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美
1
美在我们之外。
无论多么爱,都不能占有。一旦试图占有,它就已不在。
美,不是在占有中,而是在欣赏和倾慕中,才能保持其美的意义。
德国大诗人海涅,终生没有娶到一个美女,但他却把许多女人的美变成了不朽的诗篇,赋予了美以永恒的意义,成为不仅仅属于他自己的,而是属于整个人类的一笔无价的财富。
仰望美时,心在天堂;企图占有,心下地狱。
2
心爱的人离你而去,你会感觉非常痛苦。
你应该感谢这痛苦,是它证明你的心还是活的,表明你还富有旺盛的生命力。
如果失去爱你也毫不心痛,只能说明你的心已经丧失了感受痛苦的能力,你的心在濒临死亡或者已经死亡,否则就只能说明你根本就没有真正去爱。
3
万物的意义是精神的祖国。
而所谓意义是人类精神与情感的投入,而不是事物中本来就有的现成的东西。
由爱生美,由美生爱,由美生美,由爱生爱,循环更生,方至永恒。
美既死,爱也无,美与爱相辅相成,相伴而生。如果心中美好的形象死了,心灵的眼睛便失去了热忱,不再去爱,不愿再张开,意义也便随之消散殆尽。
4
爱,靠的不是占有,而是欣赏与创造。
人们常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是美创造了爱,还是爱成就了美?也许爱与美均由情而生。
爱与美都是人的生命力的表征,是艺术能够永恒存在的生命体征,它们在审美中实现了融合。爱与美都是一种受情感影响的心理感受,爱与美的最高境界都是受好感与钦佩支持的对对象的一种欣赏,爱与美必须超越占有拥有的粗陋感觉后方能产生,爱与美都是指向明确的感受,即有一定对象的感受。
爱与美都是人的自由感、愉悦感和幸福感。
5
爱要有耐心。由爱创造的美,不只在于美物的本身,也在于美的创造过程中蕴含的欢乐和艰辛。让美从片面的形象在时间中慢慢生长成立体,就像母亲把婴儿抚养成大人,那爱是在每一次日出、每一次日落中扎了根的,是与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做了链接的。
哪怕你失去了一只家养的小狗狗,你都会为之伤心难过。再买一只来替代它的形体并不难,难的是买不来那早已渗透在那只小狗毛皮和呼吸里的那份爱。
正如周国平在《走进一座圣殿》中所说:“爱不是对象,爱是关系,是你在对象身上付出的时间和心血。”
6
你愿意为为之而死,你又在为之而生,那才是真正的爱。
爱能够投入全心全意,美的境界才会登峰造极。
生命的终结诚然可哀,却并不令人极度畏惧,畏惧的是那应该比生命更长久的属于这个生命的爱和美会随这个生命一同死去,这才是真正令人无助和绝望的所在。
而爱与美可以延续人类有限的生命,打造成为艺术的存在形式,从而达到一种永恒不死的和谐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