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花儿,要有绿叶伴

花儿,要有绿叶伴

2013-10-23 18:18 作者:追天射日 阅读量:32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洛阳的冬天今年格外冷,刮起的寒风夹带着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不邀自到,平时热热闹闹的城市花卉丛中,进入元月忽然冷静了下来,鸟儿也似乎躲到南方过冬去了,一下变得静悄悄了,只有几只乌鸦在寒风中哇哇地叫着,进入冬眠的百草,仿佛在对着唤发着青春的洛河,诉说着一个故老的故事。

美丽的洛阳,被厚厚的冬装变成银装束裹的童话世界,大街小巷中依然肆意的飘洒着靓丽的姑娘们,寒风里她们照样把冬天当夏天,该怎么显示自己就怎样穿戴,大有对冬季不理不踩之势。滚滚流奔流不息的洛河,在寒冷的冬天还是在冰层下顽强地孕育着自己的生命。然而,洛河两岸洛浦公园里的牡丹,却株株亭亭玉立,如仙女般的靓丽。霜花在林间铺成一条银色的路,远远望去,好似一条巨龙,时时刻刻准备腾空将身躯化作一条天路,引来热情好客的天使,引来怀春的七仙女,在灯红酒绿的鞭炮隆隆的除夕之夜载歌载舞。大片大片的林中牡丹静静的玉立着,用她那大大的凤眼凝视着欣赏她的人们。

牡丹,据《镜花缘》中记载的传说,一次武则天因酒醉在冬天下诏令百花全部开放,没想到“时至众花多开,唯牡丹不从”,武则天一怒之下,将所有牡丹贬至洛阳,因此洛阳成为牡丹之乡,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说。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一书记有春节催花:“常有不时之花,然皆藏土窑中,四周以火逼之,故隆冬时即有牡丹花”。人们对牡丹的喜爱,不仅根皮能入药其功能,又是一种神奇的花,它的神奇就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她的爱有增无减。牡丹在中国一直是最受重视的花王,等同于欧洲人心目中的花女王——玫瑰,周敦颐《爱莲说》称:“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宋朝文学家欧阳修专门撰写《牡丹记》,以后又有许多人专门修定牡丹谱,记录各种品种。也是历代王朝眼中的黄金之花,古有:“百两黄金不换一株牡丹”的典故。从古到今,无数的文人墨客用各种词汇和画笔来赞美牡丹,更有一些风流才子曰:“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比喻为美女而牺牲丧命,也算是一件风流韵事。虽然是冬季,牡丹已经没有了花和绿叶,剩下的只是枝,但她站在万卉丛中,依然傲骨神韵,给人已遐思和联想。

洛河从远古而来,绵延穿越洛阳县市几十公里,两岸的风景衬托着一种美,如果站在牡丹大桥上向远方眺望,映入眼帘的是洛南新区那拨地而起的已日月同辉的栋栋高楼,形成一幅优美的画面,一个个硕大的方阵,刻画出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那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是何等的拼搏精神?走在宽阔的柏油路上,你就会发现洛阳又有一幅画家笔下新的画面:有一群头戴小红帽的人,正在掺扶着老人游新区,他们的身影无处不在,经常深入社区筹捐衣物运往贫困的山区,筹集善款帮助贫困的家庭……这就是洛阳热心企业家付会赋(老付)组建的“洛阳小红帽志愿者”,他们像一群美丽的天使,在洛阳640万人民搭建的舞台上,跳着优雅的圆舞,传递着、燃烧着善举的火焰!也是向冷漠宣战。

寒风吹打着傲骨的牡丹,寒风也太自不量力了,小小的寒风怎能叫洛阳人民心目中的牡丹屈服呢?看,自强不息的农民建设者们,正在刺骨寒风的建筑工地上,一砖一瓦盖着那一栋栋大厦,任凭雪雨落在身上,汗珠滚落在地上,像一团火在雪地上跳跃,劳动的场面似一朵朵牡丹在寒风中开放,苦累化作一阵阵舒心的笑声。走进洛阳,就走进了牡丹的国都,在花的王国里,尽情挥洒牡丹神韵赋予你的感受吧。群山、洛水、牡丹,已经把洛阳的冬天演绎成神秘的天堂。我漫步于洛河两岸,亲切地和风雪中的景物交谈,透过浓密树林的空隙,眼神穿透厚厚的土层,可以看见牡丹的根须已经开始复苏,是那梦幻般的生命力,吸引了我。眼前的美景,比画家笔下的图案更美丽。

身在此景中,望着洛浦公园那些牡丹,心里忽然豁达了许多,往日那些不愉快的事,瞬间,也随风烟消云散了。我忽然发现自己喜欢上洛阳了,虽说我是北方人,但洛阳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已溶入我的心里,离开这片生活三十多年的土地,那是不可能了。此时,眼前的牡丹在风中轻轻地摇动着身姿,用她柔情似水的,又饱含着妖媚的眼神,默默地注视着我。我被她的柔情打动了,跪下伸开双臂,轻轻地亲吻着她……

站在这里,想说:花儿,要有绿叶伴,我们就是绿叶。

2012年1月25日晚

相关文章关键词

《花儿,要有绿叶伴》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