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还校园一方净土

还校园一方净土

2013-10-27 06:57 作者:彩虹飞 阅读量:35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1.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校园是培植这些幼苗的花坛,多少人生美好的记忆始于十年寒窗,多少志向高远的少年起飞于生机蓬勃的象牙塔,宁静的校园,学子们在专注研读功课,吸吮着知识的琼浆玉液;喧闹的课间,孩子们嬉戏打闹,尽情释放着快乐的天性。

然而,曾几何时,校园这块知识、礼仪的圣殿,却备受纷扰——社会的千般乱象投射到校园,无序的行政管理粗暴权利干涉着校园,一些从教者自身的不检点污蚀着校园,曾经那样令人神往、单纯美好的校园,在商品经济狂潮的冲击之下,伤痕累累,疲惫不堪,风雨飘摇。

2.

某地政府为迎接上级部门领导的莅临视察,选出部分学生停课组成欢迎的仪仗,认真排练后,孩子们罗列在办公楼前柏油路的两侧,专心等候。领导姗姗来迟,炎炎烈日下,十几岁的孩子就站在那儿苦等待命数个小时,个别体弱的学生中暑,口吐白沫。当领导在豪华的空调车中排排场场地大驾光临,他们眼睛余光并没注意到这些可怜的孩子,一号车里的首长连头都没露一下就直接钻进同样豪华的空调房。可同学们还得挺着灌铅的双腿,强装笑颜地舞动手里的花束,口喊“欢迎”,献媚的当地官员,冷漠的视察者,阳光下暴晒的汗水淋漓的孩子,这是多么大的反差呀。

某地主管教育的领导来到学校督导工作,其中一个日程安排是观看孩子们的文艺汇报演出,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了瓢泼大雨,很快的,台下大小领导的头上都罩上了雨伞,可是舞台上的小女孩们却穿着单薄的衣裙,落汤鸡般在如注的雨水中吃力地扭动腰肢,在污浊的水洼里艰难地踩准节奏,她们稚嫩的小脸上留下来的不知是雨水、汗水,还是泪水?

某偏僻乡村的小学,为了镇上权贵家的丧事,干脆停课一天,腾出宽敞的校园,任唢呐班子在操场上张扬地吹吹打打,任披麻戴孝的孝眷们在校门出出进进,清清静静的校园成了不伦不类的道场,举杯碰盏,酒气冲天,鬼哭狼嚎,哀乐喧天,这样的闹剧,竟然出现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围观者无奈,闻听者悲愤!

某高架互通下的一所校园,沸沸扬扬的漫天尘土弥漫着操场、教室,川流不息的车辆,轰鸣声充塞着校园,老教师拿着高分贝的话筒声嘶力竭的授课,每天喝五杯胖大海嗓子依旧沙哑充血,教室后排的学生听而不清,只好盯着老师张张合合的嘴巴发呆。

还有师生集会出现礼堂塌顶时,“让领导先走”的媚权者的不和谐怪声,还有公墓围着校园建的理直气壮的规划,还有搞场运动就抽老师停课去政府打临工整资料的咄咄怪事!

3.

某中学优等生每人奖励一件T恤衫,后背醒目印着“优秀学生”的骄人字样,偏要在下方缀上XX服装厂赞助的尴尬字眼;三好学生的奖状,右下角不仅有学校的公章,还有XX辅导中心的地址、电话,奖状的背面不再是空白,密密麻麻印着该辅导中心的特色,专长和拍着胸脯言之凿凿的承诺。校长们温言解释,人家捐资捐物助学,给了我们不少赞助,给他们传个名,投桃报李吧。

上学放学时,幼儿园、中小学的门前,总有一些头戴长舌帽的人,手拿成沓的红纸、绿纸传单,生放到车篮里,硬塞到家长、孩子的手里,那是形形色色的培训辅导广告,本来就熙熙攘攘的接送队伍,被游窜的广告人追踪着,骚扰着,避之唯恐不及,狼狈不堪。

