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毁了她的前程【一】
前言:我写了一晚上,浪费了很多感情,害得我一夜未眠,可忘了保存,当晚打开电脑就一无所有,不想再为此文伤心难过,不敢提笔,可每段故事象电影一样在我眼前晃动,又不忍丢下,就从新写下此文。
我的密友英常说,婚姻毁了她的前程。英和我是同年同月不同日生的,还有秀花,我们都是要好的朋友.。秀花留了级,我们就联系少了.。英常常给我诉苦。她聪明内向,不爱出风头,上学时学校表演什么节目她从不参加,老师怎么劝说都不行。学习好,特别是作文在学校是出着名的,班主任老师都把她的作文背下来在吃饭时到别的老师跟前夸耀。她爱看书,那时书又很少,借到一本书,她就书不离手,吃饭,去厕所都不松开,上课还被老师没收过。文化大革命初期,她还在县展览馆当讲解员,她是最小的一位,她声情并茂能讲哭一大片人,一位老师哭的晕了过去,机关的人都点名叫她讲,一天接连不断的讲,串联的红卫兵和各学校的学生都在操场上排队等候,英的嗓子都哑了。
她十八岁生日没过就结婚了,讲解员的工作也丢了,孩子比瓜还稠,一年一个。他的爱人长她六岁,一表人才,聪明能干,两个人就见过两次面。在她十三岁时父母给她定了婚,她哭死哭活不愿意,整日在痛苦中度日,生怕人家知道她定婚的事,羞死人了。可没办法,父亲的威严和自己的封建,造成一生痛苦。她爱人从部队转业后在家一段时间,后参加了工作,在单位搞军管,两个人也没什么感情,可她爱人在学校谈过一个,只是女方是城里人,家里不愿意,听别人说结婚前一天她爱人才把那女的照片撕掉。男的把英当成了生孩子的机器,去一个月就怀孕了,是个女孩。她爱人有一张生男生女的宫庭密方,很准的。英一个人过,结婚四个月就分了家,八月分的家,英分了一个小瓦罐,分一罐白面,也就四五斤。分了两间破灶伙,灶火四面透风,家里人说她爱人有工作,所以英两口啥也没说,紧着两个弟弟,还把院里的两棵大树分给她爱人的弟弟,外加一台帜布机,还有两间较好点的房子。英什么也没说,爱人哄她说:“我以后给你买钢金锅。英到娘家拿了案板,赶仗,笸各种小东西,一个人有时也不想做饭,胡对搭。有时到娘家拿点馍。等收完秋后,英身子都很笨拉,农闲也干不成活,英她爹就叫英到他家住,爹说多添碗水的不是。
英的爱人听家里人说英到娘家住了,还把红薯拉倒了娘家,气就不打一处来,看完信就一蹦三尺高,骂声不断,祖宗八辈都给骂上了,骂完还不算,立马写信,英的爱人越想越气,心想我娶个老婆咋不给我一心呢,不怪英是她家人的不是,信上他就叫着英父亲的名字骂,整整写了两张。当英打开信,进入眼帘的全是骂和埋怨,泪泉水般喷涌而出,自己虽不是千金小姐,可也是父母的连心肉,奶奶的眼珠子,嫁到婆家没柴烧,没面吃,自己和娘家从没埋怨过,弟弟给拿面,妹妹给背柴。自己扛着大肚子收队里分给的庄稼,从没人帮忙,可从没掉过泪。可今日的泪流成了小河,自己受到漫骂和屈辱也就算了,父母跟着自己挨骂受连累,觉着真对不起父母。一旁的父亲看英哭的泪人一样,就问原因,知道原因后气的瞪起了双眼:“哭啥勒,洛阳又不远,我带你找他去。”说是这样说,父亲想想不能没那样做,就又安慰英说:“别哭了,吃了中午饭我带你回你婆家说说清楚。”
父女俩到了英的婆家,婆婆笑着说:“他大爷你咋真闲勒?”英的爹也笑着说:“来看看你们是咋给你儿子写的信,叫他在洛阳生气,还写信骂我和孩子,你们不管媳妇,我当爹的叫孩子去住,管吃管喝还要挨骂。”
