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仁爱的天使

仁爱的天使

2013-10-25 06:35 作者:一仓 阅读量:24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美国作家亨利说:“人生有三件东西:第一是善良,第二是善良,第三还是善良。”特蕾莎修女就是善良的大师,仁爱的天使。

特蕾莎修女,又称作德兰修女、特里莎修女、泰瑞莎修女,是世界著名的慈善工作者,生于1910年8月27日,逝于1997年9月5日。她出身于一个有好教养的南斯拉夫家庭,从小受到天主教的教育,十八岁时,她和一群欧洲的天主教修女们,来到印度的加尔各答,住在一所宏伟的修道院内。虽然她来到了印度,但她的生活仍然是很欧洲式的。

有一次,她到大吉岭隐修,她自己感到天主给她下达了一道命令,她应该为世上最穷的人服务。之后,她果断离开了住了二十多年的修道院,脱下了那套厚重的黑色欧洲式修女道袍,换上了一件像印度农妇穿的白色衣服。从此,她走出了高墙,走入了一个贫穷、脏乱的悲惨世界。特蕾莎修女是一个人走出去的,她要直接替最穷的人服务,很多神父认为她大错特错,可是她的信仰一直支持着她,使她在遭遇多少挫折之后仍不气馁。

特蕾莎修女不仅为最穷的人服务,她还要求自己也成为穷人。她只有三套衣服,从不穿袜子,只穿凉鞋。她特别强调耶稣在十字架上临死的一句话“我渴”。对特蕾莎修女而言,耶稣当时代表了古往今来全人类中所有受苦难的人。所谓“渴”,不仅是生理上需要水喝,而且也代表人在受苦受难时,最需要的来自人类的爱,来自人类的关怀。特蕾莎修女成立了一百多个替穷人服务的处所,竭尽全力为最穷的人服务。因其一生奉献给解除贫困,于1979年得到诺贝尔和平奖。

特蕾莎修女说过,她知道她不能解决人类的贫困问题。这个问题,必须留给政治家、科学家和经济学家慢慢地解决。可是她等不了,她知道世界上太多人过着毫无尊严的非人生活,她必须先照顾他们。在印度,很多儿童之家的墙上都挂着特蕾莎修女写的“人生戒律”,这些“戒律”在不同的角落被不同的人用来激励自己和身边的人,并广为传诵。“戒律”声称,你如果行善,人们会说你必定是出于自私的隐秘动机。不管怎样,还是要做善事。你今天所做的善事明天就会被人遗忘,不管怎样,还是要做善事。你如果成功,得到的会是假朋友和真敌人,不管怎样,还是要成功。你耗费数年所建设的可能毁于一旦,不管怎样,还是要建设。你坦诚待人却受到了伤害,不管怎样,还是要坦诚待人。心胸最博大最宽容的人,可能会被心胸狭窄的人击倒,不管怎样,还是要心存高远。人们的确需要帮助,但当你真的帮助他们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攻击你,不管怎样,还是要帮助他人。将你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你可能会被反咬一口,不管怎样,还是要把最宝贵的东西献给世界。

在纪念特蕾莎修女百年诞辰的时候,有人喊出了这样的呼声:“让高墙倒下吧”!特蕾莎修女单枪匹马走入贫民窟,勇敢地将世人的悲惨背在自己身上。她完全走出了高墙。让高墙倒下吧,只要高墙倒下,我们就可以有一颗宽广的心。有了宽广的心,我们会看见世上不幸的人,也会听到他们的哀求:“我渴”。看见了人类的不幸,我们就会有炽烈的爱。有了炽热的爱,我们就会自觉地尽力地为不幸的人服务。替不幸的人服务,一定会带来我们心灵上的创伤,可是心灵上的创伤一定会最后带来心灵上的平安。

1997年9月,特蕾莎修女去世,印度政府宣布为她举行国葬,全国哀悼两天,成千上万的人冒着倾盆大雨走上街头,为她的离去而流下悲伤的眼泪。总统为此宣布取消官方活动,总理亲往加尔各答敬献花圈、发表吊唁演说;从新加坡到英国,从新西兰到美国,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纷纷发表讲话,为这位“仁慈天使”的逝世感到悲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发表声明向她致敬,罗马教廷专门举行弥撒为她追思;菲律宾红衣主教梅辛称她为“代表和平、代表牺牲、代表欢乐”的象征,甚至印度最大的清真寺的伊斯兰教长布哈里也说,她是一位“永生的伟大的圣人”!

特蕾莎修女所著的《活着就是爱》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话:“一颗纯洁的心,会自由地给予,自由地爱,直至它受到创伤”。正是缘于这样的信仰,她为印度这片古老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献出了自己的一生。虽说特蕾莎修女自己也是一个穷人,她的生活朴素无华,但她又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为她拥有爱、给予爱、收获爱。在特蕾莎修女的感召下,数以万计的宗教人士和非宗教人士参与了她的“慈善传教士”活动,数以千万计的人从这个修道会的福利和救援工作中受益。

让时间回放到1979年,特蕾莎修女荣幸地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授奖公报说:“她的事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天赋价值。那些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得到了她真诚的关怀和照料。这种情操发自她对人的尊重,完全没有居高施舍的姿态”。公报还说:“她个人成功地弥合了富国与穷国之间的鸿沟,她以尊重人类尊严的观念在两者之间建设了一座桥梁”。当时她的答辞是:“这项荣誉,我个人不配领受,今天,我来接受这项奖金,是代表世界上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这个奖是对贫穷世界的承认。”

特蕾莎修女把奖金全部捐献了出去,她还向诺贝尔委员会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取消例行的授奖宴会,她认为那样太浪费了。委员会接受了这一请求,并且将省下来的七千一百万美元赠与她领导的仁爱修会。她不给自己留一点积蓄,也不使用任何奢侈品,就连教皇赠送给她的一辆林肯高级轿车,她也通过义卖,将所得款项用于修建一所麻风病医院。特蕾莎出殡那天,就在她的遗体被抬起来的那一刻,包括印度总统在内的现场所有人全部双膝下跪,街道两边大楼上的人也都跑下来,没有人敢站得比她高。因为,所有的人都不如她付出的多。

特蕾莎修女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得到了世界的认可,直到今天,她的事迹仍在全球传颂。其实,“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诗人臧克家的诗句。显然,特蕾莎修女当属后者。她没有多少自己的家产,但是,她的精神资产却价值连城。

一切热爱和平的人们,一切追求善良仁爱的朋友,让我们永远记住并实践特蕾莎修女的呼唤:“我们一定要为美好的生活而生活”。我们不为大而爱,只为琐细的爱,“从细微的小事中体现博大的爱”。我们要将善良和博爱传播到整个世界,让战争和贫穷远离我们。我们要把自己变成传播世界和平的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让和平之火燃烧吧!这个世界一定会更和善、更仁爱、更美丽!

相关文章关键词

《仁爱的天使》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