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冬约东天目

冬约东天目

2013-10-22 13:11 作者:林子 阅读量:19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据资料考证,东天目为道家“三十四洞天”,名字叫“太微元盖”,是道家名山之一,同时,东天目也是佛教圣地,在自然景观方面,她主要体现在峡谷、瀑布、森林、云海。

我们由游客接待服务中心乘景区中巴车至索道站,在缆车上透过玻璃窗朝外看,外面雨雾飘渺,人在雾中行,雾在身边缭绕,仿佛让人置身于仙境中。这时,整个东天目,山也朦胧,水也朦胧,我的心也开始朦胧起来。同坐一个缆车的余杭镇何为君说:远看似云,近看似雾。我猛然醒悟过来,这岂不是人在云海中飘荡吗?是云,是雾,还是仙雾,已使我领略到了东天目的云海仙境或是云海佛国。除了缆车,我们一行在导游程小姐的带领下沿着禅林石径古道缓步而上。沿途的百年古树名木特别是高大挺拔的柳杉,被临安市政府作为文物挂牌保护起来,有人惊呼真是好大一棵树。我们途经梅公桥时,导游小程向我们介绍了“梅公桥”的来历和典故,小程说:梅兰芳1932年秋到东天目山,在昭明寺得到了方丈秒明法师的款待。梅兰芳先生很是感激,于是,他想为昭明寺办点实事。那天晚上,梅兰芳先生点燃蜡烛照明,不小心碰翻了蜡烛台,溅了身油渍,忽然想到了电灯,几个月后梅兰芳先生向昭明寺捐赠了一台美国进口的柴油发电机,就这样藏在深山里的昭明寺用上了电灯。过了一年,作家郁达夫先生来东天目山游览,见寺内有了电灯,也很惊喜,写进了文章里,为了纪念梅兰芳先生的恩德,就把这座桥命名为“梅公桥”。过了梅公桥,我们顺着禅林石径古道缓步来到昭明禅寺。据说这条古道从南朝梁代到现在已经有1500年历史了,在这条古道上我边走边想,为何不浇筑成柏油沥青或是水泥道路呢?旅游公司工作人员解释说,这条古道上曾走过多少僧人,多少香客,多少文人墨客,多少慕名而来的游客,经过几百年上千年的游人踩踏,还是保持原始状态,风采依旧,而且现在依然在经受考验,因此,这条古道是东天目山的历史见证。

在昭明寺禅院,一位当家法师在寺门前向我们双手施礼,欢迎我们余杭区作家协会的作家、诗人。他引导我们一行人穿过天王殿,游览了韦驮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建筑。我被这些古老而又庄严的建筑所折服,导游小程说,昭明寺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是梁代古刹,昭明太子曾在这里分经,他不仅为中国的文学和佛学做出过很大的贡献,还留下过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我在香烟缭绕和云海佛国的古寺里回首历史,真有一种故国神游的感觉。在昭明寺里,法师带领我们边参观边向我们讲解佛教的历史渊源和现在,他要求我们在社会上多善好施,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为社会多奉献爱心,多积善德,不为贪、色诱惑,要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创建和谐社会,从我心做起。我在心里突然唱起了那首叫《祈祷》的歌:“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啊/多少祈祷在心中/让时间忘不了失败/让成功永远在......”。我的心情此刻置身在东天目山的境界里不能自拔。不知不觉转回到了昭明寺广场,法师又一次向我们施礼送行,口念“阿弥陀佛”。这时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昭明寺,导游小程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再三提醒我们小心脚下路湿滑。东天目人,感激你们的热情好客。

相关文章关键词

《冬约东天目》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