婆婆摆着手说:“没、没、没人给他写信,这孩子真气人。”婆婆看英的父亲来问罪,就赶紧叫她站在一旁的五儿子去叫二大爷,公爹是个老实人,啥话也不会说,二大爷就住陔墙,是英公爹的亲二哥,二大爷和英的爹打过招呼就坐在一边。听了英父亲的一番话,就知道是英的婆婆在作怪,可又不好明说,婆婆故意指着五儿子问:“老五你写了没?”老五摆着手说:“没没,我可没写。”没一个人承认。英的爹手摸着口袋里的信说:“我给你们念念你儿子写的信。”二大爷赶紧站起来按住了英父亲的手:“别、别、别这样,他大爷你消消气,回头我说他。”英的爹又说:“要不,去把贫农代表找来坐一块说说。”二大爷忙拉住说:“算了,别生气了,我心里有数了,回头我给英出气,大人不记小人过,家丑不可外扬,老弟我知道你为人宽厚,别为这点小事生气。”二大爷就一直劝英的父亲。英的父亲这才作罢:“我的为人你们都知道,咱们年轻时就在一起混过,要不是看你小弟人老实,我会愿意把女儿嫁给你侄子,你弟兄又是我大女儿的婆舅,这还有啥说,可亲戚是亲戚,这事只此一次,我们以后还是亲戚。”婆婆又叫英帮她缝衣服,当天还不叫英走,非要英住下,大家又说了会话。英的爹起身要走:“英既然你娘不叫你走你就再待会,我先走了。”一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第二天二大爷狠狠说了英婆婆一顿:“做人不要太精,谁是傻子,你不管人家,孩子在咱家够受苦的,没烧,没吃,人家还没你小儿子大,你是咋对梅花的?又是咋对英的?英的爹是个好人,十里八乡都知道,人家不爱财,你非叫孩子生气你才高兴。算了不说你了,明知你孩子脾气坏你还供他。”英婆婆的脸红一阵白一阵,能说会道的嘴这时一句话也说不上来,催着叫老五儿给洛阳的儿子写信,叫他给英赔礼道歉,邀英回家过春节。一场风破就这样过去了。
没几天英又收到爱人寄来的信,信上说了很多好话,叫英提前两天回去等他回家过年,为了肚里的宝宝,英啥也不说了。年二十六拿上娘蒸的馍就回到了自己冰冷黑暗的小屋,屋内摆一张床,床边摆着一张老式桌子,桌上放只棕黑色的小皮箱,是爱人专业时带回来的,里边是英的几件单衣。紧挨床是用高粱秆编的陔子,陔子外放一个娘家给编的草篓,里边是英晒干的红薯干,也就是秋粮,紧挨着草篓是一个小架子,上边是英分家时分的一小瓦罐白面,英舍不得吃,吃一点大弟磨面时又给她补上,到春节还是一罐面,墙上挂着从娘家掂回的一斤香油,对着屋门,靠着陔子是英用几块砖垒的凳子,这就是英的全部家当。门口还挖了个小粪坑用来攒粪挣公分的。那年的天很冷,晚上英缩作一团,冰冷的床没一点热气,睡到半夜浑身还是冰凉,英真想小时候奶奶的被窝,奶奶温暖的双腿夹住英冰凉的双脚,紧紧把英搂在怀里,那是何等的幸福。如今自己长大了受这么多罪,来到这个家怎么那么多事,想着想着就掉起了眼泪。白天还要自己做饭,分给自己的两间破灶火现在是三家的厨房,英住的一间房算是五弟的,那还是结婚的新房,如今分了家这房子就不属于英了,只是暂时住着。英和婆婆的厨房是门朝西,英在南边,婆婆在中间,老五家是门朝东,在北边,没有陔子几家人都能互相看到。
