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小笼包
在菜场附近的街上,有一个地方门前炊烟袅袅,锅上的竹笼里正在蒸着小笼包。
当天空还是漆黑一片的时候,女主人便闻鸡起舞,辛勤劳作,为的是把早餐准备好给客人享用。
小笼包饭店租在菜场的南门附近,靠近小街的北头,地利位置优越。因为来往菜场的人员比较多,从清晨到晚上都会川流不息,所以来饭店吃早餐的人也会相对多起来。
饭店由夫妻俩辛苦经营,儿子漂泊他乡,一个人在外地求学。两人不知疲倦的干着面活。一辈子与面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切为了生活的更加美好。太约五点半就会有客人来吃饭,男主人笑脸上去迎客,女主人在房子的里间包小笼包,偶尔,听到外面有人叫喊着要吃饭,也会理应一下:“吃什么?”“来笼肉包子,一碗辣汤。”客人应答一下,男主人请客人坐下,迈步从锅上取下一笼包子,递在客户桌子面前。客人津津有味的吃着,喝着热气腾腾的海带粉丝汤。
饭店为了招揽客人,包了好几种不同馅的包子,看着一列叠加在一起正冒着的热气如浓雾般的小竹笼,数量约有七八个,里面有肉馅的,青菜馅的,萝卜丝馅的,马齿菜馅的……。品种有多样,客人想吃哪一种馅的包子,自由选择,很是方便而又实惠。
有一次,有一对夫妻,男人穿着白色的衬衫,女人穿着秋天的小外套,进门后,两人要了一笼青菜包与两碗汤。事情往往就是那么凑巧,他们在汤中发现了什么“异物”,于是,开始指责汤的问题:“没什么味,稀了等等。”进而怪罪小笼包不好吃,没什么油,不合自已的胃口,问题列举的近乎苛刻。女主人觉得理亏,还是帮他们调换了汤与小笼包。看着饭店女老板笑脸赔补,我在想,虽然事情由一碗汤引发,可是生意人总要面对各式各样的问题,对于食品问题更要细心谨慎,不然会酿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不容小觑呀,如牛奶中的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猪肉都是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都影响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啊!
现在,正值小寒节气,人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顶着清冷的天气,踱步进入饭店,寻找一个可以落座的地方。饭量大的人要上一笼包子,共八个,蘸上醋,如果急匆匆要上班或是时间紧迫,可以一口气吃一个包子,有点囫囵吞枣,吃相一定似狼吞虎咽;也可以细嚼慢咽,悠闲品味,当然大部分的人把它当成是一顿普通早饭吃个饱就心满意足了。
闲暇在家或遇到节假日,倘若想吃小笼包,非得要有人跑上一趟,因为饭店小人员紧张,而且属于小本经营的个体饭店,所以不会向外提供送餐服务;当然也可以把包子提回住所,亲自熬上几碗营养米粥或煮上香浓的豆浆,这样的小笼包吃在嘴里,有一种特别的暖暖的滋味。
天气马上就要进入严冬,每天都会有客人来饭店买小笼包,男主人依照客人的要求,然后将小笼包存放在食品方便袋内,并在袋子口上打个结,交给等待的客人。记得男主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服务不好,也难有回头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