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鞭炮声声 爱恨纠结

鞭炮声声 爱恨纠结

2013-10-24 01:06 作者:彩虹飞 阅读量:35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1.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咚——啪——

从农历小年祭灶开始,这些嘈杂熟悉的音响又开始灌满双耳,临近除夕,愈发浓密,慢慢把我们引到新年的热烈氛围里。在鞭炮的渲染中,我们的心开始不安分起来,不由自主的亢奋,闻着亲切而又呛鼻的硫磺火药味,仿佛张灯结彩、焕然一新的春节就在眼前,像倏忽展开的一幅杨柳青年画,亮闪闪,红艳艳,铺天盖地的夸张着的色彩,直晃得我们眼晕,在浓烈的节日里陶醉,浑忘了故乡,他乡。

记得孩童年代,那时还没有鞭炮专卖,离年节还有半个月左右,做鞭炮的生意人会托庄上有头有脸的族人四处摊派,熟人社会,总得给个面子,父亲就会毫不犹豫地留下五六挂鞭,一两把高升(二踢脚),高高地存放到我们够不到的柜子上。看着红纸包裹得严严实实、整整齐齐的几挂鞭,我们小孩子家心里就痒痒了,总要趁大人不在家,瞅空揪几个小鞭玩炸雷游戏,于是,左邻右舍时不时的就听到零星的“啪啪”声,那是我们这些小调皮鬼把小鞭塞到罐头盒或冰块里面,搞爆破实验,虽然不免会换来父母的几句不痛不痒的吵骂,但是,捂着耳朵神经紧张地盯着“蹭蹭”燃烧的引信的快感,却是我我们精力过剩少年最大的乐趣,危险而又刺激的鞭炮游戏,成了我童年最清晰最愉快的记忆。

到了年晚贴春联前后,我们爷几个打浆糊,抹浆糊,大门、二门贴对联,贴窗花,一通忙活之后,就开始激动人心的放鞭仪式了,找来一根硬实的竹竿,把几百头一挂的辣椒一样红火的小鞭拴牢在竹竿的一端,高高举起,或者干脆把竹竿插到石磨眼里,父亲猛吸几口嘴里的香烟,把香烟递给我们小孩子,我们小心翼翼地乐颠颠来到竹竿下,把红红的烟头点向垂下来的鞭炮末端的麻绳样的引信,先是压抑住狂跳的心,凝神屏息,看到引信燃着的刹那,撒腿回跑,身后传来让我们兴奋不已的“噼里啪啦”的炸响,这时,母亲也会放下手中的切菜刀,和我们站到门口,一家人看着乒乓燃炸的小鞭,脸儿映的红红的,眸子满含憧憬,心里在默默地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一家太平。

通常在某家的鞭炮响了之后,前后邻居家也受到感染,纷纷传来了鞭炮的欢乐炸响,远远听去,像是谁在用力剧烈地敲打着锅盖,渐渐的,整个村庄都淹没在这疯狂的敲锅盖声中,旧历的一年被敲打着送走,新的一年被敲打着迎来,老人又增了高寿,孩子又添了新岁,中年人在怡然自得的聆听中,浑忘了一年的艰辛和挫折,美滋滋的盘算着新的一春,新的一年的生计。

2.

通常,我们小孩放鞭炮的同时,父亲会从成把的高升中抽出一根来,引信向下,松拢拢地夹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手臂远远的伸出去,右手的香烟头戳到高升短短的引信上,瞬间,高升像发射的火箭一样,脱手而出,“咚——”的一声巨响,直窜向高空,然后在寒夜中炸成一团火焰,“啪——”,长长的尾音在空中回荡着,脆脆的,亮亮的,像夏日中一个夺人魂魄的漂亮的霹雳。父亲一时兴起,还会把两个高升重叠夹在一起,前一个高升刺出的火焰点燃了后一个的引信,“咚——咚——”,“啪——啪——”,双响的音效让我们特佩服,这时的父亲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简直就是一个英雄。

看到父亲放高升时那份洒脱,看到他放双响炮时的高明的特技,我的心里很是羡慕,也跃跃欲试的想当回手持炸药的勇士,然而父亲很疼爱我们,绝不肯让小孩子家冒这个风险的。实在给我们磨叽烦了,就微笑着发给我们一两个高升,但是必须竖放在平地,或者用炭钳子夹着燃放。这样一来,当然远不够刺激,但是慢慢也就理解了父爱的关怀。到了上初中的时候,父亲开始练我的胆,千叮咛万嘱咐之后,我也有资格把高升拿在手里放了,在紧张和兴奋之中,我的左臂抖抖索索,眼睛都不敢盯着那吓人的高升,颤动的烟头三番五次总也触不到引信上,终于,在父亲的鼓励中,我燃着了引信,随着刹那的嗤嗤声,十几公分长的高升从我的手中飞窜而上,直冲云霄,震得我的手臂麻麻的,耳膜也略有些嗡嗡的余响,一阵快感迅速传遍全身。从此,我就和父亲一样是个勇敢的男子汉了,我又多了份在伙伴面前吹嘘的资本。这次放高升的体验,也算是个成人礼了吧。

