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坚讲述“俞坚”的故事(中)
我在百度上随便点了一下,还真冒出了许多与自己同名同姓的“俞坚”呢!在我们浙江就有不少“俞坚”,就连在我们上虞也有几个“俞坚”。搞笑的是去年《曹娥江论坛》在芳华大酒店举行年会活动时,我还与一个市摄影家协会的“俞坚”坐在同一张圆台面上碰酒呢!
叫“俞坚”的人从网上反映的信息来看,年令有大的,也有小的,更有年轻的。而且“三百六十五行”的职业都有,有厅局官员、也有公务员,有总经理、也有业务员,有教授、也有工程师、更有技术员,有银行职员、也有律师,有老师、也有学生,有工人,也有农民、还有打工者。
今天我们经常能看到的在新闻媒体上频频出现的“俞坚”,比较著名的人物有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导,美国ATEC,Inc.研究科学家,北京沃德韦尔集团技术总监,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日本机械学会、美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俞坚”(北京人)。有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建筑方式设计机构主持建筑师、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建筑与文化》杂志副主编“俞坚”(嵊州人)。有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俞坚”(萧山人)。有安徽黄山军分区政委“俞坚”。有常州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俞坚”。有浙江泛华设计院副院长,总建筑师“俞坚”。有省级技能比武第一名,被授予浙江省“技术能手”称号的浙江大昌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金华金京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从事汽车维修工作的技师“俞坚”。有浙江科技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系教师,副教授“俞坚”。有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物资运送作出贡献的成都铁路局调度所调度员“俞坚”。
其中还有一个“俞坚”在网上的介绍非常别致:“他,复旦经济系的82届毕业生,曾为上海社科院经济所研究人员,曾是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美国有过一段相当丰富的学习生活经历,曾任美国道琼斯公司中国经济顾问,长期担任道琼斯财经节目上海电视台《世界财经纵横》节目的主编和制片人。而现在,他摇身一变,成为每一文化传播公司的董事长兼CEO,同时却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自由撰稿人。然而,记者对他最为感兴趣的,倒不是他传的个人经历,而是他令自己身价翻倍的炒房经。他就是俞坚。”
当然名气小一点的“俞坚”也不少。有中国中铁股份公司纪委执监室主任“俞坚”。有新疆和静备战矿业有限公司集团公司副总裁“俞坚”。有上海证券报记者“俞坚”。有江苏联盛律师事务所无锡分所律师“俞坚”。有绍兴无线电管理处的“俞坚”。有宁波正源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的注册造价工程师“俞坚”。
至于成为了企业家的“俞坚”更多。象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IT总监的“俞坚”。南京苏迪科技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俞坚”。浙江富阳市春江造纸工业园区华共村的浙江众意纸业有限公司销售科经理“俞坚”。成都温江区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科林路西段260号四川嘉禾纸业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的“俞坚”。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保安社区宏丰产业园深圳市恒宝丰实业有限公司的经理“俞坚”。江苏南京秦淮区永福路16号南京科柔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俞坚”。上海凯旋路2588号兴力达装饰城1002室的上海颉圣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老总“俞坚”。在浙江新昌县凤山新村17幢321号开公司做领带生意的老总“俞坚”。乌鲁木齐大米经销商户“俞坚”。浙江上虞信诚环保通风设备有限公司网络部主管“俞坚”。
还有救死护伤做医生的“俞坚”,古代的医生我只查到了一个“俞坚”,网上是这样介绍的:“俞坚清代医家。字心一。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少学医于隐士金汝铉,得其传,能起危疾。鉴于药性多偏,稍不慎则伤人,遂著《医学慎术》,已佚。子镒,传其业。”。现在的医生有象安徽省黄山区焦村卫生院检验师的“俞坚”。有福州福清市高山镇安泰路6号俞坚中医骨伤科诊的“俞坚”。
年轻一代的“俞坚”真不少,有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岩土与城市地下工程专业的土木/土建工程师叫“俞坚”。有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在校大学生叫“俞坚”。有在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海宁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业余就读的大学生叫“俞坚”。还有在深圳市翠园中学初二(5)班在校读书的初中生叫“俞坚”。有浙江华维外国语学校初二学生叫“俞坚”。有绍兴市齐贤镇中也有个学生叫“俞坚”。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俞坚”,只是无法在网上一一被我搜索出来,如果我能进入警方的局域网查找一下户藉资料,我相信与自己同名同姓的“俞坚”天底下不知会有多少呢?我在网上细细浏览了一下,发现这同名同姓的“俞坚”所发生的故事、新闻、“大头天话”还真的不少?
同名同姓人中如果成了名人可能会是一件好事,也许可以让自己沾点名人的光。但同名同姓的“俞坚”惹的祸的,同名同姓的“俞坚”引发的误会,特别是有了同名同姓的罪犯,搞不好会惹出一点麻烦或弄出个臭名来。这样的事过去也常听人说起过。
报纸上曾经刊登过一则报道,说的是上海百安居闸北店商品部的店长俞坚,2006年8月至9月,他将大批市场上热销的沪产“熊猫”电线,以亏本的低价卖给了一家线缆公司,并从对方手中得到了17万元的回扣。2007年7月,当百安居在内部调查中发现问题后,俞坚虽然主动自首了。但上海闸北检察院第一次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他进行了公诉。结果俞坚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没收财产1万元。
这个案件岂不给我俞坚脸上抹黑吗?
这次我总算晓知了全国竟有这么多的同名同姓俞坚,让我不再奇怪被同名同姓,反正这姓名都是父母给的,我本人是身不由己没有选择的权利。名字只是一个人的代号而已,而父母给自己的儿女取名总有一定的意义,往往包含着父母、长辈的祝福和希冀,名字是天下父母满怀热望的刻痕。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字中,父母所能找到的一两个最美丽、最醇厚的字眼作为“名”,和“姓”氏一起组合成自己孩子的姓名,都是一篇简短、质朴的祈祷!我想如果有人能默念我的姓名,也是一种幸福!我们应该爱自己的名字,也应该爱别人的名字。
中国人的名字,自古以来就有同名同姓。
相传明代文学家李梦阳有次主持江西的乡试。有个考生与他同姓同名,这位主考大人很不高兴,就把这位考生叫来责问。考生回答说,名字受之于父母,虽然犯讳,但也不敢擅自更改。李梦阳就说,我出一上联,你能对出下联,我就不追究。上联是“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侮辱之意十分明显。这位聪明的考生立即对出下联“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李梦阳哑口无言。这幅对联妙在上下联都嵌入了两个历史上同名的人名。上联暗含讽刺之意,你虽然和我同名,但你比我差远了;下联则含有辩解之意,我和你同名,但也没什么忌讳的,显得不卑不亢。上下联珠联璧合,妙手天成,堪称绝对。
我以为做人不必在乎自己的姓名,假如有了同名同姓的人,大多也是擦身而过的陌生人,我不是别人,我还是我。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做好人,自己要生活好。珍爱姓名,热爱生活,挚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