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走出阴霾

走出阴霾

2013-10-23 23:52 作者:涩味 阅读量:30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开篇话

人的一生,都会经历许多或快乐或痛苦的事儿,有人形容说,一个人就是一本书。人生的一页,不管有多少的坎坷和磨难,但只要过来了,就是一段精彩的人生故事。

所以不管世界发生了什么,我们每一天都应该用微笑的目光去欣赏,用从容的心态去面对,才能走出阴霾,在所有艰难困苦和压力面前淡淡地一笑,哦,这就是人生!

第一章:我是谁

我是谁?童年,第一次在大脑里出现这样的疑问,我感觉很特别,就拿别人来比较,这就是我?别人是不是也在这样想?

我是谁?我的乳名叫大鹏,外号小毛咬儿,我家在沂水的沂河边上,庄名叫王庄,村志碑上记载为唐末年间移民建村,后因本县北面有一重名的村子,遂改名为南王庄。

据传,俺庄上两棵大槐树为大唐时期所栽,距今约500年历史,村北头一棵,村南头一棵,老树之间是贯穿村子南北的一条老街。

村北头的大槐树底下是一个小卖部,小卖部的门口常聚着几个磕烟斗的老叟,再往北走,有一个圆形的水塘,当地人俗称大汪,大汪与老树之间,便是我的老家了,我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因此,那个大汪与老槐树之间的老家,就算是我人生坐标的起始点了,我所有的故事,都要从这里讲起。

话说明末年间,摇摇欲坠的明王朝在满清铁骑和吴三桂的联合夹击下,已经溃不成军,纷纷弃城南逃……

祖上袁玉章作为明末锦衣卫的一员,也同样没能躲过这场浩劫,被一路从山西追杀来到了山东,后在山东沂水隐姓埋名定居了下来,于是,我们沂水的袁氏宗族谱里,先祖袁玉章被排在了最前面。

在此后的日子里,家族秉持忠义德行,很快便在当地繁衍兴盛开来。到了我爷爷的爷爷时候,我们家在当地已经是一大户人家了,堂兄弟五个门庭显赫,有出士做官的,有经商发财的,乡邻便都尊称为“五大门”,由此“五大门”的名声传扬开来。

只可惜,五大门的繁华与好景不长,在进入清末年间,当家的后人沾染鸦片不思进取,于是家道逐渐衰退,一句“抽大烟,拉大烟姥娘家门前唱大烟”的童谣,道出了那时五大门的没落景象,记得老奶奶经常讲,因为抽大烟,有个老祖上了烟瘾,也来不及穿衣服,披起她女儿的小花袄就往外跑,别人拉都拉不住……

最后到了我爷爷这辈上,家产算是破败殆尽,爷爷也只好去跟人家当学徒学木匠。那时侯当学徒是没有工资的,一开始人家也不教给你技术,就是跟着人家干活。爷爷虽然没上过学,但干活挺吃苦,后来师傅就开始考验他,出门时让他打理家务,偷偷把爷爷睡觉的席底下铺了很多银元,当爷爷发现了这一大笔钱之后,他非但没动非分之想,还在师傅回来之后,当面跟他对清了席下的钱数,于是,老师教给了爷爷一手好技术。

记忆中,父亲和爷爷常在院子里架起一个很高的架子,站在上面来回不停地拉锯,院子一角用砖担其一根木棒,木棒上挂着正在熬的胶,在休息喝茶的空当,爷爷给我讲的都是那些他推着独轮车买木料、住店、做生意,及走南闯北躲土匪、支援前线抬担架的事,有时候在路上吃的一顿饭,住的一处村庄,遇上的一些奇人怪事,都讲得活灵活现:“那回我去一个地方推了豆饼回家,天下起了大雪,又快黑了,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住家,主人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妈妈,她说‘我都这把岁数了,也不怕别人说什么,你就在锅屋里将就住一宿吧。’我跟她说‘出门在外,走到哪里哪里就是自己的家嘛。’。”

爷爷除了做一些雕花的家具,还给人做独轮车的车桩子卖钱,车桩的构造很复杂,用料全是“洋槐木”,这种木料质地特别坚硬,虽久经风吹日晒也不会变形腐烂,做出的车桩载重可达一千多斤,在一些山间小路上,它可以说是沙漠中的骆驼,过去不论是运石运土运庄稼全靠它当家。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爷爷所精心打造的那些实木家具也都退出了市场。

第二章:阴影(待续)

相关文章关键词

《走出阴霾》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