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脚的,有一回,还是出了意外。那年的大年初二,父亲让我放个高升好开井打水吃,我像个老手一样不经意的把高升钳在指头中间燃放,谁知,一个装错了药的高升竟在我的手心炸开了,随着一声巨响,我的拇指内侧被揭掉了一块皮肉,鲜血淋漓地滴着。父亲听到异常的动静,急急的奔了出来,眼神充满关切和后悔,他捧着我的伤手仔细查看着,询问疼不疼,用不用去卫生所包扎。我在钻心的疼痛中,强忍着泪水,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一边回说不要紧,一边甩甩手指上的血,走到脸盆边,洗净血迹和硫磺熏黑的污痕,找块纱布简单地做了包扎,幸好冬天温度低,我的皮质又好,最终没有化脓,饶是如此,也在我的左手拇指留下了一个永远的疤痕。有了这次教训,不光是我,就连父亲从此再也不用手捏着放高升了,家里过节或逢到喜事,都是用自做的一个铁套子,把高升插到里面燃放。

炸伤事件之后,我对鞭炮有点敬畏之心了,随着年龄的日增,虽然对过年还有很多盼望,但是更多有意思的事情吸引了我,咚啪的节奏也不像过去那样激动着我的心扉,即使后来有了更加炫彩亮丽的烟花,由于当年挨炸的那个心结,依然让我兴味索然,难得有心情去欣赏,去陶醉。

九二年的大年初一的夜晚,看完春节联欢晚会的疲劳后,我睡得很香,忽然被父亲急促的声音唤醒,“快起来,快起来,咱家草堆着火了!”,大过年的能有这事?我还以为是做梦呢,一骨碌爬起来,可不是,隔着窗户,看到院墙外有熊熊的火焰升腾,我们急忙喊上左邻右舍,端盆的端盆,提桶的提桶,各色家伙什齐上,幸好火情不大,半小时功夫就救灭了,虽然没有啥耽搁,草堆也烧去了小半截,父亲围着草堆的余烬查找原因,发现了炸剩下的半个高升,这时堂兄满脸羞愧地走过来:“二叔,是我把高升横着放,不小心钻到你家草堆肚里了”。父亲哭笑不得,大新正月的,又不好拉下脸来数落侄子,只好叹口气回家了,堂兄在后面陪着笑脸:“二叔,你家的柴草若不够烧的就到我家去取些来。”这是我手被炸后的第三年,鞭炮之祸让我家三个月没柴草做饭。

3.

进城之后,自己单立门户,支撑着一个小家,大多数的春节还是回老家去过,偶尔天气不好,也就自己操办过节的各种年货,照葫芦画瓢的履行年俗的规矩。日子过得不太宽裕,每年,我也就一切从简了。一般只准备了两挂小型的鞭炮,除夕的年夜饭前,暖洋洋的午后,我和儿子来到楼下光滑的水泥地上,把红红的一挂鞭理成一条长龙,没有抽烟的习惯,我就用夏天烧剩下的蚊香在煤气灶上烧着去戳引信,让儿子站远一点,把小鞭的引信搓结实些,这样就能延长点鞭和炸燃的一段距离。当鞭炮骤然响起时,我们爷儿俩捂住耳朵躲到单元楼洞里旁观,盯着毕毕剥剥炸得乱溅的红色小精灵,我看到儿子的眼里略有一点点兴奋,可已远不是当年我们童年时的欣喜若狂了,到最后一声脆响落定,到薄薄的轻烟袅袅飞散,我们在喧闹之后的冷清中,咯噔咯噔地返回楼上,像完成了一个任务似的,如释重负地开始喝葡萄酒酒,享用丰盛却并不热闹的年夜饭。

大年初一的鞭炮,我有点怵冷,就训练儿子自己下楼去燃放,我则站在阳台上观阵指挥,儿子战战兢兢地点着引信后,几步小跑窜回楼上,爷儿俩并肩站在阳台,隔着宽敞的玻璃看鞭炮们自己表演,轰轰烈烈地炸开,飞溅,升腾,听着玻璃外面传来的钝响,清醒而寂寞的我,在心里为老家的父母祈福,祈寿,为儿女来年能懂事拼搏而祈祷,也默默地希望自己来年能生意兴隆,人财两旺。

儿子放完鞭炮后,奇怪地问我,“爸爸,为什么除夕的鞭炮你放,初一早的鞭炮让我放呢?”我拍拍他的头,“儿子,爸爸年龄大了,代表着过去,年晚的鞭炮是对我大半生的总结;你年纪轻轻,方兴未艾,代表着未来,新年的鞭炮是为你们准备的,爸妈希望你能像燃放的鞭炮一样红火有气势,劲头十足地学习,为自己赚个好前程。儿子,我们很看好你,别辜负咱一家人对你的厚望哟!”儿子似懂非懂地点着头,鞭炮的意义在他的理解中又是怎样的呢,我不得而知。

