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在心灵
“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具有推荐力”。“美丽,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我们应该崇尚美丽,追求美丽,创造美丽。?
现实就是这样,“人们总希望把美带到生活中去”。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追求美丽的历史,就是创造美丽的历史。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真理与诡辩,前者总是获得决定性的胜利。?
“美丽,是生长在现实土壤中的花”。事实正是这样,在活生生的现实里有着很多美丽的事物,或者更为确切地说,一切美丽的事物只能包括在活生生的现实里。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从活生生的现实中找到美丽。朴素是美,勇敢是美,勤奋是美,聪颖是美,文明是美,朝气蓬勃是美。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丽,而是缺少发现。只要善于发现,我们就会知道,有许许多多的“美其实是一种本原现象,它本身固然从来不出现,但它反映在创造精神的无数不同的表现中,都是可以目睹的,它和大自然一样丰富多彩”。?
美,就是生活。美,是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面前,我们可以好好地照一下自己,从而对自己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态度。美,是一种心灵的体验,它可以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历史的快车把我们载入了另一个焕然一新的世界。今天与昨天己截然不同,曾经人人崇尚学习的无名英雄不那么吃香了,取而代之的则是那些时尚刺激疯狂火爆的帅男、超女、酷哥、靓妹。而人们为了使自己也能被人崇拜,成为诸多人心中的偶像,关注的亮点,打扮装饰成了“正式工作”,就连七八岁充满稚气的孩子也不在话下。?
在公众的场合,我们时不时会看到引人注目花枝招展的女孩子,衣着婚纱式的裙子、头上染着几缕“红毛”、嘴唇上涂着口红、还抹着鲜红的脂甲油,这些虚浮时尚的打扮装饰在孩子身上屡见不鲜。请问,这是好现象吗?它里面潜藏着危机和隐患,能毁了孩子的一生。?
俗话说:“一心不当二用”,她心全用在这上面,在这方面专一,显然成绩绝对好不了,因人脑子精力有限,给这个留空间那个就没了空间,给那个存留空间这个机会就会错过。而留心注目那些学习好、成绩优秀的同学,他们的穿着打扮普普通通、并非出奇,因为他把心用在了学习上。相反,只注重打扮,不在乎成绩,自然就考不上大学,这时父母对她的那美好构想、期望化作了泡影;当她步入社会时还是滋养着从小父母培育起来的那一颗虚荣之心,或许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大,即使托人转面找份工作,赚了钱也大都是用在打扮上。甚至有人没钱还装作有钱,挎着小包、梳着洋发、身着洋衣、耳环、戒指、项链、手机、高跟鞋,从外表看似是有钱之人,可当被人拦、劫、抢了的时候,打开包一看里面空空的,唯一值钱的耳环、戒指、项链、手机一切装饰品都被一抢而空,只得白白被人收拾毒打一顿却无处申冤诉苦。而这种人成家立业后,很多人的梦并不能成真或如愿以偿,相反更加满足不了自己要求,条件好还行,条件不好则会埋怨丈夫没本事,家庭条件不如人家,两人天天吵闹轻则闹的鸡犬不宁,重则导致离婚。?
人追求虚浮的外表毫无意义、价值,“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人只要有一颗美好的心灵,什么也就足够了。倘若人也像鸟一样追求“羽毛”美,就会尝到鸟的滋味、遭遇,寿命短暂,天天活在恐惧中,生怕被人害,而一颗美好的心灵则会把人推向成功之路。
若想真正赢得别人的赞许,心灵美是最重要的。虽然相貌没有天姿国色,但行事为人必须有档次。初次接触可能因容貌不被人重视,时间长了,因你的言谈举止有涵养,处事常让别人得方便,处处以大家的利益出发,大家就对你产生好感,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好了,地位也就高了,不用炫耀,别人都向你投去赞许、钦佩的目光,没有人再去在意你有没有花容月貌。爱美之心人人有,“自古红颜多薄命”,不要过于追求虚荣,那会让自己活得很累,不如把外表美转向心灵美,这样你才会真正美丽。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才华美,美在智慧;服饰美,美在和谐;气质美,美在精神;风度美,美在志气;环境美,美在雅洁;自然美,美在灵秀;理想美,美在憧憬;品德美,美在人格;心灵美,美在行为。?
人类需要美,社会需要美,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具有推荐力。只要人人都去崇尚美丽,追求美丽,创造美丽,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就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