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小记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间就到了孟春时节。过完春节后,总是在繁琐和沉闷之中度过,想找个周末到野外活动活动,不是天公不作美,就是被一些事情拖住,一直未能如愿。在桃红柳绿的二月里,总算约定了几个文友,踏上了与城里一湖之隔的龙山之巅。
对于我来说,已经是多次亲吻龙山的土地了。其实龙山除了那一龙赶九龟的传说外,没有保存什么名胜古迹,如今为何那样广受城里人青睐呢?我想其原因不仅有茂密的林木花草自然之美,还有经济简便的环保美食让你大开脾胃。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龙山离城区近,无需太长的舟车劳顿,只需坐十几分钟的船,往返四块钱的路费,这对于一般平民百姓尤其是学生们来说,也算是最简单经济不过了。因此,龙山成为日益火爆的郊游热土,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也许是沾了观音圣母圣诞的光,早上起来时,本来有些阴沉要下雨的天气突然有些亮起来了。我们约定10钟到南湖码头坐船,可当我们如约来到码头时,码头上已是摩肩接踵,直到送走好几拨游人后,我们才登上船,挤进了那狭小的驾驶舱内。下得船来,一脚踏上龙山的土地,我就感觉到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道路阡陌,屋舍俨然,田畴池水,鸡犬相闻。放眼望去,田头地间的油菜花开得金灿灿一片,蜜蜂在花间飞舞,小鸟在林中歌唱,桃花李花争奇斗艳,如痴如醉,尤其是那山坡上的梨花开得炽烈如火,如漫漫星光缀满山坡,真是春光无限,美不胜收。阡陌山道上,人流如织,也许是开春后的第一个天气不错的周末,抑或是观音菩萨诞生日,成群结队的少男少女们提着米和菜,来这里野餐,品尝他们用自己双手做的饭菜,虽然算不得什么“美味佳肴”,但看到他们那一个个写在脸上的笑意,也算是其乐融融;更有那一群群虔诚的善男信女们,提着香烛带着贡果来龙山朝拜,祈望家庭和美幸福,儿女健康成长;当然像我们这些纯粹是来踏青散心的人也不在少数,我们只求得一份开心和快乐就满足了。
到龙山,除了要阅读它的美丽和清秀外,还有一个主题就是要在这里吃上一餐原汁原味的农家土菜。近些年来,随着郊游的红火,长居龙山的农民们也有了一条致富的好途径,纷纷将灶台稍作改造,或另起炉灶,以“农家乐”的形式招待四方宾客。我在遍布于龙山的“农家乐”中吃过多次饭,那饭香菜可口的农家小餐,比起星级宾馆来虽然是微不足道,但只要在这里吃上一顿饭后,你就会觉得这里用餐极具特色和味道,品尝完后仍然余味缭绕,总想下次一定还来。我常常到宾语大酒店吃饭,一餐吃几千元还感到肚子空空的,然而在这里你只要花上几十元,一桌人就能吃个酒足饭饱。
我们在一农户家坐下来,一群学生把后院的烧烤坪地都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都是自己带的东西,自己动手做饭菜,只租用主人的地方。我们一落坐,主人就泡茶过来,我们和这家主人熟悉,每次来龙山,一只土鸡是少不了的主菜。主人把我和刚强带到鸡圈外,让我们挑选,刚强抓到了一只黑母鸡开玩笑说,这只鸡青春活泼时尚,就是它好了,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不一会,一桌虽不丰盛但可口的饭菜就摆到了桌子上。土鸡汤、乡里腊肉、熏制腊肠、腊香干、小芦笋、煎豆腐等九大碗,满满的一大桌,还有那红薯饭,不是佳肴胜似佳肴。许久没有闻到的香味剌激着我的味觉神经,使我胃口大开。我一连吃了三大碗饭,还嫌肚子小了。刚强吃饭比我秀气些,我还在狼吞虎咽,刚强却进去把单给买了,还给每人泡了一杯茶端过来。我问多少钱,他说真不错,才95元钱。我的天,8个人饱食一顿,每人还不到12块钱,我想:哪里有这么便宜的午餐。
天公真是作美。吃完午饭,当我们向山坡上攀登的时候,太阳出来了,把绽开着蓓蕾花蕊的山坡上染成一片银色。灵均一边走着一边拿着照相机,在一株株花朵绽放的树前气定神闲,拍摄着特写,那神情那架式真有不负春光的感觉。我们看那山花烂漫,也走近花前,让灵均为我们摄下一瞬间的春光。走近半山腰时,抬头仰望,我发现山顶上如蚁般的人流在欢呼在嘻戏,大有让春日龙山沸腾之势。许久没爬山了,爬着爬着,脊背上出了汗,于是就坐下来歇息,耳旁突然有一阵鞭炮声传来。循声望去,不远处的山脚下人影幢幢,原来那里有一座古寺,隐隐约约看到许多善男信女们正在那里顶礼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