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医圣张仲景 (长篇小说九)
第九章接圣旨张仲景出任湖南长沙太守,善理政坐堂行医治病收徒讲课细。
张仲景在屋里见到自己的孙儿急急忙忙地跑来说:
“爷爷,不好了军爷不知何时来找你呢。”孙儿的话音刚落,张仲景就听到门外有人在大声高喊道:
“圣旨驾到!有请张仲景,张大人接旨!”张仲景急忙带领家人,从屋里跑了出来来迎接皇上的圣旨。那在外等候张仲景前来接圣旨的官吏,见到张仲景出来刚要开口问,张仲景急忙跪在地上朝着手拿圣旨的官员好道:
“下人,张仲景前来迎接皇上的圣旨了!”接着“轰隆”一声报喜铳响,张仲景家的院子里顿时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乡亲们。
那官吏打开圣旨,对着张仲景高喊道:
“皇上有旨,慈念南阳府孝廉张仲景才德高尚,深受乡党乡民的拥戴。特此,钦命张仲景孝廉为湖南长沙府太守,即日起赴任。钦此。请张仲景大人接旨。”说着那个官员急忙把圣旨递给了跪在地上接圣旨的张仲景。把圣旨交给张仲景后,两手对着张仲景一拱,对张仲景说道:
“恭喜张大人,贺喜张大人荣升长沙府太守啦!”张仲景急忙收起圣旨,把那位官吏和军爷接进屋里,用可口的点心招待了官吏和军爷,封了三封黄金碎银打发官员和军爷走了。张仲景的家里顿时挤满了前来贺喜的乡亲们。
张仲景和妻子儿女急忙准备启程的准备,荆州牧刘表差人前来向张仲景道喜。等到家人把上路前的准备工作安排妥当后,才依依不舍地和乡亲们握手道别。乡亲们听说张仲景要走了,都前来送行。张仲景一概不收乡亲们的礼物,还把自己家里的粮食家居用品分发给了村里最为困难的家庭。
张仲景特意路过荆州向荆州牧刘表表示感谢和聆听刘表对长沙府管理的旨意,自然张仲景的这次任命和刘表的一再推举有关。张仲景一家男女老少,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湖南长沙府上任职。前一阵子(公元198年)湖南长沙的太守张羡想独自为王,率领零陵、桂阳等地的下属郡县背叛刘表,和刘表在此展开了两年多的战争。长沙等地由于两年的军阀战争,田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饿饽遍野,白骨弃于路旁,无人问津。生活艰难,苦不堪言。通过与张羡的两年多战争,刘表收复了长沙府。刘表深知张仲景的为人、才能和医术,也了解经历战争、瘟疫后的湖南长沙黎民百姓,更加需要既懂管理又有高超的医术和仁爱之心的人才,来治理长沙府。让这样的人才来治理湖南长沙府,更为受黎民百姓的欢迎和拥戴。刘表推举委任张仲景出任长沙府太守,就是希望张仲景的爱心和医术来抚慰饱经沧桑苦难的当地的百姓的心灵。争取早日恢复生产,提高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也是刘表对张仲景给予的殷切期望。
张仲景到任后始终没忘记刘表的托付,不顾自己当时已是五十岁的年龄,日夜听取下层百姓的意见。积极推行仁政,轻徭薄赋,开仓济贫,拿出钱粮,安慰百姓,鼓励农耕,恢复生产,奖励居民农户的人口生产。一边精心管理州府,一边为下层人民解除疾病的痛苦。在短短的两年期间他把由于战争带来的废墟的长沙,治理的仅仅有条,生产蒸蒸日上,黎民百姓安居乐业,他的行为深受黎民百姓的爱戴。当地的老百姓亲昵的戏称他为“张长沙”。
张仲景在长沙还是不忘自己的老本行,深入百姓家里在给人治病的同时,对下层百姓访贫问苦嘘寒问暖,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官吏高高在上的习俗。张仲景还想到了每个月逢初一和十五人们赶集的时候,张仲景的府衙大堂之上洞门大开。这不是为了“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似的升堂判案议事,而是开始一天的坐堂行医。
这天正值农历三月十五,长沙市里热闹非凡,正是四乡八里赶集赶墟的日子。大街小巷里挑担买操手(馄炖)的、卖碗锅盆瓢勺瓷器的、有卖狗皮膏药的、有敲锣耍猴的、有卖蛇药的,有卖五颜绿色花花绿绿孩子玩的纸风车的、有卖喔喔叫的泥公鸡的,;有卖锄头镰刀等农具的;还有卖牛马毛驴山羊的。大人孩子,男女老少,挤挤嚷嚷。还有在卖唱湖南花鼓戏的年轻水灵的大姑娘。大街小巷里贴着布告,那布告上说:
