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泥老虎

泥老虎

2013-10-25 06:35 作者:宁静的海 阅读量:30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记忆里,泥老虎是和过年联系在一起的。当街上不时地响起泥老虎的“咕咕”声、叭嗒猴的“啪啪”声以及星星点点的鞭炮声时,新年就要到了。

当然,这是三十多年前的新年。

“小老虎,小老虎,咕嘎咕嘎两毛五。”小老虎指的就是泥老虎。当时的泥老虎多少钱一个是记不清了,两毛五只是为了顺口,应该不是泥老虎的价格。因为在当时两毛五可不是个小数,差不多是一个农村成年劳力两天的收入,约合现在的七八十元;如果按当时的市价折合成成猪肉,则差不多是小半斤猪肉。小半斤猪肉现在根本算不了什么,但在三十多年前的农村,则有可能是一家人半个正月的向往。在温饱尚未解决的年代,以这样的代价去买一只泥老虎,估计销量是无法保证的。即使是几分钱一只,在没有一分零花钱的时代,也是可望不可即的事。因此,对于七八岁的孩子来说,过年时家长能给买个泥老虎着实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

泥老虎用“膏老泥”制成。“膏老泥”又称“黄劲泥”,是一种黄色的、具有很强粘性的土,我小时候看到家里老人用这种泥来做缸、罐之类的器具,当然泥中要掺入麻之类的东西以增强其粘连性;但怎样做泥老虎我就不知道了。

泥老虎腹胸空腔,直通口鼻,腹中置一竹哨;其头尾断开,中间用牛皮纸连接,推拉首尾,腹中竹哨发出“咕咕”响声。泥老虎的叫声很单调,仅一声响而已;吸引人的是它的样子,更准确地说,是它的图案和色彩。泥老虎的图案和色彩类似于戏剧中的脸谱,颜色、线条都有讲究,描画很吃功力。叭嗒猴是因其状如攀杆之猴、绕杆摇之发叭嗒声的缘故而名之,其制作工艺和可爱程度与泥老虎相比逊色多了,现在很少能见到它的踪迹。

有一段时间,我对这些传统的东西突发兴趣,过春节的时候,回即墨的市场上转悠,果然还有不少卖泥老虎的,但是工艺水平却让人失望,已经不是便宜不便宜的问题了。也许这东西以前也是这个样子,只是那时不讲究,并不认为有多粗糙。不过我总觉得这里面有自欺欺人的成份;试想,现在还有多少人有写毛笔字的基本功?在我这辈人毛笔字已只是作为个人爱好而存在了;以这样的素养去画脸谱,想想也只能是摇头。

山东高密聂家庄的泥老虎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能够被政府加以保护的,应该是好东西,但细一想又不大是滋味。不管什么事物,如果到了不保护便无法生存发展的地步,实际上已是岌岌可危了。即墨、胶州一带也有不少这样的作坊,只是规模与品种可能不及高密,并且有日渐萎缩的趋势。

儿子小的时候,我曾给他买过一对泥老虎,娇憨古朴,煞是可爱,但看不出他有多喜欢。在他的眼里,泥老虎肯定没有遥控汽车好玩。传统与现代,差别真的很大,这个时候,保护又能起多大作用呢?

相关文章关键词

《泥老虎》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