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山过年
龙年春节,我与妻女一起回上林大明山过年。所幸今年国家实行了实名制购票,虽说每次进站检查都很严格,但买票已不再是难事,因而一路顺利。
到达县城,已是掌灯时分,暮霭低垂。在妻妹家吃了晚饭,便和妻子的六婶一道逛街。本月以来,南方一直下着雨,雨虽不大,却给外出带来了诸多不便。此时的上林街,便笼罩在蒙蒙的雨雾中,连平日里闪亮的霓虹灯也变得有些黯淡,街景显得朦朦胧胧,看什么都像是雾里看花,但行人依然不少,车水马龙。
近十年来,上林县城简直可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尤其是城北的发展迅猛,街道都是新规划的,宽敞整齐,有南宁的后花园之称。我们走累了,到一个夜霄摊位坐下,要了一些田螺烧烤之类慢慢品尝。渐渐地,周围人多了起来,人们三三两两地择位而坐,一边倾心的交谈,一边喝着啤酒、品着美味。如今的城里人,很懂得享受生活,奔忙了一天后,相约出来喝点小酒,让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悠闲地欣赏着阑珊的夜景,听着耳际传来的喁喁私语和淅淅沥沥的雨声,我的心似乎融化在这无边的夜色了。
翌日,购齐年货,便驱车上山。大明山是我妻子的家乡,妻子生于斯长于斯,每次回家,她都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县城虽谈不上一马平川,但地势也比较平缓,从城里东望,远处的大明山黑黝黝的,高耸入云,巍峨壮丽,是县城东南一道天然的屏障。
从山脚开始,就进入了林区,半路上见有几个人在用纯净水桶装从陡坡中喷射而出的山水,有个人干脆伸嘴去喝水,可见大明山的水质绝佳,随便从山中流出来的水皆是天然纯净的矿泉水。
几十分钟的车程,便到了半山腰的村庄。村前有一小瀑布,湍急的溪水从岩石上流过,清澈见底,似明艳的少女,让人过目难忘。这些村庄的村民都是以种植八角为生的,故此村前村后满山满岭都种满了八角树。八角树四季青翠,即或在寒冬,也是极少落叶。每年秋天,八角成熟,山林处处散发着阵阵清香,熏人欲醉。
进屋后,岳父岳母非常高兴,毕竟我和妻婚后春节从未回来过,更何况这次是带女儿一起回来了。上林县以壮族居多,山上的村民更是清一色的壮人,打过招呼后,妻子与父母用壮语滔滔不绝地说笑着,我由于语言不通,只好把嘴闭上。
上到楼顶,视线一下开阔了许多,纵目远眺,大明山秀丽的山色尽收眼底。我住的这面山和对面的山中间隔着一条深不见底的长长的峡谷,山势异常陡峭。峡谷中有一条小河,夏天整条河都是游泳的人。而此刻的大明山,则像是个威武雄壮的伟男子,向我展示着他的厚重和大气。他以动人的绿色,抒写着怡人的风景。
期望中的除夕之夜终于来临,精心准备了一天的丰盛饭菜端上了饭桌。十几个叔叔、婶婶、堂弟、堂妹、姑爷、弟媳也闻讯而来,两张大桌子,坐满了人。大家互相劝菜劝酒,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平素不大喝酒的我,也喝了几杯葡萄酒和近两瓶白酒,那一夜,我醉了,醉在壮乡暖融融的亲情中,醉在山居静寂的夜里。
大年初一,按壮族的习俗是要出门游玩的,这正合适喜欢游山玩水的我。我们全家在大哥及他儿子的带领下,去附近的一个新修的寺庙——法性寺观光。来到寺庙,里面已聚集了很多的人,一问之下,多是为了求财消灾。庙里恭奉着观音菩萨,为了求得一支灵签,人们虔诚地参拜,慷慨地解囊。对于鬼神,我历来是敬而远之的,我觉得人们信奉它们,无非是想寻找一种心灵上的寄托与慰籍罢了。而我,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尔后,我们一直往山中走去,走了近两个小时,到达了最里面的村子——上水源。近年来,上林县政府拨款购买水泥,让村民出力,在山的两边修建了一条水泥公路,村里每家每户也都有公路通达。而且,在路旁修筑了一些让行人休息的凉亭。路好了,游人自然多了起来。现在,几乎每天都有游客进山寻幽探奇。因为,大明山不仅山清水秀,还有100%的森林覆盖率,是个巨大无比的氧吧。今天游人特别多,有开小车的及步行的,多为年轻人。一对对打扮入时的情侣在山光水色中流连忘返,选取美景定格永恒的精彩瞬间。我们在村口停下,几块巨石在村口一道深沟中横躺着,却成了进村绝妙的天然桥墩。桥下有很多人或在选景拍照,或在吃着汤圆及用黑山羊、野猪肉做成的烧烤,人语喧哗。女儿拍完照后,经不起诱惑,叫我们下去买来吃了个不亦乐乎。从此处再往里走,不远就是原始森林。此刻天色灰暗,似要下雨,时间也已是下午四点多了,我虽很想去感受原始的野趣,也只能放弃。
初二开始,是回娘家的日子,路上皆是全家回娘家的匆匆身影。我们也走访了不少的亲戚。
直到初四,我们才踏上返程。与以往过年不同,这次我们不仅仅停留在吃喝、探亲访友上,还游了山玩了水,尝试了另一种清新、难忘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