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平遥
平遥古城对于我来说是那样陌生而又熟悉。几年前,儿子在兰州读大学时,长假期间去了一趟平遥,回家后便向我眉开眼笑地谈起平遥,说得我好生向往,心里就有要去感受平遥的冲动。一颗向往的心折磨了我好几年,还是一直未能成行。当平遥县政协梁主席领着我们走进古城的一刹那,我跳舞着的心才开始变得从容而平和。导游向我们介绍着平遥古城的历史和现状,我的眼睛绝不放过任何一处历史的印痕。我走近一块石牌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平遥古城作出的评价让我眼前为之一亮: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平遥古城确实不负盛名,它的神奇,它的瑰丽、它的厚重让我实在无法用语言尽情表达。屋宇连着屋宇,高墙挨着高墙,精致的石板街道,几百年的风雨沧桑,虽让它们褪尽繁华之色,但仍可以看出它虎虎生威的风骨。可以说,平遥古城的每一块砖瓦都铭刻着古老历史的痕迹,每一条街道都有一串悲欢离合风雨沧桑的人生故事,每一个院落都打上了晋商睿智、勤俭和强韧的性格烙印。说晋商文化在这里展示得淋漓尽致,我看一点也不过份。我走在一条条南来北往的街道上,我想像着几百年前的平遥,应该是多么繁华热闹。不算宽敞的街道上,一天不知要走过多少马车,又不知有多少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在这里聚首,洽谈完成一笔笔货物和金银交易。
古老平遥的神奇不仅在于它的商业繁华和物质丰盈,更重要的是在这座古城中,诞生了一种专业化网络化的货币汇兑机制,这就是中国第一家专营异地汇竞和存放款业务的日升昌记票号。这不能不说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创举。平遥商人李大全、雷履泰的日升昌票号的诞生,不仅使他们凭借着雄厚的资金和四通八达的经营业务“汇兑天下”,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也使中华南北大地卸下了实银运送的沉重负担而实现了更为轻快的商业流通。日升昌票号从创立到衰落,共经营了108年之久,汇兑银两达到12亿两。正因为平遥有了第一家票号,之后山西商人们纷纷效仿,最多时山西票号达到51家,而这些票号又大都分布在晋中的平遥、祁县和太谷,平遥就有票号22家。各总号还有600多家分号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和商埠码头。如此密布的的金融商业构架,需要多少城市服务系统如旅馆、餐饮、娱乐业等进行配套,可以想象到,当时的平遥繁华到了何种程度。
我在平遥古城中徜徉着,我用心中的标尺丈量着平遥古城的经纬。过去的平遥,是金经银纬的平遥,可惜那个繁盛的平遥已经逝去,我期待着今日的平遥重铸昔日的辉煌,创造出一个新的金经银纬的平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