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浮动月黄昏
暗香浮动月黄昏---我一直觉得,这句精妙的诗句应该赋予桂子才对。百花馨香的很多,却不是每一种都如此含蓄内敛,香得轻悄,毫不张扬。和牡丹玫瑰的万众俯仰,和芙蓉水仙的清崛,和菊傲岸不羁,以及和梅的寂寞自赏,桂花自有一番别样情怀。
盈亏之际,她悄悄来,微黄点点,缀接在油绿枝叶上,点缀了一秋的情怀。素口不言语,闻香已忘形。于无声处浸润泽,点点皆是温婉泪。桂子初识秋风,飘摇百里,当年柳三变一阕妙词“望海潮”大书杭州之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可见桂子地位是排于荷花之上的,呵呵,我就要望文生义。这首气概不凡的婉约词,使得狼烟四起。“金主亮闻之,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据《鹤林玉露》宋代罗大经撰。)既然美景浑然天成,泱泱瑰丽,尽得风流,揽尽风月,桂子荷芰,飘香万里----如此繁华胜景,怎生不叫人顿生贪恋?金主完颜亮深深吸一口塞北边风,恍若江南桂子飘香莅临,还不挥师北下,更当何时?!呵呵,一首词作为一国之君的战争由头,因为柳永,因为他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桂子静默吐纳,经年灵气。簇簇环绕,相拥而眠,微微素影,烁烁佳韵,婉丽轻扬,含蓄情思。
爱极回家必经的小道,旁边花圃就有几株丹桂。每到中秋时节,踩在小道石板上,每一步都是馥郁跟随。我从不效尤有些人,把桂子剥离青枝,包在手绢里,拿回去做这样那样的,放在枕头一边,期待做梦都会是香甜的吧。质本洁来还洁去,就让她们盛放在那里,枯萎也在那里,枯萎的桂子也是余香渺渺的。
小时候说起吃就眼神放光,那时有种桂花糕的,很吸引人,价钱也贵,两分五分的存了好久,终于买来一封,大口朵颐,有如猪八戒吃人参果似的狼狈,那时的糕里是否真有桂花,我很怀疑。如今岁数到了中年,对吃喝不感兴趣,只对枝头桂子萦绕了心神。为什么总要把花儿和食物联想在一起呢?物质匮乏的时光毕竟已经过去,现在也清心寡欲了。
桂子不好入画,画出来要吗黄乎乎一团,要吗就是一簇簇明艳,都不能准确的表达意趣,那就不要徒劳了吧。就在八月之际,中秋的轮月映在小园,月桂喁喁,私语浸芳,这种暗香,真真在浮动,笔墨难以形容。林逋怎么就把这句曼妙诗句给了梅呢?难道他没有领略过桂子此番情韵吗?不客气,拿来给桂子吧----暗香浮动月黄昏!还有这句---“搓得鹅儿黄欲就”,这是诗人赵令畴的清平乐里的一句,不喜欢这首词里的悲凉伤楚到了极致,“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却对这句嫩柳的描摹情有独钟。“搓得鹅儿黄欲就”-----多好的意象呀,明媚,欢欣,有春光的感觉,这句是整首词的亮点,还是“春风依旧”!也不客气了,借来用在桂花这里,也很合拍呢。桂子浑身也是“搓得鹅儿黄欲就”,真是一团小鹅儿藏在绿叶里笑,引领人向春光走去。
跟着氤氲的香一路去吧,幽幽,暖暖,这简直不是秋天,倒像回到了春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