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一颗小小的包容天下之心

一颗小小的包容天下之心

2013-10-24 04:28 作者:梅妮楚宝 阅读量:31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在我的出生地伊犁,这个历来以“塞外江南”而美誉天下的北疆边城,二十三年前我离开它时,还是满目的萧条与古旧。二十三年后,当我以一个远归游子的身份再次踏上那片土地时,林立的高楼与拓宽的街道已让我有一种不敢相认的感觉。

唯有在夜深人睡去后,屏住了呼吸静听,对面清真寺阿訇高昂顿挫的唱经声才终于让人想到自己已身归故里。宁静的生活中,已浑然感觉不到十一二年前因为一场民族极端分子暴乱后导致人人自危、昼夜惶恐不安的紧张气氛。早上起床后,随便到临近的繁华街区去溜达一圈,会发现许多来自异国的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陌生面孔,时而成双、时而成群地出入在各个喧闹的购物场所。

现实的中国,更像一个头戴桂冠、手捧金杯的世界小姐,世界各国都围着它转。旅游、投资、学术讨论、财富论坛,各种机会纷至沓来,世界仿佛在一夜间融为了一个整体。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仿佛在一眨眼的功夫变得融洽、和谐。在公交车上,青年人为不同族别的老年人主动让座,已蔚然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如今,在我生活的城市,在公交车上常常可以见到,某个不知主动为刚上车老人让座的青年,总是要遭到周围人的白眼或痛斥。

这使我不由得要想起二十四年前在我的祖籍四川万县(今天的万州)。那一年,我和我的两个姐姐回去祭祖。可能是由于我们操一口与当地人完全不同的普通话吧,到达第一天,还没出车站就遭遇被当地人欺负的尴尬。一场混战过后,我们被闻讯赶来的表哥带着一大群街坊邻居们仗着铁拳和人多势众给救回姨妈家。

那是年轻的我,生平第一次亲历一个外乡人在远离父母的异地遭人欺负的尴尬。离开那天,在码头上,看着姨妈眼泪哗哗地拉着两个姐姐久久不愿松开的手,我的心却早已飞回了遥远的西北边城伊犁。那个时候,江边空气中迷漫着的浓浓的雾霭,仿佛只在沉甸甸地压着我,让我始终有一种强烈的思乡情绪。我想,这也许只是因为那场惊心动魄的车站历险就让我无论怎样都无法融入那个中华民族母亲河边始终飘溢着醉人桔香的生养我父母及祖先的沃土吧。

也是在那样的时刻,我曾不止一次地,从心里发出这样的疑问:一个历史愈悠久的地方,是否就愈容易高枕在悠久历史的文明上,一边饱食着祖先丰厚的遗产自我陶醉,一边极力排斥着外来的可能已远远超出其自身文明的文化而滞留不前?

二十三年弹指一挥间。二十三年的改革巨变,如今,我相信倘若再回那个养育我父母祖先的老家,应该是不会再见到当年的那些令游者心寒的固步自封、画地为牢了吧?

又想起十八年前在甘肃的嘉峪关。在这个骑辆自行车用不了半小时就可逛遍全城的小小钢城,其建市的历史不过短短的几十年(始于酒泉钢铁厂的建立),让我看到的却是处处洋溢着的民风的质朴与醇厚。那规划得井然有序的城市外观以及干净整齐的街道、巍峨雄立的嘉峪关古城墙,和天空中时时展现的蓝天白云相互映衬,形成一个极其宁静和谐的人文景观,给人留下的是一生也忘不去的异乡浓情。

……

时光流转,斗转星移。一切都似乎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着沧海桑田般美丽的变化。

一个小小的我,有时便常想:不知道什么时候,当人类变化的足迹在记忆的印痕中逐渐地成为一种习惯,而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消除了原有一切的仇恨、自私与肮脏、狭隘,那么人类在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宗教派别之间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共荣的日子,也就不再只是超现实主义者心中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梦了!

这只需人人都有一颗小小的包容天下之心。然而,我知道,这个愿望看来很小,其实很大、很难…

相关文章关键词

《一颗小小的包容天下之心》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