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大年夜
一场薄雪给我们送来了龙年的除夕。
今晚又是大年夜了,是自己的三十又九个大年夜。
妻子一边看着央视那年年如出一辙自娱自乐式的春节晚会一边做着永远也做不完的家务,孩子已甜甜睡去,脸上还带着因过年而绽放出的笑容,一如我的少年时节。此时的我,听着窗外时近及远时远及近时大及小又时小及大的连绵鞭炮声,看着闪烁的电脑屏幕陷入了沉思。
“年”是什么?年的本意是说谷物熟了,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这是过年或过大年最初的含义,就是庆祝五谷丰收。中国是以农业为源头的,其实现在也还是这样,别看正深化市场经济,但还是以农业为本的。农民是最讲究实惠的,过一段时间就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一下总结,这就有“年”了。年就是一个段落以后的总结,年之于农民是总结粮食的产出,之于工人是总结产品的产出,之于教师是总结人才的产出,之于商人是总结价值的产出。
而年之于自己,之于自己的2011,我在冥思中总结。思来想去凝结出的一个词让我心情无波无澜-----“平淡”。自己象死水之一角,活水进不来,自己也出不去,只有微风拂过后掀起的一丝微澜,还表示其存在的活力;间或自己是一块鹅卵石,在生活的长河中流转了三十余个春秋,然后迟钝地在一处浅滩上搁浅,偶尔被夏日里的山洪掀动一下,算得一点进步,全然没有了棱头棱脑地在人生的上游跌宕时的那种痛快淋漓。叔本华认为人生的快乐是一个点,痛苦是一条线,经过漫长的痛苦才换来一点的快乐,然后再经历下一个漫长的痛苦。而佛教则认为人生老病死都是苦的,只有用今生的苦去换回来世的快乐。而我们的道家则认为人生则生,死则死,人就是世上的草木,生死荣枯都是规律使然,不要用悲喜去观照它们。道家讲究的是无为,是中正,泛化为我们俗人的说法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
也许平淡是上天给我们这个年龄最好的赐予。
在传说中“年”则是一个怪兽,大年夜又出来食人,逮住谁吃谁,吃够数就回去了,来年再如此。所以,每到这一天,大家都不睡觉,主要是怕被“年”兽逮走。第二天还要去邻居家走走看看,是否他们遭了殃,如没有,皆大欢喜,相互祝福,“恭喜,又躲过了一次年”。此俗相袭而来,但成了“拜年”的习俗。如此说,过年是源于对生的渴求,对死的恐惧。
这样一想,自己的人生又是不平淡的,都躲过四十多个年了,哈哈。
窗外的鞭炮声开始稠密起来,除夕来临了,孩子翻了一个身,妻子伸着懒腰开始打哈欠。我准备好鞭炮要下楼去迎接龙年的到来,愿龙年是自己的好运年。
当然也是所有所有的大家们的好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