“本长沙府衙门公告:凡是黎民百姓不管有钱无钱,病重病轻,本地外乡人都可以来长沙府内大堂看病,分文不取。坐堂郎中由本衙门府内太守官长张仲景、张长沙担当。今后每逢月中初一、十五两日,开衙门由张长沙太守坐堂免费为乡亲们看病,务请各位乡里乡亲互相告知。特此布告。”
各个大街小巷里的布告栏下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人们议论着这件事情的真假情况。有好些穷苦的人说,这是是真的哩,我家的邻居就是他——张长沙,张太守给看好的呢。人们你一句她一言,啧啧地称赞起张仲景来。看完布告后,人们便好奇涌向张仲景的长沙府内看个究竟。高高在上的封建官吏在府上大堂之上免费为黎民百姓看病,那是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没见到过的新鲜事。于是张仲景在长沙府内开堂诊治病人的第一天,来自四乡八里的看热闹的人竟然比看病的人多。开始有人还都有点将信将疑,直到张仲景安坐在大堂之上,开始为几名大胆的家里穷的叮当作响病家和来自外地乞讨要饭的病人,开始嘘寒问暖地诊病时,那些人才恍然大悟这是真实的事情哩。饿肚子乞讨要饭的病人就过诊开好药后,马上就会去后堂吃饭等着喝药。实在穷得病家张仲景还会送上些钱粮。在诊治病人时张仲景就会仔细的询问病家的家庭情况,记录在案。以后想法给予帮助解决困难。这样事情一传百百传千地转了开去。从今后张仲景的长沙府衙门内每逢初一、十五,都挤满了来自各地的病人,张仲景那时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这座堂就诊就是张仲景发明的。后来黎民百姓和医家们为了纪念张仲景坐堂为黎民百姓看病,把在药店里给病人看病的医生郎中统统称为“坐堂”。有的药店干脆起名为“什么堂,什么堂药店。”(如,北京有名的同仁堂国药店。)出处就是从张仲景坐堂而来。
一天正好是八月十五中秋节,张仲景照例坐在大堂里为病人诊治看病。忽然人们抬来了一位流落街头乞讨要饭的生病昏死过去的年青人,原来那个年青人原来家里有钱也读过书,人也聪明机灵。因在外做生意时被人用媒子美人计骗取了钱财,钱财骗完被人家赶出了家里,身无分文,正准备一回家,要家里寄钱来,哪知家里遭遇一场瘟疫父母兄长等都被瘟疫夺取了生命,焦急加上贫困忧虑得病,病倒在路边被好心的过路人搭救,抬来张仲景的大堂里治病。张仲景给病人诊治苏醒后,急忙令人给那小伙子喝稀饭,喝药留在府内治病。已经成孤儿的小伙子决心恳求张仲景留下他,跟着学医今后作为张仲景的助手,帮助穷苦的人家治病。张仲景二话没说同意留下那个年轻人。
后来又有两个后生青年,一个叫杜度和卫泛。看到张仲景和儿子为诊治病人和府内的大小事务,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取得父母同意后,恳求希望张仲景收留他们为徒弟,张仲景看着这两个读过书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机灵青年,自己确实太忙,病人又多,多一份人手,可以多诊治一个病人,这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满口答应了下来。张仲景开始利用晚间空余时间,为三位徒弟开始开设课程。
第一天张仲景就拿出了一张图来挂在墙上,你看墙上挂着的这张图的形状和数字排列是这样的:
492
357
816
张仲景指着这张图问学生问道:“你们都是读书人,知道这张图吗?”聪明的卫泛急忙回答老师说:
“老师,我没说错的话,这张图是当年大约公元前2050年,大禹治水的年代里,人们在洛水的一只千年大乌龟背上发现的,这张图因此就叫‘洛水图’”。
张仲景笑着对学生说,“卫泛回答得很对。你们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张仲景急忙又问道。学生们仔细地看了一下后都想抢着回答,杜度反应快急忙回答说:
“老师我知道,你看我说得对不对。”杜度摇头晃脑地高声朗诵道:
“头戴九,而脚履一;左三右是七;二四为肩膀,八六为两足;五盘踞正中间。四周的奇数即1、3、7、9相加乘以中间的5等于100。上边4、9、2相加等于15;中间3、5、7相加也等于15;下面的8、1、6相加也等于15;两边的交叉斜线三数字相加也等于15这个数字。数字的排列很有规律,从任何地方三个数字相加,和都是相等。老师我说的对吗?”
