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心灵的独白

心灵的独白

2013-10-23 19:46 作者:一只小小鸟 阅读量:37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之所以写下这些,丝毫没有炫耀和搏取同情的意思,

完全是自己对人生的总结和感悟,立足当前,总结过去,

面向未来,为走好今后的路定好一个座标。

人,最难了解的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近段时间,睡眠不怎么好,后半夜醒得早,睡不着。夜深人静,正好想想自己所走过的路,和真实的自己对一次话,分享一下曾经拥有的成功喜悦,认真总结一下失败的教训,?一?心灵的尘埃。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也是白手起家,生活拮据。家中当时种有20多亩田,生活负担很重。从小我就学会了做各种农活,打猪草、割禾、拔秧、栽禾等等,什么事都做,许多次,都累得哭了。正是因为深切感受到这种贫苦,我自小就立志要好好读书,长大了一定要跳出农门。也许正因为如此,我小学成绩特别好,一般都是一百分,三年级就被乡中心小学选去读加强班,从此开始住校生活,学着自已照顾自己。小学毕业时后我参加了全县“少年班”选拔考试。“少年班”当时是我们县的特殊做法,就是选拔优秀学生,为将来考少年大学作准备。进入“少年班”,就意谓着大学的门坎已经迈进了一大半。在自己的努力下,我不负众望,以全县26名的成绩如愿以偿进入了这所有学子梦寐以求的班级。全班40个人,都是来自全县各个学校的优等生,所有的荣誉和掌声都是为我们准备的。初中三年,无忧无虑,凭着自己的几分天赋,我过得很轻松。初中毕业,仍以全县第17名的成绩考入全县重点高中的“少年班”。进入高一,老师教学方式开始发生变化,加之父母当时突然决定弃农从商搬到县城,开始居人篱下的城市生活,种种变化以及自己心理发育的原因,我的成绩快速下滑。我开始自抱自弃,对几门不喜欢的课开始以无所谓的态度对待,眼睛近视了也不去配眼镜。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高一结束,我的成绩已经排在全校几百名后了。进入高二,自己心理更成熟了,意识到这样下去自己就没什么希望了。我认真的找父母谈了一次,我要求父母亲还是回到农村,虽然苦一点,但活得有尊严,我也更能体会到家的温暖。父母亲听从了我的意见,又回到老家务农。我则开始下功夫读书了,少年大学自己是没什么希望了,但大学的门我还是要进的。还好,我学习慢慢赶上去了。高考那年,我还是达到了分数线,被一所农学院校录取。当时学校要我免费补习一年,再参加高考,争取考个名牌大学。我没作任何考虑回绝了,失去的尊严,我要在大学里找回来。

大学第一次高等数学考试,全班有一半以上的人没及格,我考了个满分,差点把老师的牙齿都惊得掉下来,这可是在我们学校没有过的事,高等数学在大学里本身就是“死亡之课”。当班主任要我在全班面前介绍经验时,我说“不是我下了苦功,而是题目太简单了,基本上都是按课本后面的练习题出的”,这话让我们班的人对我刮目相看。我很幸运,学校的领导马上来找我聊天,说已了解我的情况,鼓励我在一所普通的学校,一样可以实现自已的价值。是的,我要脱变,重新找回我失落的梦。

学习上,我没费太大的力,功课也不是数一数二的,但我对自己有个要求,必须在前十名以内。我很轻松的做到了,平时都是和同学们在一起晃晃悠悠,各种玩乐都少不了我,但成绩每次都在前几名,班上的同学都不理解,没人看见我使劲读书啊。我要的不单是这个,我要的全面发展,我要把自己的缺点在这里全部改掉,重塑一个全新的自我。

首先,我要把胆练大。农村孩子,胆量一直不大,说个话就脸红,一直没机会练练。在一次竞选班干部的时候,我站上了讲台,心里打着鼓,脸上发着烫,声音也有点抖,但我还是坚持下来,没想到票数还挺高的,我又一次找到了自信,从此以后,每次站上演讲台,我虽然还是有点紧张,但每次都能袒然面对,一次比一次讲得好了。胆还是练出来的。

其次,我要学会玩。原来的我,只知道书的乐趣,不知其它。在学校,我学会了打篮球,一度成为班里活跃的前锋队员。学会了滑冰,学会了跳舞,学会了打卜克、玩麻将,这些都是我原来不会的。还有我学会了很多运动项目,我的三级跳远和立定跳远在全校运动会上分别获得金、银牌。

再次,我要学会做人。农村孩子,身上都有一股小气的通病。为了改掉这些毛病,我专门和豪爽大气的人交朋友,学他们大口喝酒,大声说话,学习他们的大方和豪气。这个习惯一直保持至今,让我受益匪浅。大学几年,我得到了无数荣誉,每次都有一两百元奖金,但我从来没把它当回事,每次都和同学一起分享。正因为如此,我在学校里人缘很好,同学们都亲切的叫我“八万”。

