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育灵感的一个支点
在坐便器上“逗留”的时光,应该是每个人放松而又惬意的一段“日子”。在这段“日子”里,人们都到达了生命新陈代谢的一个循环点。对于为人师已二十载出头的我来说,职业的使然、事业的承诺、使命的召唤、时间的追赶,都催动我养成了在坐便器上也总是思考问题的习惯。那一串串斑斓剔透的教育灵感,往往都发端于我每日清晨六点钟,准时与坐便器“亲密接触”的那三百多声时钟的“嘀哒”伴奏里。
2004年12月1日,我的“代谢习惯”被打破,缘于从当年11月30日上午10点至次日上午8点29分,本人与“同事小弟”逯宏志在宁阳电视台专题部废寝忘食、昼夜兼行,赶制完成了学校发展史上的第四部专题篇——《为学生成长奠基》,给12月2日来校参加“泰安市新课改开放周”观摩活动的人们,送上了一份称心、全新的精神套餐。
生物钟被打乱,生理运行遇错位。12月1日上午没有时间“补眠”,带着没有供上早点的饥腹,9点钟准时到达县教育局参加行风评议会,返校后又忙着处理因赶制专题篇搁下的其它“活络”。
当天晚上9点7分,下午“补眠”后“复活”的我,有了补交“漏税”的“生理自觉”。在与坐便器“违约接触”的同时,自然又请教起自己的“心灵”来:小鬼,本“粗人”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在做事的过程中,也让自己变得充实而富有,我真得好好感谢那位造“事”的古人,那位古人何以造“事”为“事”?
“心灵”曰:老伙计,别开国际玩笑了,我与你合作了都快40年了,你的花花肠子里装得何许东西,甭认为我猜不出来,无非是想让我验证一下你对古人造“事”的推断而已。
我的“心灵”果然不愧是“鬼精灵”,竟毫无差错地把我关于“事”的“会意”给和盘托了出来:老伙计,你这个“孩子王”无非是想通过“拆字术”,告诉你那群“金童玉女”们这样的“道理”——
“同学们,老师每天都在提醒大家要做文明人、说文明话、行文明事。今天,我想重点给大家讲一下关于‘事’的来历。‘事’这个字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个‘一’,第二部分是个‘口’,第三部分是个‘’,第四部分是个‘?’。为什么‘事’要由这样四个部分组成呢?这是由它所表示的意思决定的。我们都应该清楚,任何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是需要做‘事’的,并且要做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都有好处的‘事’。怎样才能做出这样的‘事’呢?就必须按照‘事’的规则去做,也就是‘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以一贯之的毅力,乐于挑起一往无前的扁担,在学习、工作、生活和日常交往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主动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拥有笑口常开的气度;在成长的进程中,勇于拿起进攻的利叉,刺破心障,戳毁困难;善于把各种好习惯、好品质和创新实践能力‘钩串’起来,行动起来,才能顶天立地,不断提高,最终成就大事,无愧人生!’听了上面我关于‘事’的这些讲解,同学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每个人要想做好事、做实事、做成事,必须爱做事、敢做事、勤做事。要做成这些‘事’,离不开坦荡自信、光明磊落的做人品格,离不开观点鲜明、直抒胸臆的互动交流,离不开奇思异想、乐于实践的探究习惯,更离不开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只要大家能真正把‘事’的内涵弄懂,把做‘事’的习惯、能力和品质养成,相信同学们都能拥有立志高远、敢为人先、快乐超凡的人生!”
“心灵”传递的上述“道理”,在随后的升旗仪式上,我拿着五块“组字道具”,声情并茂地传递给了那群喜欢倾听、长于思悟的“小灵通”们。在下午各中队举行的“我们是做事的小主人”主题队会上,他们个个展开灿烂的脸庞、抖起自信的肩膀、张开想象的翅膀、敞开童真的胸膛、发出律动的心响,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妙语盈堂,汇成了他们“做事,做好事;做事,爱做事;做事,做成事;做事,长本事”的“成长之声”,变成了他们“亲历成长,享受快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健心、学会审美、学会实践、学会创新、学会生活,做有信仰的人、有目标的人、有德性的人、有规矩的人、有胸襟的人,让生命放射真、善、美的阳光,照亮自己,更照亮他人”的“成长行动”……
正因为我飞翔的灵感有了自己创造的一个个支点,才让我拥有了“育人园地何惧难,妙招叠出乐翩跹。事业征程不言困,收获桃李馨宇寰”的师德情怀、为师体验和人性之美!感谢坐便器,感谢时间,感谢心灵,感谢经历……更感谢那些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充满幻想,令我魂牵梦绕的花一样的孩子们。
2004-12-05/17∶33收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