每到九月份开学,总有一些背着大大公文包的推销员来到校园,推开办公室的门,他们代理着各类语文报、数学报、英语辅导报的发行,一期期早已印就的样稿,一份份回扣给任课教师的不菲的“小意思”,孩子们本就拮据的课余时间,就这样被贱价出卖了,天天皱着眉头去做那些翻印来翻印去的小报上陈旧的题目,在无效劳动中荒废宝贵时光。虽然,我们的政府三令五申不许乱收费,不许加重学生负担,但是,清贫的教书匠们垂涎于那一场酒,那星点外快,在法不责众的侥幸中,红头文件成了一纸空文。可怜的学生娃,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屠夫是出版社,印刷厂,发行商,还有一些头顶光环的人民教师。

校外培训班是愿打愿挨,并不足畏,难逃的是校内孩子任课老师的自办培优班,课堂上起个头,重点内容、出彩环节培优班里再深讲细析,讲台上半睡半醒,敷衍应付,自家客厅的小黑板前来了精神,耐心十足,想出类拔萃么,想考入终点么,乖乖就范,我的培训班里有制胜的法宝,让你的儿女成龙成凤!这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呀,他们自己的灵魂就出卖给了撒旦,他们为贪得无厌的金钱尽职尽责,无辜的学生,在他们眼里就是套现的潜力股!

幼儿园的老师结婚,每个学生都拿回家一份红红的请柬,家长去还是不去?几百元的随礼,咬咬牙出了吧,不然,孩子在园里今后的日子很难设想。教师节,春节,需要想着给班主任老师买张超市购物卡,调个座位,评个三好,都能照顾得到。还有小学生为了竞选班长,不惜到广告公司做出精致的名片,给老师送“心意”,给全班同学发福利,拉选票,班级俨然就是一个乌烟瘴气的小社会。

4.

教育改革改了这么多年,素质教育也喊了一遍又一遍,减负的声音时高时低。可是我们基层的教育官员们至今也把不准真脉,一时“死抓,死教,死学”,一时“真抓,真教,真学”,一时跟风这个模式,一时追潮那个经验,教师们被引领的无所适从,晕头转向,连最基本的教育规律也忘到脑后去了。究其根本,是我们官员的任命选拔体制,教育官员们的职位是顶头上司安排的,他们一天到晚考虑的是如何投上司所好,在上司面前搞出政绩来,他们是对某个局长负责,保住乌纱帽是他们抓教育的初衷和落脚点,而不是因校制宜,因生制宜。这样的教育必然出现盲从,盲从的校园必然一片混乱。

前一段时间,各地都在大招商,教育不被当作事业,而是当成了投资生财的产业,当成了某些领导招商引资的政绩工程。于是,就有了雨后春笋班的民营学校,私立幼儿园,只要在教育局登个记,请某个退休老校长挂个名,就可以大张旗鼓的招生;只要在物价局备个案,然后煞有介事地罗列出几条杠杠,就可以明目张胆地收费。而校园硬件,师资队伍,都成了瘸掉的腿,永远也康复不了。财大气粗的懂事们捞足了,拍拍屁股走人,留下几间破败的教室,却坑苦了一届届被招生人员花言巧语哄骗来的孩子,他们被耽误的青春谁来赔偿?他们被葬送的前程谁人买单?

孩子是天真的,他们需要良好环境的熏陶;孩子是脆弱的,他们像我们的眼睛一样,需要百倍的呵护。可是当教育被庸俗的利益缩绑架,当师德背上金钱的枷锁,幼小的心灵,将遭受怎样的摧残?当某些部门滥用公权力,把学生当作花瓶般的摆设,把园丁当作任意差遣的壮丁,我们绿草茵茵鲜花怒放的校园,怎不被践踏得污迹斑斑?

鲁迅先生很早就呼吁救救孩子,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有识之士还得接着呐喊。鲜活的少年是未来的主人翁,是我们祖国持续繁荣强盛的顶梁柱,善待每一颗童心,善待校园每一方净土,是我们每个有爱心有良知国人难辞的责任,还校园本初的纯洁,还孩子们快乐幸福的童年,这是时代的召唤,这是文明复兴的必然!

相关文章关键词

《还校园一方净土》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