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
这一段时间里,没有一点写字的欲望。很不正常的“心如止水”几乎让所有情思没有了出口。甚至,连沉闷的心情也是一种奢侈。当周末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床边,我不禁自问:我这是怎么了?难道是因为伤不起的倒春寒吗?
很显然,这是一个极其荒唐的借以自慰的理由罢了。坐起身来,开始翻电话薄。我想,我应该找个人说说话了。
翻了半天,不知道该打给谁。毕竟,在周末的早晨打扰别人的清梦是一件极其不道德的事情。最后,还是拨给了总喜欢把她自己定位为“见或不见”的那个丫头——夏然。
我未说话,她却先问,心情不好?我对她说,不是心情不好,而是压根儿就没有了心情。
她莞尔一笑:那就起来喝喝茶吧,品味一下茶的前世今生,或许,就有心情了。末了,她还不忘交代一句,一定要用“四念处泡茶法”哦。夏然虽只是一涉世未深的小女子,但自相识至今,我对她都是刮目相看的,因为,她给我所提的建议听起来幼稚,却大都很有建设性。好吧,那就起来喝喝茶吧。
茶之于我,向来只是有味之水,至于其味如何,却少有静心仔细品察,乃至于茶道,虽然家里陈设了一套齐全的茶具,但因嫌其程式繁褥复杂,故很少去正儿八经操弄。难得今日有闲,那就认认真真喝一回茶吧。
我凝神茶桌,温壶,烫杯,装茶,高冲,盖沫,淋顶,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全过程毕恭毕敬,如捧圣物。静心细品,茶味还果然和平日有些道不清的不同。或许,茶本无情,因人生心吧。
就这样,突然地一个人静静品茶。茶气氤氲中,堵塞多日的心迹也拨云见日,慢慢流淌开来。我似乎心生一种奇妙的感觉,在众荷喧哗的尘世间,尘足一踏,我就看到了?一瞬光阴的经络。记起佛经上说,世间诸事,皆有因缘。那么今日一盏茶,又该是何等因缘聚合?
春日里,陌上茶园,新绿初染。谁种下这株茶苗,谁采下这簇绿叶,谁将它晾晒烘摇,谁把它攒入茶壶……
杜鹃声中,一枝莲茶俯,一杯新茶待饮。谁引我来此红尘,谁将我邀入此地,谁与我赌书泼茶,谁替我漱杯换盏……
一时间,我不禁思绪涌动,感慨万千。原来,未饮此茶时,此茶与我同归于寂;来饮此茶时,此茶与我灼灼相映。
今天才发现,茶是一件很怪地东西,当匆匆忙忙地喝掉,却发现不了他的味道;如能静下来慢慢地品尝,即会发现其实很香。生活也如此,如果不静心品味,就发现不了他的好,也发现不了他的美。人的灵魂总是被太多太多的事情束缚着。静静地泡一杯茶,使灵魂获得短暂的释放。从忙碌的生活中解脱出来的时候,哪怕只有一瞬间,这杯茶也是值得的。
想起曾听说过的一个故事:一个失意的年轻人来到古刹,慕名寻找一位高僧问禅事,以解烦忧。入定般端坐的老僧静静地听着失意人的倾诉,一言不发。稍顷,老僧吩咐小和尚拿来一壶温水和一壶开水。老僧先给失意人用温水沏了一壶茶,年轻人不解其意,呷了一口,摇摇头,抱怨茶叶无味。老僧微微一笑,又用开水沏了一壶茶。片刻,禅房里氤氲着茶的醇香,经久不散。失意人再次尝茶,顿时一股略带苦涩的清甜在舌尖弥漫开来,失意人不禁满满地饮了一大杯。老僧笑道:温水沏茶,茶叶只浮在水面;而沸水冲茶,茶叶屡经沉浮,茶的原味与清香自然散逸开来。失意人顿悟:原来这世间芸芸众生与茶无异,只有栉风沐雨、饱经风霜且经得起岁月沉浮的人,才能散发出生命的清香啊!
浮生若茶。正如歌里唱的那样:“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也许,只有遭遇一次又一次的挫败,像茶叶一样经得起炽热的沸水,才能释放生命本身所深蕴的内涵和力量。
我猛然顿悟,在我心中,人事不如茶事淡泊,因而,于人事中处处纠葛,于茶事中飘然超脱。若能视人事如茶事,视人生如品茶,就能做到事随自然,心由我控,不居左右与中间,宠辱得失都淡然。那么世间一切恩怨情仇,将如梦幻泡影:风梳竹林,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
沉思间,夏然打过来问我:现在有心情否?
我,笑而未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