家里装上太阳能热水器之后,我们的冬天就舒服多了,妻子洗衣洗菜不再犯愁,温乎乎的热水让她擦擦抹抹的干的很勤快。可是前年的除夕,我们晒得满满的一箱太阳能热水却空空如也,一滴水也放不下来了。新年佳节又找不来师傅维修,妻子怨声载道,我只好勉为其难,亲自爬到楼顶查看,原来玻璃真空管炸裂了一根,温水淌得四处都是。好端端的使用着的热水器怎么会出此故障?我走近端详了半天,嗬,凶手就在旁边,一个粗实的半截高升横躺在太阳能底下,好像正幸灾乐祸般揶揄地嘲笑我呢。唉,又是鞭炮惹的祸,哪个邻居造的孽呀,让我白白损失了一只真空管!鞭炮无辜,玻璃管又何罪之有,我无语!

初一早天亮起来,看到清洁工费力地扫着满地的鞭炮纸,我也略有内疚,其中也有我给他们添的麻烦呀。看到清洁工冻得哆哆嗦嗦的,冒着寒风,抠出嵌在砖缝里的残余鞭炮,我很替他们叫屈,别人春节都尽情地放鞭炮,在暖和的厨房餐厅里吃大餐,吃饺子,安享天伦,他们这些最辛苦的工人却要为人们的狂欢买单,只为了每月区区的几百元微薄的收入!

两年前,因为长期的用脑和紧张忙碌,我神经衰弱的毛病日趋加重了,平时入睡就特别吃力,经常靠安定片帮忙,到了年节,此起彼伏的鞭炮简直就炸在我的耳边,让我目不交睫,生不如死,过个年就是遭一次大罪。除夕的上半夜,我躲在一个最僻静的卧室,用耳机塞着听听收音机,到了下半夜,干脆就用拇指大的棉花团牢牢地塞到耳朵眼里,这样,鞭炮声就过滤掉了一大半,勉强能眯几个小觉。但是,稍不注意,棉花团窜了出来,或者自己单元门前邻居家冷不丁的一挂鞭,还是能单刀直入地清晰刺进我的耳蜗,我的脑神经就像要被炸断似的,隐痛,眩晕,天旋地转,简直像到炼狱中走了一大圈又获余生。

4.

春节燃放爆竹,增加欢乐和喜庆,是我们古老的民俗,无可厚非。这些年,随着现代文明生活习惯的冲击,人们越来越感叹年味不浓了,若再没有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凑趣,新年的味道好像也就其淡如水了。可是,每年春节,声声鞭炮不分时刻地轮番轰炸着,让我们这些体弱失眠者畏之如虎,避之唯恐不及。彻夜难眠时,我会愤愤的想,那些下半夜放鞭炮的人,简直和喇叭冲外的KTV包间一样,唱歌的人自我感觉良好,过路人的耳朵却饱受折磨,他们都是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炫富者会不惜一掷千金地买来几百斤的烟花爆竹,挥金如土地尽情地放个通宵,可又有多少无辜者在被惊吓中敢怒不敢言,睁着焦虑难眠困得发涩的眼,一直到天明。

时代在进步,国人越来越注重环保了,河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光线污染,都是在查禁之列。前些天,不散的大雾,让人们开始注重PM2.5这个敏感的监控空气质量的数值。除夕一个晚上过来,我们的城市被笼罩在弥漫的硝烟中,好像经历了一场枪林弹雨的激烈战斗,PM2.5的数值直线暴涨,我们的蓝天指数又得大打折扣。爆竹轰鸣中,哮喘病人不敢开窗透气,盲人不敢独自夜行,婴儿被惊得哇哇直哭,就连豢养的宠物猫狗也失心疯地狂吠。

鞭炮之祸,不可小觑。多少年前北京等大都市禁放烟花鞭炮,出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出于人性化考虑,又由禁放改为限放。今年的春节,很多人又开始旧话重提,讨论禁放烟花问题。可是,这是我们几千年的传统呀,总不能说禁就禁了,那样一来,多伤国人的心哪,不放烟花爆竹,会让多少健康而热爱生活的人失去幸福和欢乐呀。于是,有识之士认为,鞭炮可以放,但要限时,限地,譬如子夜十二点之后就不能再燃放任何爆竹,高层建筑等消防重地附近就不能燃放爆竹。另外,我们聪明而智慧的技术工作者们,不妨在爆竹的制作工艺上下番功夫,为了少带来大气污染,让爆竹的火药味不再那么浓烈;为了少扰民,让爆竹的声响动静再小些;为了减少炸伤的意外事故,爆竹爆炸时的劲头再小些。这样,喜庆开心的人们能戴着镣铐跳舞,自由地寻欢作乐,又尽量地不祸及他人,岂不两全其美?

相关文章关键词

《鞭炮声声 爱恨纠结》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