年二十九的上午,英和老五家媳妇都在婆婆屋里忙各人的事,婆婆织布,英在做小衣服,弟媳在缠线,公爹在一边抽烟,这时英的爱人回来了,婆婆忙从织布机上下来,英也没说话,弟媳还问了句:“哥你回来了。”“啊。”公爹叼着烟笑了笑。说了会话英的爱人就回了英的小屋,婆婆和弟媳都对着英说:“去吧!”英笑了笑站起来回到自己的小屋,刚一进门,爱人就把门给顶上了,拉住英就往床上按,英也不好挣脱,刚躺到被窝一会,有人敲门,是英的小妹来给英送生孩子用的东西,十岁的小妹一个劲的敲,英要起身,爱人拽住了她,这时听到了婆婆叫小妹的声音:“春香先来这屋吧!”还听到了弟媳的笑声,英又羞又急,几次起身都被爱人按住。当英走出屋时,还看到弟媳坏坏的笑,英什么也没说,把妹妹领到自己的小屋。明天就年三十呢,英啥也没有,这是她在婆家过的第一个春节,她啥也不会弄也没弄过,爱人啥也不买,没办法。爱人只顾忙着给家里人说话分钱,过继给二大爷的大哥领着有羊羔疯病的小儿子过来了,蹲在婆婆的屋门口哭丧着脸表着家里的困难,英的爱人就掏出二十块递给他:“不多,我一个月才四十元,回来时还丢了几十,拿着过年吧!”一旁的五弟也嘟着嘴也说没钱,也给他二十,爹娘就更该给了,还有宝贝妹妹,妹妹和英年龄差不多大,是爹娘的宝贝,生了五个儿,最后老天有眼老两口才得了个女儿,英的婆婆爱呀亲呀,一天到晚看不够,一会擦眼屎,一会又抹鼻涕不停的摆弄,爱好的婆婆想把自己的女儿收拾的漂漂亮亮的,谁知女儿偏不争气,小眼睛,还是个烂眼子,浓鼻沆,整日两大桶黄鼻子滴流着,红红的烂眼圈,眼角还挂着眼屎,婆婆还精心给女儿提了一个她认为好听的名字梅花,这都是英听大嫂说的。常言说女的十八变,英可没看到梅花的烂眼和浓鼻子,梅花不那么漂亮是真,她很喜欢英这个漂亮嫂子,刚结婚时她寸步不离的跟着嫂子,就像英的保票,所以英的爱人不在家时梅花就和英做伴。没人时婆婆对奎生说;“奎生,你的钱真丢了,我都不信。”“你咋不信呢,我还会说谎。”婆婆和爱人算起了账:“你一月四十,除了吃喝你咋也能留二十吧!”“娘你咋算我的账呢?我也是一个家呀!”“是啊!就你有工作,老六都那么大了还没媳妇,他眼又不好媳妇不好找,将来你得出钱帮她。”“帮,我肯定会帮他。”婆婆又伸伸头说:“英还是第一年的新媳妇,今年还有磕头礼,马上就生孩子,到时还有穿锁子钱,就是来的人给小孩钱,她也不咋用钱就别给她了,他爹还是队干部比咱强。”“不给她行吗?”“咋不行,你给他说明不就得了。”“好吧!”年三十那天英扛着大肚子到了娘家,娘给她收拾了满满一篮子,过年的东西都全了,英回到小屋时肚子就开始疼,就歪到了床上,是拿东西累的了,晚饭也没吃,爱人在婆婆那喝了一碗汤,和父母说了会话就回到英的床前和英说:“我带的钱也不多就不给你了,春节你还有磕头礼,生孩子时还有,锁子钱。”英躺在床上一声不吭,脸上没一点反应,爱人说啥她都不理,把嘴抿的严严的不做声。心里憋着委屈,心想我是你老婆,钱你谁都可以给,我不说啥,我这个老婆才是你最亲的人,我怎么就没有呢?你是我爱人吗?一阵心酸泪就流了出来。她的爱人看他不说话还流泪就知道是她生气了,还怀疑说:“是不是拿你娘家的东西你娘家不愿意?”说着心里的火就往外冒掂起篮子就往外跑,把一蓝子东西全撂倒门口的粪坑里。回头又抽出抽斗砸到英的腿上。英嗷的一声哭出了声,他爱人又跑出大门叫骂起来,又骂起了英的娘家人,他大哥听到后忙跑出来拉住了他,要不他要到英的娘家去骂。公公婆婆也出来了,老五也出来了,婆婆也骂起了他:“大过年的,发你的啥牛脾气,快回屋去。”他还是上蹦下跳,骂声不止,英哭的声嘶力竭。一家人好容易才劝住疯了一样的奎生,婆婆和大嫂又劝英:“英,该过年了,你也快当妈的人了,别给奎生一样,他脾气不好,明天你还得去近门家磕头。”