还有,就是我的文学梦。我自小就特别喜欢作文,那怕高中学习成绩差时,我的作文也经常是老师讲解的范文。大学里,一有时间,我就在看书,图书馆里喜欢看的书,我基本上看了一个遍。大二时,我写了两篇文章《男儿泪》和《成长的烦恼》被当时很出名的杂志《朔方》发表,并给我寄来了特约通讯员证。

此外,摄影、书法兴趣小组也能看见我的身影,的确,我的大学生活很精彩,在这里,我充分展示着自己的风采,也得到了同学和学校的认可,我胜利在学校入党,并评为“优秀大学毕业生”。毕业留言册上,同学们都把最好的赞美之词写在上面。其中一个同学这样写到,“亲爱的八万,你在这里充分展现了你精彩的一面,步入社会,我们的专业不适合你,希望你成为一个有名的“医生”,一个社会的医生,相信你能行。”

98年,我搭上了分配工作的末班车,分配到乡下一单位上班。报名的第一天,单位就要我先交10000元集资款,不交就不让上班。这就是社会给我上的第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开始工作后,我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很快得到了同事的认可,并进入了主要领导的视线。一次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单位的头突然对我说:“小伙子,听说你是优秀大学毕业生,还是个学生党员,不错,好好干!”。我真是受宠若惊,从此更是认真工作,踏实做人。很快,领导就开始把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做了,我明白,这是在考察我。那时的我,还很单纯,只知道用努力工作去回报。每天夜晚,我都工作到很晚,没有工作任务也是一个人静静在看书,写字,我也有了额外的收获,我的文章经常在《宜春日报》、《江西日报》发表,并有很多文章被当时《宜春日报》的社长武园萍收录进他编的《刊海拾贝》一书中。当地广播电台聘我为特约通讯员,逢稿必播。很快,考验我的时刻就来到了,99年,我们开始实施竞争上岗,没竞争到岗位的人就要分流,这对我们刚参加工作的人来说,基本上就没什么留下来的希望。但我很荣幸的留了下来,在新参加工作的人当中我是唯一一个,并且得票数还十分的高。就这样平静而又枯燥的过了三年后,我的机会来了。2001年8月,我县公开选拔年轻干部到县直单位任职。在经过20天的准备后,我从容走进了考场。最后,我以笔试、面试两个全县第一名的成绩如愿以偿。这时的我,刚刚过完24岁的生日,在这人生的第二个本命年里,我意气风发,达到了人生的第一个巅峰。这是自己用汗水和智慧拼搏而来的收获,对一个渴望成功的农村孩子来说,是多么的珍贵。

进入新单位,我仍按自己的原则,低调做人,实在做事。总认为,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但很遗憾,这次我错了,从此我就像陷入了一个泥潭,任我怎么使劲,都拔不出来。多少次,机会就在眼前,向我招手,但到关键时候,就是会最后不了了之。在郁闷和失望中,整整十年,我煎熬着自己的青春。这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十年,也是最关键的十年,就这样,从一个充满希望的年轻人,变成了现在的我,一个纠结着的中年男人。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回顾34年来自己所走过的路。对自己前面的成功,我的启示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路就在自己脚下,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对自己后十年的失败,我总结的教训是:

牵挂太多,没有了破釜沉舟的勇气。01年后,我建立了家庭,后来又有了小孩,从此生活负担重了很多,不像原来,一个人无拘无束,想到了就可以大胆去干。凡事思前想后,权衡再三,总想几全其美,许多次机会就在自己左右摇摆中失去了。

谨慎有余,没有了敢闯敢干的锐气。处在一定的位置后,自己做事更加谨小慎微,立足圆满,不像年少时,敢闯敢干敢说了,少了许多锐气,束手束脚,放不开拳手,给人一种谨慎有余,魄力不足的感觉。

消极心态,没有了自我加压的朝气。受过几次打击后,思想开始消极,没有了动力,开始以无所谓的态度来面对一切。书看得少了,字练得少了,文章也不写了,认为这些已经没用了,随波逐流,身上的那一点与众不同的才气在慢慢消失,所以,文采没了,谈吐也平庸了,逐渐变成了一个碌碌无为的平凡人。

只知低头做好事,没有学会抬头看好路。客观的说,自己做事应该是得到所有人公认的,也是单位的中坚力量。但为人处事却刚性太强,凡事坚持原则,不太会圆滑变通,与人方便,与已方便。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没有学会外圆内方。加之性格有点孤傲,不太会与人沟通,不熟悉的人很难真正了解自己。生活不是教科书,要学会变通。埋头做事固然是好的,但只知做事,不会选择前进的道路,不是走进死胡同,就是走错路、弯路,这应是我最大的教训。

过去的已经不会再回来,未来还要靠自己努力去奋斗,我用三句话送给自己: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心态;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预知不了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

相关文章关键词

《心灵的独白》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