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鱼的耐心
干旱把一群动物逼到一个狭窄的生存空间——一片泥色的水塘附近。周围方圆百里,是苍茫无垠的非洲沙漠,再也找不到别的水源。
水塘被一群鳄鱼所统治。像树杈一样耸立于水面的一对鹿角,既在炫耀着鳄鱼们的“战果”,又宛如一块高悬的“警示牌”,在警告岸边的羚羊、梅花鹿、野牛等动物们切勿靠近水塘,这里潜藏着危险。
在水下埋伏的鳄鱼和岸边的动物们就这样形成僵持的局面,口干舌燥的动物们尽管焦渴难耐,但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面前的水塘泛动着诱惑的波浪,却不敢靠近一步。
鳄鱼们当然也很焦急,之前数次对动物们发起的攻击,虽有所获,但也许动静太大了,把动物们吓坏了,都躲得远远的,不敢靠近水塘,结果让它们此时的狩猎颇为艰难。
这时,有一条鳄鱼动开了脑筋:在这“狼多肉少”的地方,动物们几经惊吓,变得非常敏感和警惕,采用“守株待兔”的方式狩猎显然已不合时宜。于是,它另辟蹊径,爬出水塘,先在5米开外地势稍低处用爪子刨出一个能够宽松容下自己身体的沙坑,再返回水塘边,用爪子刨开一条渠道,将水引至坑里,蓄满后,它就藏身于水下,等待猎物。
由于这项“水利工程”是在旁观的动物们的眼皮底下实施的,所以,面对新开的水池,动物们并没有“上当”。对于这条鳄鱼的做法,其他鳄鱼不屑一顾,认为它在白费力气,是“掩耳盗铃”之蠢举。
可是,这条鳄鱼没有气馁,静静地潜伏在水里,等待捕猎的时机。
几个小时过后,从远处奔来一群羚羊,首先映入它们视野的是那片大水塘,但因水面上耸立着可怕的鹿角,它们就没敢走近水塘,而是全跑到小水池边,围成一圈饮水。这时,水中的那条鳄鱼自然是做好了充分准备的,它很快锁定了一个袭击目标,突然发起攻击,一口咬住一只羚羊的头,将其拖进水池里,独自享用了一顿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