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处世应泰然

处世应泰然

2013-10-01 21:23 作者:一仓 阅读量:26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在这个世界上,真实与虚假同时存在,人类似乎都在追求客观真实的东西,也在力求反映真实的状态,然而虚假却大行其道。

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可感可触。因直面亲历,似乎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然而真实的表象下,不乏掩饰着许多虚假:为媚悦于人磨平棱角、骗财诈色的狼外婆、假冒伪劣商品和广告,诸如此类,无不虚假渗透于真实之中。

网络世界中的称谓、才艺,可装可饰。因虚拟华丽,令人不足以相信。但是虚假的外套里,透过心情独白的字里行间,流行着心灵的真实轨迹。可见真实潜伏于虚伪之间。

在二十世纪中,曾经出现了震惊世界的科学骗局,譬如1928年科学家对英国道森发现的猿人头盖骨进行测定,这个曾作为重大科学成就印制在邮票上的“曙人”,是经过染色处理的黑猩猩头骨,于是精心制造的骗局大白于天下。

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虚假更是无孔不入。有些外资在华企业,采用转让定价制造虚亏的假象在逃税。广东的科龙案,最典型的就是虚报注册资本金,提供虚假财会报告;零售商采取虚构的“原价打折”,“以清仓拆迁歇业为幌子”违规虚假促销。公路上出现的伪造驾驶证和军官证,挂着假车牌,开着假军车通行无阻。如此虚假的东西可以在经济、科技以及日常生活中神出鬼没,而且举不胜举。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见识了捍卫真理的斗士司马南,不愿意看到更多人掉入陷阱,他一直在做一件事,揭穿江湖骗术,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为此司马南受到一些人的伤害和恐吓,这位勇士的所作所为见证了正义的呼唤。我们平常说的“求真务实”,其实就是对虚假的宣战;一切实事求是,说真话,办实事,讲诚信,这反映出人类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一种美好愿景。

在我们身边可能也会遇到真实与虚假的较量,我们应该懂得生存智慧的运用,你可以保持沉默,你可以继续冷静以待,你也可以消极抵制,你也可以勇敢的迎接挑战。选择权在自己手上,切忌不可去做无谓的牺牲,一切量力而行。要知道许多事单靠个人的微弱之力是无济于事的。就像在战场上,你积极地保护自己同时才能有力地打击敌人。

国家要靠法制维护世界的真实和谐,面对真实与虚假变幻的现实,不一定人人都当得了勇士,至少人们应该练就“去伪存真”的工力,擦亮眼睛,善于识破虚假的骗术和骗局,树立独立思考的精神防范意识,不要被虚假的外套所蒙蔽,不要相信封建迷信,更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真善美,是道德的主题。道德的核心内容,即善,从善如流,是高尚人格所具有的一般道德品质。“道德”具有“高级人格”的意义,真实更美满,善恶乃结论。“真实”具有“中级人格”的意义,核心是真情,真情能感人。“美满”具有“超级人格”的意义,核心是公理,公理会服人。真善美构成了人格的一般意义,假恶丑是人格的天敌,真善美与假恶丑永远是相对的,珍重真善美方为可贵。

真善美与假恶丑渗透于人格的各个领域;高雅、低俗、可悲、可喜;“真情”多活跃,靠“真我”感受;“公理”论是非,靠“超我”审美。世上没有“真情”在,会凄凉、茫然;人间没有“公理”在,会自欺、损毁。“真实与美满”同样存在着微妙的相对性;真假、虚实、美丑、满撼(不满)与善恶,蕴含着不同的人格水准。

有人说道,“有时候觉得很累并不是因为单纯身体的累,是因为心理的累。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傻并不是因为做错什么而是因为看不清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因为我觉得一切都应该是真实的。已经厌倦了虚假的我真希望能吃到善树的果子,这样就可以分清真假善恶。”说得何等好啊!

人一踏上社会舞台,就生活在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不断地扮演着真我与假我的角色,情场、商场、錾场、官场、做人、做事,概莫例外。谁敢断言他是个单一纯粹而不具双重性格的人?现实世界也罢,虚拟世界也罢。真与假互相映照,真与假无处不在。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世界因复杂而多彩,社会因多元而绚丽,生命因短暂而珍贵。人需要多一份理解、宽恕和人文的终极关怀,社会将变得更友善、自由、平等、和谐与阳光。既然已欣然入世,何不泰然处世。何苦用浅薄的自负、傲慢的矜持、极度的恐惧、凌厉的言辞辱人为快,捧己为荣,拒人以外,锁己于内?其实透析生活中的真实与虚假,关键在于厚积的内涵和心底的定力。

相关文章关键词

《处世应泰然》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