“我不去,肚子真大多难看。”“虽说你肚子大,可你是没出今年的新媳妇,听话,别气了,一会叫奎生给你认错。”英止住了泪。大嫂和婆婆走了,奎生就过来了,拉着英就要睡觉,又掏出钱给英:“拿着吧!”“我不要。”“还生气,好了都是我不对,别气了。”他不顾英已到预产期,还是行驶他男人的权利,英强忍着。第二天吃完早饭婆婆就领着英出去到近门家磕头,六十年代的人都穷得很,转了五家见的磕头礼还不到八元钱,最多的是两元,这就是婆婆说的磕头礼。奎生又把扔到粪坑的东西捡出来,把脏的扔掉,干净的小两口又吃了,初一还早早包了饺子给公婆送去。英的预产期都过了咋还不生呢?一家人都很着急,奎生就三天假,带星期天五天。初二新女婿回娘家,英是辈免,开玩笑的人少,奎生就没被摸大黑脸,初三奎生就回洛阳了,临走时奎生又到娘的屋小声交代娘:“娘你替我照顾好英,这五十块钱你拿着办事时用,还有这五十斤全国粮票叫我二哥买成白面叫英吃,这时老五家媳妇也在一旁。英又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正月的天还是特别冷,英每晚不吃饭就早早钻进被窝。
过罢初五就下起小雪,慢慢的越下越大,初八那天下午英肚子有点疼,还一个劲的往厕所跑,天一黑英就把尿罐掂到屋,姑嫂俩早早就睡了,英疼得在床上来回翻身:“嫂你咋了?”“我、我肚子疼。”“是不是该生了,我叫咱娘吧。”“不知道。”梅花高声叫了起来:“娘、娘我嫂子肚子疼。”婆婆一翻身起来:“该生了,老六快起来去叫接生婆。”梅花起来到娘那屋去了。婆婆趁英解手时把褥子和席都掀掉了,铺上了草,农村生孩子都这样。接生婆掀开被子摸摸说:“骨盆还没开。”婆婆急的:“这可咋办,有种迷信的说法,把箱子打开就生的快了,婆婆把小箱子抽斗都打开了,英一阵阵疼得厉害,接生婆给英说:“来阵时你就用劲,象解手一样。”英照做了,还是不行,折腾了一夜,英都有点害怕了,她听人说生孩子会死人的,她的心里好害怕,‘我会死吗?’她在心里问自己。一个白天又过去了还没生,英受不了了,她也没劲了,大家干着急没办法,公爹在那屋吸着烟叹息,接生婆头上也出汗了,英觉着自己就快要死了,他很想到医院去,可家人不说自己也没法说,就挺着吧!接生婆说:“给她弄点吃的吧,吃了东西才有劲。”自顾忙也不知叫英吃饭了,婆婆去打了三个合波蛋,趁不疼时英很快就吃完了。那时也没表也不知到夜里几点,觉着有半夜,英终于生了,正如她爱人说的就是个女孩,也没称不知几斤,看着很小,婆婆用公爹的破布衫把孩子包好放到英的身边。英扭头看看小家伙正在吸手呢,刚一出世就知道吃。
生完孩子第二天,英的娘就送来啦鸡蛋,农村有个规矩生头胎都吃酒席,女孩是在第九天上吃面条,男孩好像是六天。九天后,天晴的很好英娘家的亲戚和婶子大娘都来了,拿了不少粮食和鸡蛋,那一带行鸡蛋篮下放小米或小麦上边是鸡蛋,还抬的有食盒,粮食都放到婆婆屋了。本村的近门也送鸡蛋,英的奶奶也来了,英见了九块钱的锁子钱,偷偷的给奶奶了三块。婆婆自顾忙也忘了给英做饭,英还是脸皮薄也不好意思说,还是九婶说英饿了。婆婆趁机还把英的一小罐白面和一瓶香油都拿走了。一月早晚婆婆都是烧稀小米汤,大家一块吃,中午是稀面片,从没见过一点油,一根菜。英没吃饱过也不敢说,早上第一碗是两个鸡蛋,碗小泡个薄饼就没汤了,第二碗再泡一个饼吃不饱英也不敢说。有一次碗里还有一大块红薯干,英把它挑扔了,心里那个气就别说了。