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坚守与遗弃

坚守与遗弃

2013-10-21 22:44 作者:南方 阅读量:30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看到一个与医患纠纷相关的电视节目,但是,节目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是有关医患的纠纷,却是节目中出现的两组有着鲜明反差的事例。一个事例是,重庆某个大学的医科研究生,主动去到乡村当起了医生;另外一个事例则是,某城市医院的一个医生,竟然将一名活着的婴儿当做死婴,用一个塑料袋装着丢弃啦!这两个事例的反差是如此巨大,让我忽略了嘉宾争论着的医患纠纷,开始陷入到沉重的境地中去了。

去到乡村当医生的研究生,刚刚去到农村的时候,一心想着要推行自己拥有的先进的医学理念,可是,乡村的人们并不信任她,原因就是因为她不过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可是,她却免费为人们做体检,并告诉人们说,先按照她的药方从她那里免费拿药去吃,病好了再来支付医疗费。就这样,一年之后,村民就是患有重大疾病的时候,当他们从大型医院拿到检查结果之后,都要把检验结果拿回村庄来给她看,然后再在她的建议下进行具体的治疗。这个年轻的医生说,在她没有来到乡村之前,简直无法想象乡村的落后与贫穷,所以,当她来到乡村之后就再也没有想过要离开村庄了。她的孩子住在城里的奶奶家,一年多没有和她见上一次面了。当她的孩子在节目中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抱着孩子就泪流满面了。可是,当主持人问她,愿不愿意为了孩子而回到城市里来生活的时候,她的回答竟然是,她会一直坚守在农村。然后主持人又问孩子,是希望妈妈回到身边来爱自己,还是希望妈妈在农村为乡村的孩子服务。孩子的回答也是,支持妈妈在乡村给那里的人们治病!这个年轻的医生,她在坚守什么呢?我以为,她所坚守的不但是一个医生的职业操守和人文关怀,她所坚守的也是作为一个人的良知。她身上所具有着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准,让她在看到落后的乡村生活时,便再也不可能离开乡村了;甚至就是要一直与家人长期分离,也不可能改变她心中有着的思想。显然,为穷人治病已经成为她心中有着的一个信念。面对这样的一个人,我所有着的是来自内心的崇敬之情。这样的人就是“人间的药草,总是流出自己体内的汁液来为他人疗伤。”

那个竟然用一个塑料袋将一个刚刚降生的婴儿当做死婴丢弃的医生,他丢弃的是什么呢?我认为,他所丢弃的不但是医学常识和医学道德,而且他所丢弃的也是一个人的良知和人性。我不禁要问:这样的医生他是怎么进到医院里去的呢?答案似乎也很明白,他是从某个医学院毕业之后进入医院的。这样,问题就出来了——我们有关医学的教育是否存在着严重的漏洞和问题呢?周国平在《医学的人文品格》一文中,曾谈到过与此相关的问题;在周老师看来,我们的医学教育是存在着严重问题的。他引用了美国著名医学家刘易斯.托马斯的观点说,医学教育首先要开启的应该是一个学生的仁爱善良的心灵之门,其次才是教给他有关医学的专业知识。我以为,这样的思想是很睿智的。如果一个医生就连仁爱和怜悯之心都没有,他怎么可能在面对一个病人的时候,在病人的身上倾注进作为一个人的爱心和关爱呢。

我曾经在医院的病床上躺过,深知一个人躺在病床上的痛苦滋味。同时,我也能够从打吊针的医生为我打吊针时的手脚轻重里感受出不一样的体味来。那些手脚娴熟的医生,在为我打吊针的时候,总是和我说着一些问候的话语,因此,就是医生的针头已经进入我的血管,我却并没有疼痛的感觉;可是,也有着另外的一些医生,他们在打吊针的时候,总是高声地喊道;“打针了,打针了。”除此之外,在没有和病人之间有着多余的话语。似乎,打针就仅仅是他一项平常的工作,只要将针头插进病人的血管就行啦,至于病人的手背上会出现多少个针孔则与他毫不相干!这样的医生,在我看来是并不具备作为一个医生应该有的基本素养的。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有人在苦苦坚守,坚守着他们职责之内的起码操守,也坚守着作为一个人应该具有的良知;同时,也有人在随心所欲地遗弃,遗弃他们起码的职业道德,同时也遗弃一个人应该具有的善良爱心。坚守与遗弃,不仅仅在医学界才有,它普遍地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只不过是,医学是一个与人的性命攸关的学科,因此,那个坚守在乡村的女医生才显得尤为重要。其实,我们的衣食住行何尝不都是在某些领域的人的道德遗弃中不断地被慢性残杀着吗?做一个有操守,有良知的社会人,这是需要政府部门从教育引导入手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如果学校里走出来的都是有着良好的精神素养和职业道德的人了,也就不会有人将一个刚刚降生的婴儿用塑料袋装着丢弃了。

相关文章关键词

《坚守与遗弃》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