的订单,也有来自美国、巴西、匈牙利等海外华人的订单,网站在海内外都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俞渝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今后要把“当当”做得更大,更好,给出版商和读者提供最满意的服务。
航天英雄杨立伟冒着巨大的风险,毅然踏上了外太空的旅行,在风险面前他没有退缩,因此它成功了,得到了英雄的称号,与其说良好的身体素质使他获得成功,还不如说是不惧风险敢于尝试的精神为他赢得殊荣。如果没有冒着风险的救火员,怎么会有一次次的森林大火被成功扑灭。如果没有冒着风险的科学家,怎么会成功研制出非典疫苗。这些事例无不证明,在风险面前只要部畏惧,敢于尝试,那么成功一定会来到。人们都说,阳光总在风雨后,成功总在风险后,十分正确。当面对风险时,不惧风险,选择尝试,那么就成功了一半。因为有风险才使成功更加珍惜,因为敢于尝试才使成功更加现实。
英国著名剧作家肖伯纳说:“对于害怕危机的人,这个世界总是充满危机的。”稍加思索,不难发现,人生处处都有风险,被雇也可能被炒,大款可能破产,结婚可能遇人不淑,就连普通的感冒都可能被庸医治死。但一个很清楚的事实是,风险的结果并非完全是祸,我们可能会遭遇挫折,失败到一无所有,也可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而世界之事,充满辩证,往往风险小,成功的空间也小;风险越大,成功的空间更大。
谁都喜欢一帆风顺的人生,但又厌烦单调重复的人生。有一颗不惧风险的心,人生才会多姿多彩。危机来了,危险中孕育着机会,酝酿着精彩传奇的故事。待时过境迁,当回顾这段经历,除了惊心动魄,余下的全都是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