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乡农村新风貌
文明植阡陌,新风沐田野。去年以来,内乡县各局直单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队的身影在全县16个乡镇奔波着,一件件好事、喜事在内乡县16个乡镇传送着。
内乡县七里坪乡高皇村大龄村民李天国的婚事又成了!他70多岁的老母亲逢人便说,饱经风霜的脸上绽开着欣慰的笑容。原来,李天国已经退亲的媳妇知道县林业局“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队的领导说要在近日拿出三万元为高皇村改建学校的消息后,扫去了怕以后孩子上学难的心病,又同意了亲事,并准备好今年“五一”结婚。
3月4日那天,内乡县王店镇的村民像过节一样喜气洋洋,兴高采烈,男女老少聚集在乡政府的大院里听县林业局“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队的领导和同志们给他们讲解种植蘑菇、木耳技术。“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九个大字在眼光下熠熠闪光。当他们听到县林业局今年驻村包户帮扶种植户传授种植栽培技术科学管理时,一个个激动万分,会场上掌声如雷,经久不息。
……
村民们展读着横额上“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九个威武苍劲的大字,像眺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像又一次听到了党提出要实践好“三个代表”、要关心“三农”、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像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发生的可喜变化;仿佛憧憬到农村更好、更美的明天!
村民疾苦常牵挂,群众冷暖记心头。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关注“三农”问题。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除重点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在“多予”上下功夫和减负开源,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外,还在文件第五大部分“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中,着重强调要“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内县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顶中央的伟大号召,领导全县干部投身农村,扎根基层,以先进文化滋养着农村沃土,不断探索服务农民的新思路、新办法,走出了一条推动基层文化发展的新路子。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通过开展“讲科学讲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明新风进万家”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树立文明科学意识;“百村万户宣传文化示范工程”、文化科技卫生“三扎根”工程的实施,为农村培养造就了一批“不走的”农村骨干人才,建设了一批符合实际需要的阵地设施,示范带动了广大群众科学生活、科技致富。领导同志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户家中,倾听农民心声。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提高农民收入,到解决农民看病难、上学难、打官司难,从丰富农民的日常文化生活、巩固农村文化阵地,到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重塑农村文明风貌,关系到农民们切身利益的每一个话题他们都极为重视。
目前,中央提出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口号,伴随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如同和煦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各地,吹到了菊乡的山乡村野,吹到了千千万万个家庭,吹到了每个农民的心坎上……
当你置身于菊乡大地,您一定会看到菊乡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郊野里的阳光是多么地灿烂;一排排一行行绿杨是多么的挺拔壮观;一棵棵一列列垂柳多么的婆娑多姿;养殖场里的农技人员讲解饲料的选配是多么的耐心、细致;瓜地里滚圆的西瓜切开来是多么的沙甜;嫁接的大梨、枣儿、桃子每亩地几千元的收入是多么让人欢喜;那饱满的花生籽多么饱满;一片片的棉田,彰显着无垠的墨绿;一个个蔬菜大棚,花卉大棚,彰显着白色的光彩。
当你置身于菊乡大地,您一定会看到菊乡的村办企业如雨后竹笋:农产品加工、服装加工、电子元件加工……产品畅销省内外;青年农民们在富民政策的鞭策下感染着时代的气息,以特有的青春活力谱写了一曲曲“多元经济,搞活农村”的时代赞歌。农忙时节,麦场上热火朝天,丰收的农民脸上荡漾着丰收的喜悦。那骡呀马呀驴呀哪里见得踪迹,都长了轮子冒了烟了。那整整齐齐一处处一排排簇新敞开的农家院落,洋溢着菊乡农民的质朴与好客。一村二三个建筑队一年四季忙个一停。条条小巷都进行了水泥硬化。“村村通油路”已成为现实,村村笔直平坦的柏油公路,直接连着国道连着首都哩。那拔地而起的教学楼,一流的现代化设施:电教室,语音室,微机室,教师那先进的教学手段散发着时代的气息,培养着祖国明天的栋梁。16个农村乡镇的办公大楼,出入着带着笑脸的农民。门前贴出的公开栏那样地清楚那样地整洁;你听广播里又播什么啦:今年农税又免除啦,种庄稼补钱啦,农产品又涨价啦;
早集市、晚集市和三五天一个的大集市,生意是多么的火爆,一筐筐的梨呀、桃呀,一箱箱的李子、葡萄,搬上摊子就被抢购一空;一条条鲜活的鲤鱼,蹦跳的鲫鱼,鼓着农民的腰包,丰富着市民的上生活;那穿着整洁新衣的青年小伙子们嚷着要比谁的媳妇长得俊,谁的媳妇会孝顺老人;夜暮里星光下,月柳旁溪桥畔,是谁三五成群?哎!十七八的小伙,十八九的姑娘。你呼我应,你说我笑,一个个春情荡漾,一个个含情脉脉,那是未来的鸳鸯啊!结婚了,敞亮的新房,白漆白瓷砖,莲花吊灯,雕梁画栋:背投,空调,电脑上网。过年过节,秧歌队、高跷会的热闹长龙,两旁观众乐得合不拢嘴。你要说是土艺术,土艺术进过京哩。那树怎样的碧绿,那天怎样的斟蓝,然而,曾几何时,祖爷爷在八国联军的铁蹄下痛哭,爷爷在血的战争中苦熬,父亲又在动荡的年代里求生。而今天,破旧的厕所、猪牛栏拆了,脏水坑、臭垃圾没了,封建迷信、赌博打架少了,新建的房子漂亮整齐了。这片土地遍涌甘泉。乘凉的老爷爷们说起这些,眼角都会挂上欢笑的泪珠。是谁,换了天日?是谁,短短几十载翻天覆地?是谁,让劳苦大众换上笑颜?是谁,让福祉普降人间?谁们有这么大的魄力?谁让渔村变成大城?谁使田野遍生黄金?谁令农村换了时代!是谁让中国从此富强,是谁让中国从此永昌!你看村村户户墙壁上那金灿灿的标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三个代表,立国之本”、“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日俱进,开拓创新”。
看吧,村庄是那样的富足安乐,这就是农村,这是新的农村,这就是新世纪的新农村!
菊乡文明新风吹拂希望的田野,为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注入了不竭动力,富有时代气息的农村新风貌正在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菊乡农村风貌产生的巨大变化,折射出我国农村发展的美好前程。
长风万里唱颂歌,大海狂潮奏和弦。诚然,我们菊乡农民的生活水平还有待于提高,菊乡农村新风貌建设的步伐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和加强,但是面对这些可喜的变化,怎能不让我们菊乡人民豪情万丈,纵情高歌,怎能不让我们菊乡人民心潮澎湃,颂赞党恩。在党的领导下,菊乡农村一定会越来越美好,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