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谊永不消失
我时常这样想,在人生的一切幸福之中,以获得知己的朋友、真正的友情为最可珍贵的了。?
“创造财富”论坛的资料显示,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个发言人在演说过程中向听众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请大家拿出一页纸,然后在纸上写下和你相处时间最多的6个人,也可以说是与你关系最亲密的6个朋友,记下他们每个人的月收入。然后,算出这6个人月收入的总和,最后算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这个平均值便能反映出你个人月收入的多少。”
我反复体会这个游戏的本质意义,最后得出结论,那就是交际的力量,即结交朋友的重要性。中国有句老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美国也有句谚语,“和傻瓜生活,整天吃吃喝喝;和智者生活,时时勤于思考。”这两句话所讲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告诉我们择友的重要性。朋友的影响力非常大,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讲起朋友这个话题,我就会记起孩童时代的游戏,几个小朋友围成圈子找朋友:“找呀找,找呀找,找到一个好朋友”。在我的记忆中,黑子、明明、兰兰、花花都是好朋友。我们同住在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边。几个小朋友,好的就像一个家庭里的兄弟姐妹一样亲。白天,我们在一起上学、拾草、挖菜;晚上,凑在一起捉迷藏、逮蛐蛐、抓知了。互相之间那种亲昵劲儿和深深的友情,用三五句话是无法表述的。?
长大了,因为工作需要我远行了,可那对几个小朋友的永不消逝的思念,总是缠绕在我的心头。黑子的肯于助人,明明的勇敢机灵,兰兰的温柔俊俏,花花的爱说爱笑,时常在我的梦中出现。每逢佳节回乡探亲,我们几个总是聚在一起“会会”,把那各自心中的秘密互相通报一番,把那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倾盘倒出互相享用。假期一到,要分别了,他们再忙,也要送我一程。我们之间的友情为何长存不衰呢?这是因为我们从小就生活在一起,交往十分频繁,彼此之间十分了解的缘故。正如社会心理学原理所揭示的那样:“相互临近的人最容易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说起友情,我会自然想起和我的第一任科长王东的交往来。不知为什么,我和他一见面,就喜欢他的相貌,爱听他的声音,他的每一个动作都会让我顿起模仿之心。我最喜欢的是他的为人特别诚实。他常对我说:“诚实是人的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内心的安全感和自尊感。出家在外,以诚待人,别人也会以诚相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巧伪不如拙诚”。对于他的这些富有哲理而又闪闪发光的话语,我都认认真真地记在日记本里,一直到现在,我都把其作为处世为人的准则来约束自己。王科长很会关心人,只要我身上稍有不适的感觉,他都会及时觉察。若是病了,他马上请来医护人员给我看病治疗。我的思想上若是有了“疙瘩”,他都会及时地给我解开。我记得清楚,有一次因为转换工作岗位问题让我难以抉择,即到艰苦的地方锻炼自己呢,还是在环境优越的城市工作?此刻,王科长看透了我的心思。他开门见山地开导我:“不要忧郁,要敢于向艰苦挑战,是金子在艰苦的地方更会闪光的。”就这么一句话,把我的思想给捅开了。我愉快地奔赴新的工作岗位并积极工作,一年下来,我被评为优秀工作者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组织。算起来,我和王科长相处的时间不到一年,从时间上看,这是很短暂的。可我和他的友情实在是太深了,他那令我起敬的形象永驻我的心底。现在我们已经分别多年,但我还时常得到他的各方面的关怀和帮助,我也经常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我对他的祝愿和问候。为什么我们彼此之间能够始终保持那样深厚的友情呢?我个人感到,我和他有很多很多的可以互相认同的“交合点”,正像贝多芬说的那样,“友谊的基础在于两个人的心肠和灵魂有着最大的相似”。?
的确,“友情是两颗心真诚的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我所认定的友情,就是如此。生活一再告诉我,真正的友情就是互相之间的最纯情的爱慕,最无私的帮助,最坦率的交往,最勇敢和最伟大的精神上的联合,还有那最亲切的态度,最欢悦的谈话,最同情的流露和最真诚的赞美。所有这些,都存在于一切人的生活之中。只要你去辛勤地播下友情的种子,在瞬间,她们会开出鲜艳的花朵;用不多久,她们就会结出丰硕的果实。谁要一旦得到她,就会特别的幸福,特别的振奋,就会让人感到特别的珍爱,永远不会废弃她们。
人生最宝贵的就是友谊,的确如此。我要把装友情的匣子永远珍藏在心里,直到永远,永远,让朋友的情谊永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