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打倒”黄金周

“打倒”黄金周

2013-10-11 23:09 作者:千山隐者 阅读量:26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又是一年“五·一”黄金周。几位同事相约去延安接受红色洗礼。一切准备就绪,出发北上。去时欣喜若狂,不亚于当年到延安寻求救国真理的热血青年。回时个个蔫头耷脑,若霜打黄瓜,深感黄金周之残酷。自中国有了黄金周,就有亲朋好友告诉我,黄金周是宰人周,十分残酷。我心想是不是太夸张了,有了这次延安游的切肤之痛,我完全相信并同意友人们的看法。

旅途劳顿,对身体的残酷自不必说。为了到达目的地,马不停蹄的赶路,一日三餐,不能按时,睡觉时间已到,人却颠簸在车上,东倒西歪。到达目的地,酣睡时间又过,反倒不瞌睡了。这时你才感到“好出门不如赖在家”的理论,原来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接下来便是景点门票的贵,那种从你兜里掏票子的残酷,真是宰你没商量。到了黄帝陵,一看黄帝陵景点工作人员卖先人的那股张劲,人心里就不是滋味。按说黄帝陵是世界华人的祭祖之地,应该是共享的历史和自然资源,有什么理由把我们这些黄帝子孙拜祖的崇敬心情还要搭上一张91元的门票送给黄陵人呢?况且近几年修建黄帝陵的大多数资金是国人和散居世界各地的华人捐资,每年上亿的捐款投资,说不定就有每一个来黄帝陵的游客一份。当然景点有景点的说辞,什么管理呀、卫生呀、修缮呀等等,收一点可以,但太贵了,我们这些消费者就只好捂紧口袋,思先祖望陵园不敢去拜,只好上路找便宜景点了。其实天下乌鸦一般黑,车沿富县过宜川到壶口已是下午5时,车刚上加油站加油,一伙看似热情的客托以每张40元门票的价格把我们卖给了壶口瀑布的山西景区,可18人只给10张门票。要不是看到夕阳下黄河壶口瀑布的壮美景观,一肚子的气还不知去哪里发泄。黄河是中国人的母亲河,凭什么让宜川和河东的山西儿子把母亲卖给外地的儿子看呢?

再下来就是吃饭的残酷,游完壶口,靠天津麻花支撑了一天的肚子早已抗议,大家个个面瘾大发,西府面客的劣根性凸现无遗,急不可待的到壶口陕西这边的山门前找到一家饭馆,每人要了一碗手工擀面,老板看我们既不吃菜又不喝酒,极不高兴地为我们做着他们所谓的西红柿鸡蛋面。端上桌来一看,人就上气,盐甜醋淡没辣子,且量少得只有两筷头,更找不见西红柿和鸡蛋。我和妻作为岐山面的故乡人,面不但吃的讲究,做的更讲究,可这时只好面面相觑,互使眼色,出门在外,将就吧!强咽下这实在不想吃但又不能不吃的“白”面。同事宗让去结帐,说每碗4元,我差点昏过去,凭什么这么宰人。可这时又一拨游客占满了餐馆的座位。我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解脱自己,别人能行咱为啥不行,“结帐走人”。咱想一辈子可能就来壶口一次,人家也想咱不会天天上她这吃面,饭店老板就要这种效果。

再再下来找住处更让人感到残酷,到延安已是晚上11点左右,联系市内已没有能接待我们这个团的房子,只好住在三十里铺的一家小宾馆,每房120元不打折,讨价还价得到了一顿免费早餐,心里稍感平衡。第二天用过早餐,急急赶到延安,看完几个景点,找不到合适的吃饭地方,大家一商量,把吃饭定在甘泉县招待所。下午2点左右,在甘泉才算吃了这次旅途中的一顿正餐。又是急急赶路。直到晚上9点,车出西安未央收费站,我们从北环到东环再到南环,找了两个小时的宾馆,家家挂着“客满”牌子,连一个个小巷中的旅社都不能接纳我们。作为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我决定直奔长安区,可到那一看,宾馆同样客满。全车男士分三路到背街小巷找,终于在一条还未撤摊的夜市街巷有一家能容纳我们18人的旅店,好在价格还便宜,每床10元。将就吧,又是晚上12点了,大家分头在夜市凑合填了填肚子,平息了胃的反抗,疲乏的人们相见无语,各自睡觉去了。

再再再下来就是沿途过路费贵的吓人,一趟延安,往返1000多公里,仅过路费高达500多元,怪不得车主小甄一再动员我回来时走省道,不上高速。据说过路费已分割去她这趟包车三分之一的利润是她始料不及的。收费猛于虎,谁不怕。

经过这次红色旅游,身体、票子、精神的残酷体验,我产生了一个大胆想法,“全中国旅游者联合起来,打倒黄金周”。有人会反饥:“你胡说,我想旅游怎么办”,建议尽快依法出台带薪度假制度。人家外国人没有黄金周,旅游反倒很轻松,我们有什么理由把自己搞得这么残酷呢?当这篇小文完稿之时,听到中央新闻联播报道:今年“五·一”黄金周全国接待游客1.3亿人,旅游收入500亿元时,更加坚定了我“打倒黄金周”的信心。如果真有一天黄金周被打倒,我想那些本属国家资源,由地方出卖的景点老板会联合起来“打倒王恭”。(当本书再版时,国家已正式取消五一黄金周)

相关文章关键词

《“打倒”黄金周》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