“很好!”张仲景又笑着说:
“这是一个神奇的幻方,因为都是由三组数字组成的,有纵横交错的变化,因此又被人们称为‘三阶纵横图’。你们呀可别小看这个图呢,他说明了中医的人体阴阳平衡的医学平衡数字模型图呢!人体在不生病时应该像这张图标称的数字那样阴阳平衡呢。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阴阳配合和谐为正常人体。如果打破这张图的数字排列次序,就会产生失衡,也就是人体的阴阳失去平衡,那就会致病。或是为过,或是不足。只能产生这样两个结果。也就是三个数字相加大于或者小于15这个和数。在中医学病理学上就会产生虚和实的症状。”张仲景喝了口茶水接着说:
“《内经》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治病,也可以根据这张《洛水图》来采取,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左病右取,右病左取,通过虚补,实而泻之的手法,使得身体上下左右斜的交叉方向都重新回到原来的阴阳平衡位子上来,使得人身体达到新的平衡上来,身体也就被治愈康复了。数字的和又回到了15这个数字上来了。这说明人的阴阳气血在数值上是相等平衡的。周围的奇数阳气相加乘以中间5这个数达到100满员数的平衡。那么为什么要用奇数阳来相加相乘呢?我们的文化和医理认为阳代表着人的生发之气,固为表之气为阳,所以要用奇数来表达才能科学的反应人的身体的生理机制。这个外围奇数阳数字相加后河中间的脾土阳奇数的乘积正巧是100这个满员数你们看这张反应中医人体平衡理论的《洛水河图》奇妙不巧妙呀?!还有呢神奇的地方呢!”张仲景接着说道:
“以后读《内经》时讲男女之间的身体生理生长发育,盛衰的变化规律时会把刚才讲的15这个数一拆为二,也就是7和8这两个数。7这个数字,在此代表女子的生理生长盛衰周期规律;8这个数字表示男子的生理生长的盛衰周期规律。而这两个一个奇数阳数7和一个偶数阴数8相反地用在女子和男子的生理生长规律周期上来,是否古人阴阳颠倒用错了方向?答案是非也!我们的中医理论讲究的是阴阳的平衡不以为过,过之为病态。如果本来是阴的再用阴数,变成阴上加阴,或者阳上加阳。这就违背了中医的平衡理论,就像上面说为过了的产生病态了,这是其一;另外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内阴中有阴,阴中有阳。这样相反用数正好体现了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不以为过的平衡制约的理论体系。你们看这张图奇妙不奇妙。”张仲景的徒弟们听着张仲景对《洛水河图》的数字和人体医理之间的数字关系的解释,听得很是精彩入神听得津津有味。张仲景缓了可口气,有喝了口茶说道:
“下面有哪一位愿意来读一下《黄帝内经》中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中的这段,有关男女生理盛衰周期的论述来!”那位原来的要饭昏倒的青年小伙子急忙站起来说:
“老师能否让我来念!”
“好吧!你来念吧。”青年人接过老师递来的书摇头晃脑的念了起来: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月经),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已下。故而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葵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壮满。五八,肾气衰,发堕齿稿。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葵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主者水,受五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衰藏,乃能泻。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葵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那个年轻学生朗读到这里张仲景急忙说:
“就朗读到这里吧,《黄帝内经》的这段文字的论述,主要是解释了,女子以七岁为一个一个生理周期。男子以八岁为一个生理周期,7加上8这两个数值正好和是15.,和《洛水河图》的三数相加之值相等。当然这个《洛水河图》的数字魔方图的涵义还有很多,以后再慢慢谈论讲解。”
正在这时时间到了半夜时分,张仲景根据子午流注的时辰关系说:
“现在根据滴漏计时来看已经到了亥时(北京时间晚上21—23时。),三焦经当令的时间了,按照养生之理应该到了安睡了,今天咱们就课先上到这里。”三个学生这才意犹未尽的洗脸洗脚准备睡觉去了……要知道后事如何请下回分解。
发稿於2012年1月6日星期五,上海西郊龙柏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