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误读中国
最近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在中国国内和西方,有关中国强盛,中国要取代美国,领导世界的言论层出不穷。在美国国内,唱衰美国的调调也是数见不鲜,他们普遍认为,美国地位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甚至,已经被中国取而代之了。
2008年奥运会是中国的一个转折点,西方国家惊叹于中国在奥运会中所展示出来的强大的国势和信心。很多外国人来北京观看奥运会是他们第一次来到中国,之前,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主要是通过报纸、电台等媒体,在他们的眼里,中国似乎仍旧处于毛泽东时期,仍旧是贫穷、落后,意识形态浓重的社会主义红色国家。但奥运会改变了他们那种想当然的看法,他们看到是:一个具有恢弘气度和强大力量的文明古国,一个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优美的泱泱大国。他们对中国奥运会的评价基本上是一致的:perfect。
2009年建国六十周年大阅兵,中国给世界展示出了强大的国防力量,让西方国家看到了那支曾经在朝鲜战场上打败美国的军队的风采。在金融海啸中,中国的经济依然强劲,发展速度一路高歌猛进,并最终在经济总量上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再加上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外汇储备,中国的经济实力看起来一时难以匹敌。人们开始热议中国发展道路和中国模式,并且开始揣测中国领导人的意图,以此来作为他们政策制定的一个出发点。
众多的人口所构成的庞大的消费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所积累的购买力,为维护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所必需的军力,日益进步的科技实力和不断涌现的人才,不断提高的党的执政能力和应急能力,不断凝聚的民心和向心力,不断增加的地区影响力和领导人在外交场合下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力……这一切事实,西方国家都有目共睹,国人看在眼里,也倍感欣慰。在这种背景下,有关中国已经崛起,领导世界的言论不断刺激着人们敏感的神经。很多政府官员和名人,财经专家和学者,时政评论员和记者等在公共场合下指出:属于中国的时代已经到来了,中国将要成为未来世界的主体和主宰者。这个曾经在拿破仑眼里沉睡的雄狮似乎已经苏醒,并且开始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几年前,一本《中国不高兴》的畅销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里面所表现出来的咄咄逼人着实令人惊讶。其实,这很正常,中国自三百年前的康乾盛世之后就一直处于国际落后地位,近代屈辱的历史一直都是国人心口挥之不去的隐痛。国人一直都在期盼,自己的国家能够扬眉吐气,重新恢复大国强国地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在,中国的实力从改革开放之后,迅速得到提高,尤其是看到金融危机中,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大大改善,而且姿态很低。看到一个超级大国有求于自己,相信任何人都会感觉良好,甚至有些飘飘然。
有人认为,中国应该适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和外交态度,有必要表现出强硬姿态,如果继续“韬光养晦”,凡事讲究一个“忍”字,那么,不仅会助长国外的气焰,损害我国的国家利益,而且,会伤害到国民的自尊心,所以,在某些问题上,有必要针锋相对。这些非常浓厚的民族主义倾向在近几年的国家大小事务上都有所反映。日本人惊讶于中国人表现出来的排日反日情绪,西方人惊讶于中国人护送奥运火炬时的坚决态度和热情,国外媒体不断渲染中国巡航护送舰在海上游曳的情景,中国军队在各地维和时枕戈待旦的身影。
长久以来,外国媒体一直都在捕捉着中国一丝一毫的强硬细节,不断强化中国威胁世界的信号,以此来敦促政府遏制中国发展。在建国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意识形态的对峙,西方国家一直都在“妖魔化”中国,以至于在美国,有人会问李小龙中国人是不是还在缠足等问题。对中国形象的解读,从古代的人间天堂到近代的贫穷落后,再到后来的红色妖魔,外国人从来都没有真正认识中国,他们仅仅从自身利益和政策出发,有意选择中国的片段,再加以夸张虚构,想象出一个他们认为如此的中国。
不过,这种情况似乎发生了某种微妙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在历经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金融危机后越发明显。西方国家一反常态,开始赞美中国,对中国所发生的变化感到不可思议,羡慕。他们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尤为钦佩,并且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表现出莫大的兴趣,开始纷纷研究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的经济政策。同时,他们对比同时期他们国家身陷金融危机,经济出现下滑的现状,开始怀疑和批判政府的各项政策,提倡学习中国的经验。在国内,沉迷于中国强大的言论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因为某某国领导人或者某某国外学者说了中国强大等诸如此类的话,就会对该国的好感大大加强。
