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砍柴禾

砍柴禾

2013-10-22 05:56 作者:君山听雨 阅读量:36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砍柴是山里人的一项重要活动,山里的孩子们从小就学会了砍柴。

家乡虽然山多,但居家的人总是为柴禾犯愁。大人们成年累月忙着生产队里的农活,砍柴的任务大多落到了孩子们的肩上。

山里孩子很小就学会了砍柴。虽然砍柴技术不那么复杂,一根柴担,两条麻绳,一把斫柴刀就能操作,是一项比较简单的体力劳动,但砍柴还是有技术可言的。技术熟练的人砍柴像高明的理发师剃光头一样,砍过的地方不留半根柴草;而不会砍柴的人总是丢三拉四,砍柴之处仍有柴根草蔸。

跟着哥哥上山砍柴时,我还是个什么都不会的儿童。开始我只帮哥哥把他砍倒的一片柴草抱成一堆,下山时为他分担一点柴禾,减轻他肩上的一点重压。后来,我也拿把砍柴刀,跟着哥哥学起了砍柴。哥哥见我兴趣浓,就手把手地教我,久而久之,我就掌握了砍柴的一些要领。当然由于年纪小,力气不够,我只能砍那些不粗不厚的柴禾,不过每次也能砍一小担回家,够家里人煮一顿饭菜。稍长大些后,我每天清早起来,跟哥哥到几里外的山里砍一担柴回来,然后才去上学读书。初小毕业那年暑假,队里每户分了一片柴山,哥哥要参加队里的双抢挣工分,砍倒那片柴山的任务便落在我的肩上了。虽然像我这个年龄的城里孩子,也许还在母亲的怀抱里撒娇,而我却起早摸黑,每天要砍几担柴回家。那正是炎热的三伏天,太阳把山上烤得热烘烘的,我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尤其是那枞树上的松毛虫,一不小心就掉在颈脖子上,开始抓着那令人肉麻的东西,有些害怕地大声叫喊,后来也就习以为常了。遇上这样的情况,我先用手将它拈去,然后吐口唾液搽在颈脖子上,那红肿和奇痒就会消除一些。

我在那片柴山上挥起砍刀,不知疲倦地砍呀砍,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终于将那片柴草征报了。可是不久后,我的小腿上滋生了一个茶盅大的的脓疱。完小要开学了,我却在家里的竹床上躺了一个月才能下地,因此我不得不辍学在家。

砍柴是一件极苦的差事。夏天烈日当头,晒得人喉干舌燥;冬日里寒风凛冽,手脚都冻起了皲裂和冻疮。可是山里人谁也逃脱不了这份责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要吃饭,冬天衣服穿得单薄,要烧火取暖,这柴草是一天也不能少啊!

那时候,我在那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跋涉,我在那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峦上挥舞着砍柴刀,体味着劳动的艰辛,我的左手的五个指头上至今留有许多的疤痕,那是砍柴给我血的印记。我们村子里有几百户人家,大队封了一部分山,未封的那部分山是解决不了全村人的烧柴问题的,因此,我们不得不常常跑上七八里路,到几个村共有的野山上去砍柴。记得我很小时,为了争得这“野山”的砍柴权,村里人与邻村的男人们还大动干戈,差点闹出人命。野山路远,去时要走几里山路,扛了根柴担爬坡虽然有些气喘吁吁,还不是觉得很累,但当你饿着肚子,挑着柴担回家时,双腿就像筛糠一样打颤,肩膀也丝丝疼痛,那份苦楚和难受,如今想起来真还有些后怕。后来,我就常想:乡村孩子们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种苦难呢?

然而,时隔多年后,家乡的孩子们真的摆脱了山的羁绊,他们再也很少上山砍柴了,村子里的大部分山林都全封了起来,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码着成堆的藕煤,烧煤已成了村里人的时尚。回乡探亲时,我的老兄告诉我,我的几个长大成人的侄子,还不知道砍柴是什么滋味呢!

显然,砍柴已经成为家乡人辛勤劳作的一段历史。

相关文章关键词

《砍柴禾》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