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尝国学
《易经》
篇头:每当我们展开国学这幅巨幅长卷,映入眼帘的是诸子百家的非凡风采;每当我们奏起诸子百家的乐曲,飘荡耳畔的是儒家文化的四书五经;然而《易经》更是在儒家经典中有着极其高的地位。
《易经》起源
《易经》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源泉,被称为“万经之首”“大道之源”。上古时期,伏羲氏观察天地万物,创造伏羲八卦。后来周文王在此基础上衍化六十四卦,并撰写爻辞,就成了《周易》。孔子对《周易》进行删改编订,并书写《易传》,合称《易经》。这就是“世历三古,人历三圣”。那么《周易》的名字有什么特殊含义呢?由于现在史学界仍然没有定论,在此仅罗列几点:
一.对于“周”的解释:
1.“易道周普,无所不备”。就是说《周易》包含一切。
2.传说《周易》是周文王所作,以此为名。这一说法流传最广。
二.对于“易”得解释:
1.“日月为易”,象征阴阳。
2.“易也,变易也,不易也”。
3.“易,蜥蜴,守宫也,象形也”。
然而不管《易经》有着怎样的过去,都无法掩盖它的珍贵。
《易经》内容
正如《老子》中所说的“大繁至简”一样,“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简单明了的概括了《易经》的全部。“太极”一词显得有些玄妙,代表天地之道。“太极生两仪”就是天道衍化一阴一阳,用连线代表阳爻,用短线代表阴爻;“两仪生四象”就是一阴一阳组合成老阴少阳少阴老阳。“四象生八卦”就是在四象的基础上每一象各加一阴爻或一阳爻。“八卦”即是“乾坤坎离震巽艮兑”,象征“天地水火雷风山泽”八个物象。再由八卦两两自由组合形成了六十四卦,每一卦有六爻,每一爻对应一句爻辞,一共384句爻辞,宇宙人生的密码就蕴含在这四千多字的文字中。
《易经》用途
《易经》问世至今易经数千年,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当初那位圣人创造这一神奇的书籍是为了什么?《易经》的用途又是什么呢?
一.占蓍之术。当古代人面对岁月变迁,世事无常,便相信这个世界是由神明所主宰的。通过存在的万物为媒介和神明沟通预测未来,判断吉凶,就成了《周易》。从这衍化出“风水”“星占”和“占卜”。“占卜”其实是一个重合词。“卜”是用甲骨操作,“占”是用蓍草进行的。
二.明理之法。《易经》中的每一卦代表了一种人生形态,卦中的每一爻代表一种人生阶段,它将世间万物的永恒与变化融合于一处。它的哲学理念对后世影响极深。《老子》很多语句或借鉴或化用《易经》中的话语,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或多或少受《易经》的影响,并对后来的医学农业等领域有着不小的贡献。
小结:
现在很多学生对西方文化有着颇深的兴趣,诚然,多元是一种形式,学习西方文化也是无可厚非。但是很多人对于我们的国学的重量茫然无知,不知道中华文化如何博大如何精深。由于我水平有限,无法写出多么有内涵的文章,但我希望我的这篇介绍可以让大家对《易经》有一个粗浅的认知,可以引起大家的一丝兴趣,珍爱经典。
品味经典 浅尝国学
附:《易经》故事
传说在某年冬天下雪的傍晚,邵雍正跟儿子在家中,突然听到有人敲门。敲门的人先敲了一声,停了一下再敲了五声后,说他想来借东西。
邵雍就问儿子:“知道他是来借什么的吗?”儿子根据敲门的声音起卦,得到了天风?卦,变卦为巽为风卦。儿子说:“这是一个木长金短的东西,那就一个是锄头了。”邵雍却笑着说:“你错了,他是来借斧头的。”说完拿了把斧头去开门,邻居接过斧头开心地走了。
儿子觉得很奇怪,便问邵雍。邵雍说:“天风?的上卦为乾,属金;下卦为巽,属木,所以你说邻居要借木长金短的东西是对的。但是除了锄头之外,斧头也是木长金短的物品。你也求到了变卦是巽卦,巽为木,也就是说这个物品应该是用来克木的。锄头所克之物为土,斧头所克之物为木,所以他应该是来借斧头的。”
儿子非常佩服地看着父亲,父亲却笑着说:“即使不看卦象,你也应该知道邻居是来借什么。你看现在是傍晚,邻居可能在这个时候出门锄地吗?而且今天这么冷,我们都在烤火,邻居也需要烤火。他多半是想要砍柴起炉子,所以才来借我家的斧头的。”邵雍,宋代易学大师,是中华易术集大成者,创造了“梅花易数”,简化了占卜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