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帘秀
现代人说:如果元朝的时候有金鸡、百花之类的奖项,珠帘秀一定能够得个大满贯。还说,她反串个什么男角,一样能够拿到最佳男演员奖。
当时的人说她:“姿容姝丽,杂剧为当今独步,驾头、花旦、软末泥等,悉造其妙,名公文士颇推重之。”
她的绯闻男友是元代著名的剧作家关汉卿,关曾这样形容她:“富贵似侯家紫帐,风流如谢府红莲”。又说她“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直把这珠帘秀当做“神仙姐姐”一般。
她的另一个绯闻男友,元代翰林学士卢挚,著名的散曲作家及诗人,在一次和她的离别后写道:“痛煞煞好难割舍”。写离别的文字多,但直白本色、深刻如斯的,却不多见。
她就是元代早期的杂居演员,珠帘秀。又有称之为朱帘秀的。元代后辈的艺人不敢直呼其名,称之为“朱娘娘”。仅此一词,足可见其江湖地位之隆。以现在的叫法,称其为“戏曲皇后”当不为过。
珠帘秀出身娼户,生来便是官妓,干是伺候人的活。但她容貌无双,才艺无双,琴棋书画、诗词小令、唱念做打,无不鲜活生动,生生把妓女的身份,活出艺术家的境界。
活跃在元大都戏曲舞台上的珠帘秀,后来流落扬州、苏杭,晚景却不太好——弱女子要抗争的太多,却不能仅仅凭藉才艺和容貌,还需要大智慧。
她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不在于和关汉卿、卢挚、冯子振、王涧秋等“名公文士”的唱和答酬,而是她出演了一个至今妇孺皆知的角色:窦娥。
田汉在话剧《关汉卿》中演绎了她与关的爱情故事,关汉卿准备写《感天动地窦娥冤》前,问珠帘秀:“朱四姐,有一出剧,我敢写你敢演吗?”她说:你敢写,我就敢演。把珠帘秀描述为一个侠肝义胆的女子。
我却不这么看,我想,也许那时候的文字狱并不如田汉想象的那么严格呢。或者换句话说,也许那时候的文字检查制度还没现在的严格呢?
“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的关汉卿,有两则自我画像,都是那样的玩世不恭,一则是:“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一粒铜豌豆”;另一则更甚:“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更能表明他浪子形象的则是他的另一句自白:“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呐,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好嘛,除了走上幽冥道,不然都要走烟花路,要去嫖呢。
这么说,不是要否认关汉卿的正义,而是说,可能——仅仅是可能——关汉卿写《窦娥冤》、珠帘秀演窦娥,只是因为他们觉得这将会是一出上座率高的剧本呢。
好吧,我承认我偏题了,我只是想说,我很讶异:在元朝的时候,能够出《窦娥冤》这样的世界级的大悲剧(”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王国维语),演这样的反朝廷题材。而我们的这个龙年春节,却只能在电视里看换台都换不掉的清宫戏、穿越剧,这不也是一出世界级的大悲剧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