一天老五家桂花到英屋说话,她俩是一个村的姑娘,老五家还大英几岁,所以她俩互相叫名字,桂花说:“你不知道,俺哥走时还给咱娘撇五十块钱和五十斤全国粮票,这不你那位又偷寄到二哥哪五十元钱怕你知道,你看成天叫你吃的啥,稀米汤稀面片,明明用的是小碗,可那老婆到街上用手比划着说你一顿吃两大碗。”说着桂花两手比了个大圆。她不知是有意还是替英抱不平。英摆摆手说:“别说了,我都知道了。”应强忍着没骂出来,英一直就不高兴听了这些话更是郁闷,奶水就更少了,女儿吃不饱一个劲的哭。英有苦没出诉,几天奶上就起个答个疙瘩,都是气憋的,红肿,孩子也不敢吃奶,疼得受不了,村里卫生员来打消炎针也不消肿。孩子一吃奶英就疼的掉泪,奶也气回了还得给女儿嚼干馍吃。婆婆怕成大祸,就叫老六儿子用架子车拉上她和英到公社卫生院去看,天寒地冻,英还在坐月子,用棉被盖上。卫生院的医生还想老六是英的爱人呢:“这是。。。。。?”婆婆马上说:“是他嫂子。”大夫又给婆婆说:“照顾好她,月子里担不里病,这可是气上所生啊!”:“没人惹她生气啊!”英委屈的泪就在眼里打转,路远天又冷,拿了药和针回家叫村里的卫生员打。
每天婆婆去拿鸡蛋都会说:“现在鸡蛋可贵了。”有时会说:“我们生孩子时就没吃几个鸡蛋。”英听了不语,可心里不舒服,说的便说多了英就说:“那你拿去卖啦吧!”这一说不当紧,婆婆一个也不给她吃了。早上就拿到集上卖了,回来后在那屋说:“没钱称盐。”英知道卖鸡蛋的钱她不想给,英就说:“你放那买盐吧!”鸡蛋没卖完,剩的是准备给桂花送,桂花怀孕比英晚一个多月。英听到婆婆在那屋哼哼说肚子疼,还说公爹这几天身体不好,英就说:“娘,你叫鸡蛋拿去叫爹吃吧!”婆婆一骨碌从床上爬起,端了个白大碗,满满的拾了一碗。英满月那天阳光高照,解放了,英急忙拾了几个鸡蛋跑到自己的小灶火,点上火煮起了鸡蛋,吃了不到二十天的鸡蛋婆婆就不让吃了,一月都没吃饱过,今天可解解馋,一口气吃了四个鸡蛋还不过瘾。
刚生了女儿还没满月,她男人就就来信叫她去,因按表查哪个月是该男孩。英可不知道啊,她还想着奎生想她们呢,后来奎生说了英才知道。英的妈说日子太浅,再等几天,英的弟弟就把英接去住,英在娘家住了一星期左右,老六弟就把她送上可开往洛阳的火车。住了一个月英就回家了,这次没怀上。收麦时孩子四个月了,他又回来了,说这月是男孩,来回三天就走了。这次还真怀孕上了。
收完麦后,英的女儿有了病,眼屎把眼都糊满了,还发烧,本来奶就不够吃,加上英又怀孕,那时也不知给孩子喂水,孩子整日哭闹。英准备去城里给孩子看病,去拿钱时,咋找也找不到,把小箱子搬出来也找不到,英就顺口骂了一句,她婆婆马上不让骂,说好象是她儿子拿了。英气不打一处来:“不给我钱,还偷我的钱。”但她无计可使,正在这时,西边邻居来串门,论辈英该叫她奶奶,英给她说了一遍,奶奶说:“你不会去找他。”一句话提醒梦中人,正好十一点有趟北去的列车,英赶紧抱起孩子给婆婆说去看病。顶着烈日,抱着五个月的孩子步行六里地到了车站,站台上站满了人,英身无分文,也没买票挤在人群里,车一站稳,大家争先恐后的往车上拥,站小,站的时间短,很多人都没上去,英上去了。她抱着孩子站在通道里,坐着的人一般是长途,也是有钱人,人家看英可怜,就把水壶递给英,叫她喂孩子,可英巨绝了,她怕孩子弄脏了人家的水壶,有个人给冰羔,有人说孩子太小不敢吃。娘俩站了六个小时,嘀水未沾,更别说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