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紧箍咒”
“我的心啊,一叶一花,了无挂碍,却又太牵挂。念尽红尘,用爱照亮天下。我的心啊,穿越繁华,只为天边,那一抹彩霞。散去流沙,笑拈大千如花。”
---我一遍又一遍听着新版《西游记》片头曲《心经》,这一刻,我的心是那样的宁静祥和,一切俗世的欲念被那宏大的梵音洗涤得荡然无存,就像菩提叶上的甘露,清净澄明。我深深的感动于大唐高僧对苦难人世的博大的爱心,爱在红尘,而又超越红尘。他历尽千难万苦到西方净土求取真经,把大乘佛经传播于苦难的东土,让大爱遍播世俗的人心,让祥和的佛光普照历经战乱的大唐。但像唐僧这样心怀天下苍生,毫无一己之私的人,大千世界毕竟少之又少。那么怎样才能建立一个和平、安宁、富足的王道乐土呢?《西游记》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那就是“紧箍咒”的象征意义。
孙悟空,七十二变,筋斗云十万八千里,可谓本领高强。在未皈依佛门之前,他自恃本领,大闹天宫,欺天狂上,目无一切,只逞一己之欲。而只有当他被戴上紧箍咒之后,他才洗心革面,皈依佛门,凭借强大的本领,一路斩妖除魔,保护唐僧到达西天,求取了真经。他也终于被封“斗战胜佛”,而他头上的紧箍咒也自然消失了。
试想,如果没有“紧箍咒”,孙悟空会皈依佛门吗?会真心实意的保护唐僧吗?会取得人生的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建立一个王道乐土、太平盛世,刚靠一个或几个有理想、有爱心的人是不行的,还必需要把天下大多数有本领的人团结起来,为之进行不懈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就像唐僧一个人不可能到达西方净土求取真经,必需要有本领高强的徒弟来保护他,协助他一样。而本领高强的人多有一己之欲,如果他们各行其是,又怎么能完成建立王道乐土的宏伟大业呢?这就需要给每个人戴上“紧箍咒”,如果谁违背了建立王道乐土的宏伟大业的意志,就给他念“紧箍咒”,让他痛不欲生,让他改过自新,再让他为人类的大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很显然,这“紧箍咒”就是人类的法律、制度和纪律。只有给每个人戴上“紧箍咒”,人们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才华,享受充分的自由民主而又不会违背人类共同的意志。
在《西游记》中,“紧箍咒”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的宝器。这就告诉我们,“紧箍咒”必需掌握在代表正义的人的手中。如果它落入魔王的手里,那结果会怎样呢?恐怕是为祸人间,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自古以来,就有规章制度和法律,但人类社会,总是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民不聊生。那是因为代表法律制度的“紧箍咒”是由魔王掌握的,如周厉王、商纣王、秦二世、隋炀帝…..
历史发展到今天,“紧箍咒”已成为天下人共有的法器,它代表着全体人民共有的意志,我们每个公民都必须接受它的约束。如果我们能够时时刻刻自觉的从人类的大业出发,为社会的和平繁荣尽自己最大的才能,那么你的头上还有“紧箍咒”吗?
随着经济的繁荣,人民的富足,我们在充分享受自由民主,展示个性才华的同时,我们的社会自觉性也在不断的提高,“紧箍咒”也将不再成为一种束缚,一种畏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