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舞台
有三本毛姆的小说,插在书架上已经差不多快十年了:《月亮与六便士》、《刀锋》和《人生的枷锁》,其中《月亮与六便士》最为著名,我耐心地读过好多遍。这是因为偏爱,还因为势利:凡是名气大的,我们一般都不愿意轻易错过,我们记住的往往是大师们的一流作品。由于人人说好,称它们为经典或旷世之作,因此我们就拿过来翻翻看看,尽管常常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好。
用势利的眼光去看,刚刚读过的《剧院风情》,当然属于毛姆的“次要作品”,甚至假如你只承认乔伊斯。奥威尔才值得一读,那么你可能对毛姆不屑一顾,你会用学院教授的势利口吻说:什么呀,毛姆不过是二流的作家。
但是在那个普通的下午,我读完了《剧院风情》……一位人到中年风韵犹存的女演员,有着美满的家庭与成功的事业,却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一个算帐的小伙子……这太落入俗套了!对,一点不错,请听我把话说完。生活本来就是这么回事,平静的日子里,突然在某一天被彻底搅乱了。一个贤妻良母、靠回忆和幻想安抚自己的女人,再次坠入甜蜜浪漫的爱河。她的小情人比她的儿子大不了几岁,她丈夫一点没有觉察地把她的小情人邀请到家里做客,还博得了他们共同的儿子的喜爱。这是一个迷人的漂亮的年轻绅士,同时又有着几分无赖,女人最容易被这样的男人所勾引——他不过是为了虚荣而引诱,却并不把到手的女演员当一回事,可是梅开二度的女演员却动了真情!当然到了最后,一切都结束了,生活又回到了开头。仍然是日常的平淡,琐碎而沉闷,激情过去之后,剩下的只是多了一点梦幻般的回忆。体面的家庭关系仍然原样维持。“剧院”的角色还是扮演着原来的戏剧,尽管在“后台”,故事一直在隐秘的持续地发生,只是它总也走不到前台。
的确就写作而言,《剧院风情》似乎缺乏独创性。你能从中看到包法利夫人的怀春和唐璜的善变,甚至塔吉亚娜的期待和安娜。卡列尼娜的愤怒。但是唯一不同的是,毛姆的故事是以“什么似乎都未曾发生”作为定式,十分实际地讲述了一个生活中的日常经验,爱情通常公认是无聊生活的插曲与点缀。
跟随毛姆去了一下人生的后台,我们看到了“一流的后台爱情故事”,虽然前台永远是让人落泪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罗蜜欧与朱丽叶,但透过舞台神秘的大幕,你会惊奇地发现,人生后台演绎的剧目,远比前台更真实更具体,当然也更平淡无奇。在那里,你可以品尝到人生的原汁原味。95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