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北屯
中国新疆兵团十师(北屯)并不算很大,却很重要!它不仅是国家国防战略的一个边防军垦重镇,而且也是新疆西北部的战略和交通要冲。却也因为有着14年的建市历程,而声名远播。
可喜可贺的是,自治区新一届党委审时度势,已将十师北屯建市纳入重要日程,建市已指日可待!十师北屯将从此结束自汉朝以来数千年屯垦戍边的形式,从而走上现代化屯城戍边的康庄大道!这是国家的伟大战略部署,也是几代十师北屯人的梦想……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人类从游牧文明跨入农耕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从农耕文明跨入城市文明,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从屯垦戍边,到屯城戍边,更是人类文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大进步!
十师(北屯)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地跨阿勒泰和塔城两地区,雄踞一山(阿尔泰山)两河(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之间,总面积4137.3平方公里,点片相间,所辖11个团(现整编为8个)全部都驻守在250多公里的边境线。有216国道、318、319省道在此交汇,是额尔齐斯河流域近400平方公里河谷大走廊的咽喉。奎北铁路已建成通车,奎北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
十师(北屯)北靠多姿多彩的阿尔泰地区和矿产丰富的阿尔泰山,山后就是俄罗斯国。一条由东向西,汇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从身旁滔滔流过。东进富蕴县、青河县、经十师独立营,就是蒙古国;西出布尔津县、哈巴河县、吉木乃县、分别过185团和186团,就是哈萨克斯坦国;南下依次是福海县、克拉玛依市、奎屯市,直至省会乌鲁木齐。
十师,在上个世纪50年代剿匪的枪声中诞生,在三年自然灾害中创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发展,在“三化建设”(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鼓舞下壮大。1950年至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五师独立团、新疆军区挖金大队、骑七师大部,分批进驻阿勒泰,1953年整编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独立第二十八团(既现在的181团),1959年1月在此基础上组建成立了兵团十师。50多年来,十师几代军垦人始终牢记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一手拿枪,一手拿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守在祖国西北边防巩固边防。“国土在我心中”是十师广大干部职工心中永恒的主题,卫国守土是十师干部职工的神圣职责。
全师土地规划面积620万亩,可垦面积92.34万亩,主要种植打瓜、葵花、哈密瓜、中药材等特色农作物,年产打瓜4万吨、葵花6万吨、哈密瓜13万吨左右,均为绿色农产品。拥有天然草场358万亩,是传统的畜牧业大区。
有供水产养殖的优质水面18万亩,白斑狗鱼、河鲈、江鳕、东方欧鳊等系列额河特种冷水鱼的养殖开发独具优势。
地处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国世界级有色金属、稀有金属、贵金属、黑色金属成矿带中段,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目前拥有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灰石、膨润土、云母、页岩、粘土、芒硝、铜、金等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煤炭资源总量为5.1亿吨(远景储量15亿吨)、膨润土资源总量2亿吨(远景储量约50亿吨)、石灰石储量2000万吨、页岩矿2000万吨、芒硝650万吨、蛋白土450万吨、云母储量1.4万吨。另外,还拥有涉及金、铜、煤等资源的12个矿点的探矿权。目前,原煤设计产能90万吨,膨润土设计产能8万吨。
辖区内不仅有奇妙动听的鸣沙山、神秘奇特的白沙湖、巧夺天工的眼睛山、婀娜多姿的白桦林、秋红似火的红叶林、70多年历史的中哈国门,还有烟波浩渺鱼舟点点的西部风情园、湖光山色的南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西征点将的得仁山,更有记录屯垦戍边历史的博物馆和弘扬军垦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另与“人间净土”喀纳斯相距不远。
毗邻阿黑吐拜克、吉木乃、红山嘴、塔克什肯等四个对外通商口岸,是向西开发的前沿,发展口岸经济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