但是,有关中国强大的言论,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在这里,我首先要澄清一下,我绝对赞同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政策,在涉及到国家核心利益上,我们决不让步,誓死保卫。例如南海争端,中国长久以来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就会放弃属于我们主权的岛屿和海洋。只不过现在,还远远还没有公开叫卖的地步。很多人都忿忿不平,认为人家都欺负在我们头上了,我们还在一味仍让妥协,未免太过软弱。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权宜之计。只要坚持必要的底线,暂时隐忍,发展壮大自己,等到时机成熟了,再伺机而动。但现在,这个时机还未到来,韬光养晦仍旧是我们现在最有利的选择。
西方国家无论是在“捧”中国还是“杀”中国,其用心都是大有深意的。中国的崛起是二十一世纪的大事,必将会对世界的格局产生重大变动,但西方国家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因为,任何变化都会或多或少地损害到他们的既得利益。正常的国际交往是有必要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友谊是必须的,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使得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祸福相依。中国的发展和强大对世界而言,是极有利处的,但是,这些都不能掩盖国家之间的利益之争。此消彼长,中国的崛起意味着有些国家要相对衰落,所以西方发达国家长期奉行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是符合其核心利益的。因此,有关赞美中国的声音固然能够体现出我国的确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不能因此而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沾沾自喜,甚至,咄咄逼人。
简言之,西方国家美化中国。力捧中国是别有用心的,这样的结论并不是无的放矢,杞人忧天的,也不是在用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的。西方国家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中国去承担更多的责任。你不是世界大国吗,好,既然如此,你就得担起世界大国的责任,你要限制你们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经济施行更加自由化的政策,人民币升值,甚至,拯救全球经济危机,为美国的金融海啸买单……,可以看出,所谓的“中国领导世界”的言论是西方国家精心设下的一个圈套,是一个糖衣炮弹。人家什么也没有付出,仅仅是吹捧了几句,说了几句讨好的话,中国就心甘情愿地乖乖听话,承担了实际超过自己国力的责任,甚至不惜损害自己的国家利益。用实实在在的东西换取一两句虚无缥缈的赞美诗,明眼人一瞧就看出这里面的猫腻了。
令人担心的是,国人似乎很吃这一套,不仅大方接受了人家的套,还自己套上,并且加固。邓小平说,初级阶段的路线不动摇,要管一百年。中国仍将处于并且长期处于初级阶段,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国情,一切政策的制定都不能离开这个中心,否则就会犯错误,走弯路。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国家的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任何人都是无法忽视和抹杀的。但是,我们的问题依然很多,居高不下的房价物价,通货膨胀的威胁,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劳动力短期,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经济发展依靠的是粗放式经营,产业结构不平衡,社会福利的发展程度低……这些问题无论解决哪一个都很困难,而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质量和社会稳定。所以,相比较而言,我们国家依然很落后,民生状况依然处于较低水平,老百姓的日子依然不轻松。细细观察,在中国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问题和矛盾从生。一句话,中国不高兴,中国人民不高兴。
严格地来说,中国只能叫大国,称强国还稍显勉强。什么是真实的中国?上海繁华的夜景是中国,西部贫瘠的农村是中国,福布斯富豪榜上的中国人是中国,挣扎在温饱边缘的农民工是中国,李娜的大满贯是中国,丑陋的国足是中国,百分之九的经济增速是中国,通货膨胀是中国,百度搜狐新浪是中国,温州袜子内衣是中国,成功打击索马里海盗是中国,新疆7·5事件是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世界第一是中国,日渐拉大的贫富差距是中国……究竟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中国,其实哪一个都是。只看到一面的视角和眼光永远都是畸形的。
我们可以欢呼,可以自豪,但我们不能得意,我们需要冷静。我们需要本本分分地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把自己的那碗水端好。我们不管外人怎么说,说什么,首先我们自己心里清楚,我们离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谁在误读中国?是别有用心的西方国家,还是盲目乐观的部分国人?是推波助澜的媒体,还是精心策划的外国政府?也许,正是这些力量的共同推动,最终制造出一个虚幻的中国神话,一个强国崛起的东方夜谭。一个世纪初最大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